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社会救助现场会在常宁召开 常宁“救急难”试点工作经验受推介

31.07.2015  01:28

  7月29日,衡阳市社会救助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衡阳市各县(市、区)民政局分管社会救助工作副局长、社会救助局局长,我市民政局班子成员、社会救助局相关工作人员,乡镇(街道)分管民政工作副职、民政办主任参加会议。衡阳市民政局局长周小风、副局长李福顺,社会救助处主任陈楚颖,我市领导郭松青出席会议。

  社会救助现场会在常宁召开,充分显示了衡阳市民政局对我市社会救助工作的肯定。据了解,我市现有各类社会救助对象5万余人,近年来,市委、政府以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为己任,大力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今年,我市认真落实省、衡阳市工作部署,全面启动了“救急难”试点工作。作为衡阳市首个“救急难”试点单位,全市上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救急难”工作营造了一种氛围,完善了一套制度、搭建了一个平台、组建了一支队伍、筹措了一笔资金,救助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救助渠道更加畅通、救助程序更加规范、救助体系逐步完善,民生保障网逐渐编密织牢。截至7月底,全市27个乡镇(街道)全面参与到了“救急难”工作中来,半数以上建立了专门的救助平台,解决急难家庭救助对象82户,发放“救急难”资金31万元。接受爱心人士和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救助25人次,解决就业救助6人,住房救助12人。由于渠道得到畅通,到市民政局申请临时救助和其他救助的上访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0%;医疗救助新软件使用后,市人民医院今年6-7月份的住院医疗支出258644元,救助186人,与去年同期比较分别减少35%和31%,有效遏止了过度医疗和重复医疗的行为。

  我市“救急难”工作先行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救助现场会上受到大力推介。会议当天上午,与会人员先后现场参观了三角塘镇社会救助平台建设和市人民医院医疗平台建设,随后召开的经验交流会上,市民政局局长肖卫东向大会作《全面启动“救急难”工作 编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典型经验发言,全面介绍了我市“救急难”工作。(何辉 吴铭)

   图为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