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胜利】毙敌1500余名 武阳大捷开湘西会战胜利之先声

18.08.2015  21:27

(红网《最后的胜利》邵阳报道组来到马鞍山)

  陡峭险峻,易守难攻,绥宁县武阳镇马鞍山因其山形酷似马鞍而得名,而让它出名的是在1945年的武阳大战中,曾有数百名死守待援的日军在此被全部歼灭。

  今天,红网《最后的胜利》邵阳报道组来到马鞍山时,只见满山翠绿,稻浪飘香。村民肖玉凤说,她小时候放牛时,还常常能在山上捡到各种各样的子弹。可以想见,当年这里的战斗是多么惨烈!

   第9连官兵苦战四昼夜后全部壮烈殉国

  1945年4月26日,日军第34师团二一六、二一七两个联队窜犯武阳。驻守的国民革命军第74军第58师主动后撤抢占唐家坊、茶山等军事要地,留下一七四团第9连牵制日军。4月29日,第9连官兵苦战四昼夜后全部壮烈殉国。日军占领武阳后,立即向唐家坊、茶山方向进犯。

  5月1日拂晓,国民革命军第94军第5师猛攻武阳,午时克复武阳街。日军退守马鞍山、六王庙、大禾冲一线高地。是日,国民革命军第44师一三零团由梅口向武阳攻击前进,与日军展开激战。

  5月2日,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15团夜攻日军侧后,第13团正面进攻六王庙,第14团的两个营攻敌侧背。5月4日,第13团攻克马鞍山、大禾冲高地。

  肖玉凤说,据她爷爷讲,马鞍山满山都是石头,十分陡峭,数百日军死守待援一时难以被攻克。后来,国民革命军找到村里一个叫肖树达的人带路,才把敌人歼灭。“这山现在有624.9米高,没被炮击之前,要高很多。”

   连长负伤不下火线

  5月5日拂晓,国民革命军发起全线攻击。10时许,右翼方面第14团第2营攻占神仙堂,敌人顽抗,数度增援。连长肖叔康身负两伤不下火线,士气大振。第3营加入战斗反复冲杀,下午5时将敌击败。日军向茅柴岭溃退,国民革命军乘胜追击。

  左翼方面,第14团第1营与第15团第1营及第3营对六王庙之敌发起进攻,出其不意摧毁敌人炮兵阵地,歼敌数百,缴获大量山炮、迫击炮、马匹等。

  5月5日凌晨,1000多名日军从瓦屋塘窜至李熙桥,被国民革命军第13团第3营痛击伤亡惨重,折向花园溃退。第3营派队尾追,与其掩护部队发生激战。

   武阳之捷开湘西会战胜利之先声

  5月6日,第14团第2营侦知日军约1000人,炮三四门,从罗家铺东逃,遂穷追不舍,在黄羊坪追上激战,小胜。入夜,日军继续东逃,由国民革命军一二一师三六一团继续跟踪追击。第15团围攻龙烟山至横溪冲之间残敌,毙敌数百。剩余残敌200余人乘夜逃至李熙桥,被第13团第3营阻击,敌人转入弯头以南山地中四散奔逃。

  至此,武阳围歼告捷,共毙敌1500余人,我方亦有400多名抗战官兵壮烈殉国。

  战后,九十四军军长牟廷芳赴芷江报捷,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在芷江机场迎接时,第一句话就是:“武阳之捷开湘西会战胜利之先声。”

  这一仗,使整个湘西会战的国民革命军由被动转为主动,由防御转入反攻,为取得湘西会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编辑: 熊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