湘潭昭山示范区加快推进"两房两棚两供两治"工程(图)

23.11.2015  13:29

 

  昭山示范区加快推进“两房两棚两供两治”工程

  湘潭在线11月23日讯(左媛媛)“‘两房两棚两供两治’工程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既是惠民生的切入点,更是促发展的大引擎。我们要将它作为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放心工程重点打造,迅速推进,项目早一天建成,群众早一天受益。”这是昭山示范区主要负责人最近在全区项目动员会上动情的一席话。

  近两年来,昭山示范区将“两房两棚两供两治”系列工程作为建设生态新城、疏解民生之困的第一要务,率先启动,快速推进,亮点频显,逐渐构建成新型城镇化的“昭山模式”:成片规划、高端设计、生态开发、幸福接力。

  成片规划 高端品质:新城从绿色中起步

  11月21日,在昭山示范区新修的晴岚路旁,新翻的红土散发芬芳,大型挖机在寒风中轰鸣,这是昭山棚户区改造集中安置区项目全线铺开的一幕生动情景。

  棚户区改造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实事工程和重点工程。去年,昭山示范区组织征拆、发改、建设等部门赴辽宁、上海等地区学习棚改经验,按照“绿色、高端、连片”的方式,为居民筑造温暖家园。在设计方案中,我们看到,棚改集中安置区、省级示范中学、公交首末站、农贸超市、滨水商业街、邻里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市民公园等建设一应俱全,将极大满足棚改群众的需求。

  “棚户区改造集中安置区项目的规划设计,不仅高标准、高要求,而且与周边环境协调相融,维持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实现了民居、环境、配套设施与生态的完美结合。”项目方介绍,他们力争做到全省棚户区建设先行试点工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自我加压 三年四千户:新城将取代旧棚区

  入户摸底调查、规划选址、国土预审、环境影响和项目可行性……在建设者们的一次次努力下,昭山棚户区改造项目通过了省、市政府和专家的评审,并获省发改委批复。

  今年,昭山示范区将棚户区改造与路网建设相结合,与拓展新城相结合,与整治环境相结合的原则,以提高城市品位为主、市场运作为主、市民满意为主,总规划用地约541亩,选址于晴岚路以北、昭易支路五以南,京广铁路以西,昭易六号路以东。

  坚持大规模、快速度、高标准,要将棚改工作打造成为全省保障房建设示范点,为了这一目标,昭山示范区实施棚改三年行动计划:呈现棚改新区,完成新区建设面积40万平米,安置4000余户。同时,积极争取了国开行贷款和棚改专项基金,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和谐征拆 公平征收:工程在笑声中出发

  近年来,昭山示范区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历史原因,大量国有工矿棚户区和城市棚户区尚未改造,这些棚户区房屋为上世纪70、80 年代所建,房屋陈旧,房龄较长,连成一片。大多地方公共配套设施差,存在消防、倒塌等安全隐患,不符合“两型社会”建设及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

  通过走访调查,第一手情况跃然纸上:湖南农药厂片区、湖南省建筑陶瓷厂片区、535工厂片区及湘潭客车制造厂片区4个国有工矿棚户区片区的困难企业职工,以及昭山景区、仰天湖农场、昭山城铁站场及周边区域的3个城市棚改片区的困难居民的居住条件亟待改善。

  “真情宣讲暖民心,幸福搬迁促棚改”…… 围绕“和谐有序”这一中心,昭山示范区实施棚改征拆“两轮征询制”,在第一轮摸底调查95%以上群众同意时,启动发布征拆公告;在第二轮征询意见时,当片区群众预征协议签约率达到90%以上时,协议自动生效。我区采取“按政策就地就近安置、优惠实施异地安置”方式,结合国家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通过奖励机制发动群众做群众工作,破解不敢拆、不想拆、不知道拆的难题,切实解决居民安居问题。目前,三个片区棚改征拆全面启动。

  设施齐全 环境一流:公租实现“拎包入住”

  初冬季节,车行芙蓉路远远就能看见,一栋栋崭新的高标准公寓房,这是昭山示范区大力推进民生项目的又一举措——两型公租房项目。

  提到公租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地理位置偏远、住房面积狭小、环境卫生较差等。但在昭山示范区,从选址到建设,均按照选择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的地段,按精装房标准,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为了给加盟昭山两型社会建设的各类人才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使区内低收入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2014年开始,昭山示范区启动两型公寓公租房、和平学校教师公租房两个公共租赁住房项目。该项目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牢牢把住项目准入、选址设计、建设品质、小区配套等“四关”,努力建好示范性小区。在“熟读政策”的基础上,“上”到各地考察学习,“下”入基层调查摸底,目前,昭山示范区总建筑面积49500平方米、总户数为745 套的公租房主体工程全部完成竣工验收并部分投入使用。

  “我们所有公租房项目严格落实合同管理制、建筑材料入场验收制和工程质量‘三个百分之百’制度。建筑材料选用绿色低碳的环保材料,将墙体保温、绿化美化融于一体,既可减少污染,又可冬暖夏凉。小区内绿化率在30%以上,全部采用精装房标准。”项目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项目将完善周边配套设施,电子安保系统等公共设施配套,强化科学管理,打造设施一流、环境一流、服务一流的公租房样板小区。

  艺术布局 温暖新居: 危房改造装点美丽乡村

  沿着昭山乡立新村一条平整的水泥路前行,一栋栋现代风格的新砖瓦房红瓦白墙,与绿意盎然的山丘相映生辉,活脱脱一幅水墨画……这是昭山示范区农村危房改造的新样板。

  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经济适用、确保公正”的原则,昭山示范区自2013年开始农村危房改造。从改善人居环境、改变农村面貌的实际出发,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相结合,努力拓宽农村困难群众增加收入的渠道。审批过程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民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镇)政府审核、区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审批”五个程序进行。目前,全区被改造的困难户不花一分钱,全部搬进了温暖“新家”,圆了自己的“安居梦”。

  下一步,昭山示范区将在保质保量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的基础上,与中国乡建院合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农村危房改造整体推进示范片区,同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产业体系等建设。同时统筹基础设施提质、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建房管理、传统村落保护、污水垃圾治理、特色民居改造、特色产业导入等工作,整村连片推进,实现“改造一片、优化一片、小康一片”,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三生共赢”美丽乡村。

  生态处理 全区覆盖: “两供两治”彰显两型示范

  为进一步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从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昭山示范区把“两供两治”作为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提出了“至2017年实现京港澳高速以西城市建设区供水供气无盲区;京港澳高速以东,逐步完善管网,提高供水率、供气率,家家喝上干净水、户户通上天然气,污水垃圾全收集、全处理”目标。

  在城市供水方面,结合市政道路和区内道路微循环系统建设,加快完善供水管网;对现有供水管网进行延伸、扩建,扩大公共供水服务范围,建立覆盖城乡的供水管网,切实解决农村居民用水问题;加强水源地保护,着力做好湘江流域昭山段、东风水库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加强对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源的检测和管理,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城市供气方面,昭山示范区将根据城市规划,结合项目建设、人口居住条件,加快燃气管网建设,努力提高管道燃气用户数量,实现城市区天然气户户通。

  在抓好城市污水和垃圾治理的同时,昭山示范区同步推进农村“两治”工作。污水处理做到“两加快、一创新”: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新建道路严格实行雨水、污水分流;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结合项目建设,探索规划建设独立性小型生态污水处理设备,使污水得到生物净化;积极探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改变传统城市建大管子、以快排为主的雨水处理方式,借助自然力量排水,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迁移、低碳循环。

  “昭山要按照打造农村旅游休闲目的地的目标同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彰显美丽乡村新貌。”在农村环境整治的工作部署中,昭山示范区提出了通过“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的方式对乡镇主干道、农户院内的生活垃圾、历史遗留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完善垃圾处置体系,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覆盖城乡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提高垃圾收集率和收运效率,实现垃圾“减量化、分类化、生态化”;目前,昭山示范区正在积极探索垃圾第三方生态处理机制,引进垃圾生态处理技术,实现生态化、无害化处置,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两房两棚两供两治”,昭山的建设者将之比称为“四两拨千斤”,四两拨千斤,拨动的是昭山绿色崛起,两型示范的快节奏。而老百姓将之称为“好梦工程”,梦想成真,让人住得进、住得好的美丽家园,在湘江之畔,昭山脚下,节节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