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炼红接受“中国制造2025调研行”央媒集中采访

22.11.2016  20:34

长沙将打造全国智能制造中心

近期,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中国制造2025调研行”走进长沙,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长沙将以建设智能制造强市助推“中国制造2025”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国制造2025”是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之举,是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的重要牵引,关键词是“由大变强”,关键点是创新驱动。当有记者问到,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推进“中国制造2025”对长沙意味着什么?易炼红表示,这对长沙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是一种倒逼,但更多的还是一种机遇。推进“中国制造2025”行动为长沙产业升级带来机遇,长沙将加快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的重构,以制造业的升级带动服务业的升级,形成增长中高速、产业中高端、消费中高级的新格局。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长沙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敏锐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的出台,积极地捕捉抢抓机遇。可以说,我们形成了自己切合实际的思路和工作方法。)


易炼红说,长沙高校聚集、资源富集、人才密集,拥有57所高等院校、52名两院院士、1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和42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创新驱动上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同时,也为扩大开放带来机遇。长沙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制造业“走出去”“引进来”必将找到更多新的通道、新的平台、新的途径。


易炼红表示,打造长沙工业4.0,要把着力点放在智能制造上。易炼红说,长沙有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3000多家,近年来又聚集了移动互联网企业3000多家,在制造业领域形成了材料、食品、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四大千亿产业集群,北斗导航、机器人、3D打印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中国技术在世界上叫得响的有三大拳头:核电、高铁、北斗。而长沙在北斗、高铁两大拳头中均占有优势,并且拥有核心技术。长沙要在产业转型升级上走在前列,必须用好智能制造这个“杀手锏”。


过去十年,长沙的GDP增长了460%,在全国33个重点城市中增速居首。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仍然保持了9%以上的增速,经济总量上升到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

易炼红说,长沙在近年来的转型创新发展中,始终坚持一个导向,就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这其中就包括推进智能制造的探索实践。 在国家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短短三个月之后,长沙推出了《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以实际行动抢占先机。围绕智能制造,长沙打出了一系列漂亮的“组合拳”: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成立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发布长沙智能制造“工业云”平台,打造了30多家“众创空间”,并在新材料、增材制造、机器人、北斗等领域建成一批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以集成创新、协同创新为智能制造提供共享平台。以政策体系为支撑,着力构建1+X的政策体系,助推智能制造发力。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1”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长沙智能制造造三年行动计划,“X”就包括我们出台了几个单项的支持政策。比如说,我们出台了工业园区转型提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工业机器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关于支持众创空间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些文件的出台,都是为了助推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


智能制造只有落实到成百上千的企业上,才能真正形成生产力、竞争力。”易炼红说,围绕让市场主体唱主角,长沙在力推三一重工、华曙高科、威胜集团等企业成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的同时,在中联重科、长沙卷烟厂等230家企业启动市一级的智能制造试点,让不少企业尝到了智能制造的“甜头”。未来,“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与“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将一起开拓长沙智能制造的“新蓝海”。 


9月底,长沙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描绘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靠什么来支撑?长沙提出要重点打造“三个中心”,即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创新创意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将智能制造摆到了首位。面向未来,长沙智能制造将走向何方?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我们就是要把长沙建设成为国家智能制造中心,要建设智能制造强市,而且我们正在申报创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城市。)


易炼红介绍说,长沙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总的目标是加快建设智能制造强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到2021年工业总产值实现2万亿元。路径是两条,即促进“两化融合”“军民融合”,推进产学研结合、技术与资本结合。谈到发力点,易炼红谈到了三方面。
一要提升园区承载力,把14个国家级、省级园区提质为产城融合的现代城市经济综合体,构建布局更加合理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要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新材料、食品、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实现倍增,培育智能家电、汽车及零部件、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移动互联网等新的“千亿级”产业,发展北斗导航、虚拟现实、机器人、3D打印、航空航天、智能驾驶等未来产业,实现“长沙制造”向“长沙创造”升级。长沙的新产业、新经济来势很好,实现了20%以上的增速,有的是“井喷”式发展,如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
三要提升项目支撑力,瞄准世界500强、全国100强,密集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工业项目,发挥智能制造的引领作用。近三年来,长沙引进投资过50亿元的好项目46个,如上海大众、广汽菲克、格力电器、中国通号、网讯通、欧智通等。我们相信,在“中国制造2025”的引领下,长沙的智能制造一定会成为“大国脊梁”,逐步走向世界。


市领导夏建平、黎春秋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