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雅杂谈】春节感恩体:形式翻新下的情感接力

29.01.2015  13:35

  日前,一则感恩微博引发了巨大的反响,以此为样本,各种形式的“春节感恩体”迅速走红。字里行间,是尽情表达与宣泄的真实情感。那一条条似曾相识的祝福话语,激起了不少人心中的层层涟漪。

  春节感恩体为什么会火,除了网络创意本身的快速传播性之外,更在于情感的需要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感恩是一种基本的情感诉求与道德要求,然而在现实之中却显得弥足珍贵。现代人为了生活而“鸭梨山大”,物欲化又使得人与人缺乏真诚,很多人感叹自己如同被装在套子中的人,忙忙碌碌找不到真实的自我,也寻不到释放情感的机会。有时人们会想,自己生活究竟在追求什么,自己的奋头苦干又是在追寻着什么?当情感日益冷漠与隔阂之后,对情感就会处于一种极度饥渴的状态。

  更重要的是,方式和形式的缺失,使得人们对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有些茫然。虽然很多人都意识到,感恩是一种基础性的情感回馈,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在时间、空间的维度之下,却往往会欲求不能。就如同“常回家看看”一样,虽然简单而直接,然而身不由己很难随心表达,于是就成了无以释放的烦恼与痛苦,此时寻求理解与认同,就需要方式上的创新。春节感恩体的出现恰恰就满足了这种需要,不但可以让感恩表达得以体现,更可以在围观与传递之中,让久藏于心的情感得到宣泄,并实现了旁观者与当事人的共鸣。

  春节感恩体因感恩而红,因情感需要而火,此情此景令人感慨莫名,令人倍感欣慰。从这场网络接力中,我们能看到情感从来都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失色,也没有因为社会的变化而黯淡。在这场情感接力中,找到情愫的初始之态,让那柔弱的情感变得坚强,才是感恩体存在的最大意义,也是其走红的本源所在。此刻,你会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满满幸福。

[编辑:彭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