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县救助管理站为四川籍流浪女子找到亲人

07.01.2016  18:00

12月31日,湖南省新邵县救助管理站站长石佑民一行从千里之外的四川回到了家里,尽管一路风尘,但成功为一名在外流浪达13 年之久的四川女子找到了亲人,他们还是感到无比喜悦。这也是他们继去年6月成功为一名河南籍流浪汉找到亲人后,用责任和爱心书写的又一个救助案例。

去年10月2日,寸石镇有村民向镇民政办主任卢国荣反映,在马路边发现一名流浪女子,该女子思维混乱,口齿不清,疑为精神病。卢国荣立即赶过去,见该女子年龄为四十岁左右,自称叫徐琼华,四川人,但具体的地址说不清楚。于是,卢国荣将徐琼华送到县救助管理站。站长石佑民见徐琼华确有精神病症状,便将她送到县城一家精神病医院治疗这期间期间,工作人员多次与徐琼华沟通,她反复提到南充、遂宁、眉山这几个地名,所以基本可认定其应为四川人。于是,工作人员通过公安部门和四川当地救助管理站用姓名查户籍,还通过看相片比对了几十个叫徐琼华的人,可均与此人不符。他们又在全国寻亲网上发布寻人公告,也没有任何消息。

凭着多年的救助甄别经验,石佑民等认定徐琼华为四川人没问题,可能由于多年在外流浪,户口已被注销。此时,经过精心治疗和一段时间的康复,徐琼华精神状况大有好转,并且表达了要回家的强烈愿望。于是,救助站向民政局分管领导陈晓军汇报,陈晓军要求一定想方设法尽快查清此人家庭住址,送其回家与亲人团聚。陈晓军接着将徐琼华的情况报告了局党组,局长雷安祥在报告上批示:“请救助站尽最大努力送该人回家过年。

上月26日,石佑民和另外两名工作人员带上徐琼华,踏上了去四川寻亲的路途。他们到的第一站是遂宁市救助管理站。该站工作人员听了徐琼华说话,判定其口音可能是重庆或南充那边的。于是,他们又辗转来到重庆市和南充市,通过救助站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协助,多数人认定徐的口音为四川眉山那边口音。于是,他们又赶到眉山救助站。但经过询问调查,仍然一无所获……这时,石佑询问工作人员眉山市有多少个乡镇,他们一一数过来。当说到松江镇时,特意提到该镇原来叫张坎镇。听到这个地名,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徐琼华突然说了一句:“张坎我知道,我去过张坎。

闻听此语,石佑民等惊喜不已,他们一方面进一步了解张坎镇(如今松江镇)的详情,一方面请求当地政府派一个熟悉情况的干部陪同到老张坎镇所辖的12个村一一走访。然而,走访了好几个村子,却无人认识徐琼华。正当大家认为希望破灭打算离开的时候,一路陪同的当地干部手机响了,一个当地妇女反映她十多年前一个姐姐走失了,她让大家等等,她马上赶过来看看。可是,该妇女过来一看,徐琼华并不是她走失的姐姐。在希望再一次破灭的时候,走过来一名同徐琼华年龄相当的女子,她说好像认识徐琼华,她们家相距不远,以前听说一个姓徐的老汉曾走失过一个妹妹。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工作人员立即打电话给村干部,让村干通知姓徐的老人前来认人。不久,徐老汉匆匆赶来,经仔细辨认,确认徐琼华正是自己走失多年的妹妹。兄妹相见,喜极而泣。

            徐老汉说,妹妹出生于1973 年,从小就有轻微智障,但能做一点事,能挣钱。成年后,她嫁给了当地一名男子,并生了一个女儿。 2002年,徐琼华随老公到上海、江苏一带打工,没想到,当年徐琼华不知是被人拐骗,还是自己走失,从此杳无音讯。其老公在打工的地方通过多种方式反复寻找了一年多,始终没有妻子的消息。不得已,他只好一个人回到了老家。徐老汉认为今生已无可能与妹妹重逢了,想不到新邵县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却以人间大爱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千里迢迢将妹妹送回了家。恍如梦中的徐老汉一个劲地握着石佑民的手说:“感谢湖南的好干部,感谢政府,我们兄妹今生能够重逢,我死也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