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农业局 抗洪救灾显身手 两学一做见真章

07.07.2016  01:52

农业局长陈永忠(左二)、吉庆镇党委书记杨铁贞

(右二)在大湾山稻田养鱼基地指导救灾

农业局长陈永忠(右一)、副局长吴惠永(右二)与圳上镇

党委书记陈元怀(左二)在新农仓蔬菜基地指导救灾

桑梓镇党委书记伍龙光、农业局副局长

康忠访在虾溪村指导救灾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

被洪水肆虐过的玉米

农田成了泽国

圳上镇九大村被洪水冲毁的鱼塘

桑梓镇虾溪村河床被毁水稻无踪

水稻被掩埋

7月2日以来,新化县遭受大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袭击,造成沟渠损毁、田坎垮塌、农田被淹,多处田凼一片汪洋,大量农田被砂土碓压,泥砂淤积,水稻、玉米、蔬菜、中药材等主要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损,部分稻田养鱼被洪水冲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据初步统计,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37万亩,成灾面积9.2万亩,绝收面积3.4万亩,农业经济损失1.2亿元。

洪水无情人有情。7月5日,新化县农业局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防汛抗洪抢险紧急会议精神,迅速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排农业抗洪救灾工作。局长陈永忠指出,这次洪涝灾害给全县农业生产带来了重大损失,抗洪救灾是当前农业工作的头等大事,在群众最需要我们的关键时刻,全体党员干部要牢记责任,不辱使命,把工作阵地搬上田间地头、搬上灾区,讲奉献、有作为,在抗洪救灾中显身手,在“两学一做”中见真章,积极投身抗洪救灾第一线,全力以赴指导群众救灾。

会议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报灾报损工作,坚持全面核查,突出重点,对受灾特别严重的农作物生产基地、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受灾主体,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查实后的灾情进行分类汇总上报,积极争取省农业委等部门对新化灾区的支持,尽最大努力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业务部门要制订灾后生产自救指导意见,科学指导受灾群众开展排水清淤,扶正禾苗、玉米,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灾后病虫害防治,对已经绝收的抢抓天气适时改种,将洪涝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会后,陈永忠、邹定忠、杨夫林、吴惠永、陈伯红、康忠访等局班子成员分别带领四个工作组赴各乡镇指导开展农业救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