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食堂”并不是文明倡导的初衷

25.12.2015  09:42

  “食不言寝不语”,这句流传两千多年的古训,在中山一所学校得到了实践。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推出了“无声食堂”,倡导就餐过程中,学生安静文明用餐,以微笑、眼神以及统一的手势语与老师沟通,从而达到集体安静、有序就餐。校方表示,倡导“无声食堂”,不是说绝对的不讲话,如确需沟通,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对周围人造成干扰。(12月24日《南方都市报》)

  公共场所里的文明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媒体对此有诸多不同范例的介绍,其中最典型的场景是,在偌大的饭厅里,食客们总是很安静的吃着,即便是相互交流也很小声,绝不像国内食客大呼小叫,热闹得近乎于喧嚣,闹腾得过于嘈杂。而去过学校食堂的人也深有体会,那扑面而来的声浪让人难免有不适感。

  从现代文明规范的要求来说,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应为一种国际性惯例,同时“食不言寝不语”作为一种古训,也符合良好生活习惯的基本要求。不过,文明不一定非得无声甚至要用肢体语言去沟通,如此不免有些矫枉过正,失之过偏。

  其实,在很多大型的企业食堂之中,就餐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员工端着自助餐,或坐在一边静静地吃着,或三五一群轻声交谈,那种场面让人有一种唯美感。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有就餐如此一个难得的机会,让彼此熟知的人在一起好好相处一会,这何尝不是基于对人性的满足,对现实需要的尊重。假若采取一条硬性措施,让这种难得的聚会与交流变得无声,那才是一种权利伤害,也是不文明的行为表达。

  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又特别注重“热闹为主”。在课堂下,在操场内,学生们打闹、嬉戏,那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刻,也是被完全允许的现象存在,要知道这也是在公共场所。食堂固然有相应的规范,但就餐者只要没有插队、打闹、争吵等不文明行为,那么彼此之间说说话,即便声音高一点都应当被允许。

  “无声食堂”的良善用意不应菲薄,但如何在文明倡导与尊重个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决定着其制度的合理性。同时,文明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具有了基本的文明规范之后,还可以起到“逆向教育”的作用,在文明的传递过程中“小手牵大手”。不过,“无声食堂”并不是文明倡导的初衷。文明首先是一种素养和一种行为习惯,是不打扰别人的潜意识。因而,不说话并不代表是一种文明,说话也不代表是一种不文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文明,如何去遵守和实现文明规范,远比僵硬化的教育模式更为重要。

  无视个体的需要而采取统一的模式,是时下应试教育最大的特点,也是最致命的短板。基于强制和硬性约束下的“无声”,那只是一种文明的假象,真正的文明应当是在尊重个性和差异化的基础上,让每个人在文明的范畴内,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行为,该笑则笑,该说则说,做一个个性鲜明的人,而不是唯唯诺诺遵从者。因为在此种模式下,他们遵从的只是一种规范,而不是基于自我认知的行为习惯。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