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扑面 移风易俗的“浏阳探索”

07.03.2017  08:04

沙市镇秧田村是远近闻名的“博士村”,为了弘扬“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的风尚,村里建了一面“博士墙”。

淳风美德润浏阳,幸福屋场倡新风。图为村民正在观看金刚镇何家屋场的墙绘。

浏阳幸福屋场举行的钻石婚典礼。  长沙晚报通讯员 赵爱兰 摄

浏阳经常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浏阳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图为去年端午节举行的划龙舟比赛。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浏阳市文明办提供

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也是一种新风尚。图为浏阳孔氏家庙在举行祭孔大典。

  星辰在线3月7日讯 (长沙晚报记者 颜开云 通讯员 温婷桢 沈阿玲) “绿水青山,鱼肥稻香,和煦的阳光,崛起的梦想……”2月17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题为“湖南浏阳:榜样引领文明新风”的新闻报道。镜头中,浏阳市北盛镇亚洲湖村的村民们高唱“村歌”,随乐起舞。

  将近2分钟时长的报道,着重讲述了“村歌”作者肖成武退休后发挥余热,把村民从麻将馆里、从牌桌上拉出来的故事,并以亚洲湖村为窗口,生动地介绍了浏阳移风易俗的探索和经验。

  “这一向,说起这件事,村民们都是满满的自豪感。”亚洲湖村党总支书记罗新德说,现在每天都有几百人来村里参观学习,其中还有不少从外省专程赶来的人。

  事实上,在春节前后,还有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农民日报、中国文明网等众多中央级主流媒体聚焦浏阳文明新风。央媒记者们走进浏阳美丽乡村、幸福屋场,走进农家小院,走进村头文化广场,走到父老乡亲中,感受移风易俗新气象,推介浏阳经验和模式。

  近年来,浏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指示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全方位积极推行喜事新办等移风易俗工作,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乡风民风不断淳化,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2014年,“淳风美德润浏阳”系列活动入选中宣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百招”。2015年,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浏阳召开。2016年,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曹立军出席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并作典型发言。今年1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将浏阳市确定为全国移风易俗工作10个重点报道县市之一。

  A 移风易俗家喻户晓

  古往今来,移风易俗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广教化,美风俗。”近年来,浏阳始终重视加强对民众的风俗引导,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大造声势,大声疾呼,形成了人人关心、户户参与的移风易俗氛围。

  “红白喜,要简单;礼太多,有压力;宴太多,心很烦……”浏阳市文明委先后下发12万份移风易俗倡议书,市文明办组织文化能人精心创作“移风易俗三字经”在村民当中广为传唱。

  与此同时,“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办酒”“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一系列原创“漫画图说”,也以各种形式覆盖了浏阳城乡。“只言片语体现修养,小事细节彰显文明”,一本70多页的小开本《“淳风美德润浏阳”漫画图说》让群众爱不释手,浏阳市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更有效地引导全社会传递文明风尚。中国文明网在首页对此进行了推介。

  “培植心田,品行端正。破除迷信,奋志芸窗……”在文家市蔺氏宗祠,不定期举行老、中、少齐聚一堂的家训学习会,让后辈将蔺氏家族“和”的精神内化于心,成为合族续写和睦、温暖共处的精神之源。

  文明新风扑面来,浏阳河畔满目春。2016年3月,浏阳以“全国先进、全省样板”为目标,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域美丽乡村示范县(市)创建,并将移风易俗工作与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以“美丽乡村、幸福屋场”为载体,将屋场建设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把幸福屋场变成移风易俗、增长知识、树立文明新风的“新学堂”。同时,精心打造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主题公园、主题街巷、主题广场,让移风易俗不仅看得见、摸得着,更能感受得到。

  “我们的节日”也成为弘扬文明风尚的主阵地。今年元宵节,浏阳举行了上百场活动,迎春画展、舞龙比赛、戏剧艺术展演、民间技艺表演、元宵灯谜竞猜等传统文化活动一个接一个上演,大家都说这年过得热热闹闹、有滋有味,又富有内涵。

  平时,浏阳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样丰富多彩。浏阳发动乡贤能人,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排演移风易俗文艺作品,充分融入全市开展的“幸福屋场我的家”文艺下乡、“屋场里的幸福”电视展演、“我为美丽乡村代言”等活动中,让移风易俗观念进村入户、入脑入心。

  据介绍,浏阳市仅2016年就创作了小品《美丽乡村人人爱》、现代花鼓戏《乡村故事》、情景表演唱《我爱我家乡》、舞蹈《丰收》、快板《文明浏阳 幸福家园》、弹词《湖湘宝地 美丽浏阳》等各类文艺作品30余件,演出场次达300余场。此外,以第四届、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何平为原型,拍摄了道德素质教育电影、情景剧《向日葵女孩》,受到群众喜爱,广泛好评。

  B 榜样引领淳化民风

  良好家风的养成,传统美德的传承,文明新风的传递,离不开榜样的感召。

  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改变了群众生活习惯:村民之间闹矛盾的少了,邻里关系和谐的多了;村里打牌赌博的人少了,读书看报的人多了;道家长里短的人少了,畅谈国家大事的人多了,模范、能手、好人争相涌现。

  走进北盛镇亚洲湖村,站在“六看六比大竞赛——学身边的典型”主题文化墙前,你一定会被“亚洲湖达人”所吸引。他们都是村上的能人巧手,有最美村官,有乡土画家,有抗美援朝老兵……

  微信达人任利借助亚洲湖村微信群,为本村白血病患者周翠筹集救助款20多万元;“微爱心”线上爱心系列活动让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实现精准扶贫,累计收到爱心款100余万元,带动全镇1.5万人参与到爱心活动中来;退休教师肖成武利用专长,创作淳化民风的村歌——《亚洲湖之歌》,被当地村民广为传唱,使移风易俗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在沙市镇秧田村,秧田屋场内的博士墙上,村里博士们的事迹都作为荣誉展示在上面。30多年来,这里培养了700多名大学生,包括21位博士、数百位硕士生,耕读传家的优良家风让移风易俗在新时代下有了新的内容和注解。

  罗碧波是恢复高考后秧田村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家里培养了3个博士。在外工作多年的他,不仅为村里的建设出谋划策,更作为文化志愿者,带领村民传承耕读书香文化、家风家训,成为当地移风易俗、道德宣讲的表率,家中老人80岁生日谢绝宾客来往,倡导节俭办酒,在村上成为美谈。

  金刚镇文明新风扑面而来。一批乡贤能人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当地知名企业家黄蔚德遵循母亲意愿丧事从简,却捐出100万元成立敬老爱亲个人奖励基金;五保老人张会堂自愿捐献遗体,并将3万元补助给了其他困难户;花炮老板李昌开成立教育教学奖励基金,为学校师生伙食费买单……在先进的带动和辐射下,红白喜事理事会成立了,“和事老”协会建起来了,乡贤参与乡村善治的热情激发出来了。

  “比孝道,看家风;比诚信,看品行;比友善,看和谐;比学习,看文明;比守礼,看秩序;比创业,看奉献。”近年来,浏阳广泛开展“六比六看大竞赛”典型培育活动,将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作为“最美乡贤”“道德好人”“最美家庭”等文明荣誉的评选条件,用基层“民”星引领文明新风,用生动的事例和质朴的语言传递着正能量,和谐文明的新农村风尚随之四处播撒。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何平、朱自明等200多名全国、省市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纷纷加入到移风易俗当中来,深入乡村、学校、企业,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巡回报告会,用模范好人的力量倡树文明新风。近3年来,浏阳市共举办各类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会200余场次,其中倡树文明新风专题报告会达90余场,辐射受众12万余人次。

  C 文明之花全域绽放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必须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曹立军表示,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方为治本之策,浏阳通过党政引导、党员干部带头遵循,发动社会全员参与,在文化沁润、倡树典型、主题活动等方面下功夫,扎实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润泽城乡各处。

  2013年,浏阳市文明委、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出台《关于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加大对铺张浪费、婚丧喜事大操大办的监管力度,特别对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操办红白喜事规模等进行了明确要求。3年来,全市查处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20起。

  对于体制内的领导干部,越过红线就顶格处理;对普通群众,则依托“红白理事会”,通过村规民约对办酒范围、桌数、贺礼等进行劝导限制,比如只有结婚、丧葬、乔迁和70岁以上老人整寿才能办酒;结婚不超过30桌,乔迁不超过20桌,大寿不超过10桌;贺礼100元封顶,提倡50元……

  如今,浏阳30多个乡(镇、街道)的村(社区)都将红白喜事操办要求写进《村规民约》,285个村(社区)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将“文明办酒”的理念落实成规章制度,移风易俗这项“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从根本上改变着村民们的传统观念。

  中和镇长安村张秀英老人度过了一个简单却让人印象深刻的80岁大寿——儿孙们一起买了个蛋糕,轮流向老人行跪拜礼,陪着她吃了一顿家常饭。仪式过后,子孙们围着老人拍了一张和和美美的全家福;乡亲们唱了一首祝寿歌,向老人送上生日的祝福。其他亲戚朋友想来祝寿的,都被老人婉辞了,红包贺礼也一概不收。当地镇政府根据移风易俗奖惩办法,给予600元奖励,并授予老人“文明风尚”奖牌。

  “我觉得钱这样花更有意义。”去年结婚时,浏阳市义工联志愿者罗品拿出了自己婚礼上原本打算用于请婚庆公司的5000多元,买了100件牛奶,和其他志愿者一起送到了五保老人、困难群众手中。

  浏阳市义工联、公益救援队等8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12万余志愿者,也纷纷加入进来,在全市各个幸福屋场内开展文明祭祀、沐春踏青、光盘行动等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浏阳广大青年志愿者组成的“浏阳蓝”队伍经常进村入户,弘扬时代新风。

  “随着浏阳移风易俗工作不断深化,群众参加文艺活动的多了,脸上的笑容多了,人情债减少了,人情味却更浓了!”浏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莫小佳说,乡风民风建设不断丰富,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有效促进了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提升,浏阳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中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中国生态魅力市”等称号。

  创新案例

  “淳风美德润浏阳”成金字招牌

  入选全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百招”

  一幅幅寓意深刻的漫画童叟皆懂,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书令人感动。2014年,由浏阳市文明委牵头组织的“淳风美德润浏阳”活动被中宣部选入全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百招”,这也是湖南省唯一一个入选的品牌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并沿用至今:

  1.用“漫画图说”宣传核心价值观。精心创作了漫画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专报、小读本、小手册,对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基本特征和重要意义进行阐释。

  2.用“先进楷模”引领核心价值观。将近年来浏阳涌现出的 “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和“最美人物”组成楷模宣讲团,广泛巡讲。同时深入开展“道德模范”“美德少年”“十大孝星”等评选活动。

  3.用“家风家训”实践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晒家书 传家风”书信读写大赛、家风家训故事分享会,让好家风、好家训成为亲情联系的重要纽带,成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促进了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4.用“宗祠文化”涵育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宗祠”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将“宗氏祠堂”作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把代代相传的朴素训言传承下来,在“祠堂”里设置农家书屋、张贴励志楹联等。

  5.用“幸福屋场”落实核心价值观。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建立一批“幸福屋场”示范点,每个屋场做好“十个一”,即(成立一个自治机构、制定一套管理制度、组建一批志愿队伍、开设一个道德讲堂、设立一个农家书屋、打造一个文体场所、制作一批宣传标牌、开展一批文体活动、培养一批专业能手、评选一批先进典型),目前共建了500多个幸福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