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评论:心存孝念,每天都是重阳节
“作为中国五大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放假三天到七天不等,为什么偏偏重阳节不放假呢?”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有人呼吁将重阳节设为国家法定假日,以法定形式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这一个人层面的呼吁引发网络热议。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通常以赏菊登高为节庆;因寓意长久长寿,又被赋予了敬老、尽孝的内涵。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重阳节早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要通过法定的形式让年轻人明白,这个节日比戴鬼脸的西方万圣节更值得纪念。”不能不说,这说到了理上。当然,也有不少网友认为,重阳节往往靠近国庆长假,再休个三天小长假,实施度不太高。
“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要传扬孝老的传统美德,最重要的是心存孝念。心中有孝,则每天都是重阳节,反之,如心中无爱,即使每天放假,老人也会感受不到丝毫孝心。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应等到重阳节这天才将孝念“变现”。孝敬老人,就应当时刻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更多亲情与关爱。这里面不仅仅是提供物质帮助,更要努力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相隔近的多回家陪伴老人;漂泊在外回不了家,也可通过一个电话、一段视频、一条短信向老人传递亲情。说到底,重阳节的最大意义,就是给了忙碌生活的我们一个关于敬老、尽孝的大大提醒和行动契机。
在作家毕淑敏眼里,“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是无法重现的幸福;也许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也可能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所以,不妨以今天这个重阳节为开端,让孝念长伫心间,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用朴实的行动传递孝心。
重阳节里,我们祝愿天下所有老人健康、快乐、长寿。(《湖南日报》2016年10月9日3版 张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