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主要工作目标及工作重点

26.01.2016  09:21

  昨日,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在长沙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湖南今年将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为全省人民在新的一年共建共享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描绘了新蓝图,催人奋进。

  关键词1

  经济

  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实施路径

  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推进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在高端装备、“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实施一批关键技术协同攻关项目。推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建设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材料等国家级创新中心。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和农村 “星创天地”。深化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

  加快制造强省建设

  实施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抓好电力机车工程实验室及智能制造车间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两型住宅等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成长,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高性能数字芯片、智能电网、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新增长点。推进浮空器、高效液力变矩器、北斗卫星应用等产业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教育文化、健康养老、体育休闲、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移动互联网、绿色、信息等新兴消费。推动“湘品出湘”和“湘品网上行”。提升金融、医疗、教育、旅游、交通、物流、邮政、快递、零售等领域的在线化、智能化水平。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培育新兴旅游业态。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左右。突出农业品牌培育和提升,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即“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和“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打造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茶叶、林产等千亿产业,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乡和基地。

  关键词2

  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实施路径

  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采取技术改造、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深化户籍和居住证制度改革,实施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购租并举为方向的住房制度改革,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积极化解房地产库存。

  积极推进“营改增”,精简归并“五险一金”,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尽力降低企业电力价格、物流费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重组和公共领域建设。强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积极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启动事业单位公车改革。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

  发展政府性基础设施基金,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探索建立省级股权投资基金、风险补偿基金。支持申报组建地方法人财产保险公司和民营银行。推进国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试点,支持设立村镇银行。推动险资入湘。积极稳妥扩大企业债券发行。

  推进财政体制和国企国资改革

  探索建立水利、交通领域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机制。推进省属监管国有资本布局调整与国有企业重组整合,规范省属监管企业董事会建设和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加快推进省属国有企业和中央在湘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合各项涉农资金,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深化国有林场、国有农场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强乡(镇)、村区划调整后的管理和服务。稳步推进农业水价、输配电和天然气价格改革。

  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实施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三年行动方案,大力开拓南美、东盟、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完善企业“抱团出海”、“借船出海”和风险预警机制,支持省内优势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研发基地、承包国际工程项目、实施跨国兼并收购。

  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旅游、运输、软件、外包、技术、文化、中医药等领域服务贸易,支持建设中国(长沙)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能源资源和重点消费品进口。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吸引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营运中心和研发中心落户湖南。鼓励、引导和支持广大湘商回故乡、建家乡。

  加快建设高铁经济带,发展临港、临空经济,加强航空、水运、陆运以及电子口岸建设。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深化通关作业无纸化、区域通关一体化、关检合作“三个一”、集中汇总纳税等改革。提升湘欧快线、“五定班列”、多式联运效益。

  关键词3

  投资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实施路径

  启动30大工程,推进1000个重大项目

  交通网:力争建成高速公路300公里以上、干线公路1000公里;加快湘江、沅水等高等级航道和一江一湖四水相关港口建设;推进怀邵衡、黔张常、蒙华湖南段等铁路建设,新开工张吉怀、湘桂扩能改造等铁路项目;推进长沙航空枢纽和其他市州支线机场建设。

  能源网:稳步推进电源点项目,推进五强溪水电站扩机项目前期,加快实施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7条500千伏省内特高压配套线路、长沙艾家冲变电站扩建等主电网项目;开工建设中石化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工程湖南段,建成投产7条省内支干线;积极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

  水利网:继续推进涔天河水库枢纽和灌区工程、莽山水库等项目,争取启动毛俊水库建设。

  信息网:加快光纤高速宽带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实施“宽带乡村”工程。

  城建:建成长株潭城际铁路,加快长株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停车场、新能源充电桩等设施,推进长沙地下综合管廊、常德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

  园区:推进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建设,即扶持创新创业园区100个、建设标准厂房3000万平方米以上、引进创新创业企业5000家以上,完善配套服务,推动扩权强园。

  关键词4

  协调

  不断拓展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新空间

  实施路径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以17个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高起点建设湖南湘江新区。推动环洞庭湖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促进大湘西地区加快发展。完善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功能,建设“湘粤开放合作试验区”。推动娄底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编制城乡一体的城镇发展规划。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抓紧实施棚改三年计划。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抓好长沙、株洲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整治4000个以上行政村的人居环境。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深化省直管县(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推进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建设,深入开展扩权强县、强镇试点,推动产业项目、信贷资金、生产要素向县域倾斜。

  关键词5

  绿色

  着力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实施路径

  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启动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第三阶段改革建设,基本完成湖南湘江新区综合生态补偿、株洲综合执法体制、湘潭绿色GDP评价等改革试点。抓好生态绿心地区示范片发展工程、全国重点生态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等工作。

  实施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和湘江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推进裸露山体和矿山复绿行动。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和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制定公益林分类分区域生态补偿办法。

  探索建立和完善生态红线保护、生态补偿、责任追究、环境保护督查和环境监督执法等制度。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启动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前期工作。抓好四水流域整治与河道保洁。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下大力气治理雾霾,加强道路和建筑工地扬尘、燃煤和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等污染防治,推广新能源汽车。稳步推进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试点。推进城乡环境同治,分步实现省域全覆盖;开展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强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推进国家循环经济、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以及省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试点。实施电力、钢铁、水泥、有色、平板玻璃等行业脱硫、脱硝、除尘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大力推进大宗固废和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规范环保市场准入,支持环保产业集聚区建设。

  关键词6

  脱贫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实施路径

  今年投入扶贫资金65亿元

  坚持以武陵山、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以湘西自治州为主战场,着力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

  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和监管,今年投入扶贫资金65亿元,带动社会和金融资金380亿元,实施群众增收、易地搬迁、素质提升、兜底保障、基础扶贫等“五大工程”,健全金融服务、社会参与、责任考核、建档立卡、贫困对象退出等精准扶贫机制。

  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和模式,发展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建设大湘西地区12条旅游精品线路,因村因户、分类指导实施产业扶贫项目。

  完成2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

  加快实施水、电、路、气、房、环境治理“六到农家”,扎实抓好就医、就学、养老、低保、五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六个落实”,完成2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

  实施雨露计划和“一家一”工程,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两免一补”、学生营养计划、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助学专项补助基金等政策。

  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工作格局,抓好驻村帮扶,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

  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实施万名贫困学生助学就业、万例贫困信息发布与对接、万名贫困眼疾患者光明工程。

  关键词7

  民生

  大力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和社会建设

  实施路径

  项目攻关:抓好16项24个民生实事项目

  抓好16项24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包括实现110万贫困人口脱贫;提质改造农村公路1万公里,完成7000公里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500所、农村公办幼儿园200所;改造农村危房12万户、城市棚户区35万套和国有工矿棚户区8000套等。

  扩大就业: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

  增加对创业就业的财政专项补助,开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健全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调整机制和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提到420元/人

  研究实施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合并;整合城乡医保制度,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20元/人。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按政策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城乡低保指导标准,逐步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贫困标准融合;提高农村五保户、优抚对象补助水平,按照最低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为低保家庭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

  社会事业: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全面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确保各类教育阶段的生均经费达到或超过中部平均水平,两年内高职生均拨款水平提高到1.2万元。教育卫生人才津贴政策覆盖全部贫困县,对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给予学费补偿。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努力化解城市“大班额”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体系,支持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和高值耗材费用,加强传染病等重大疾病和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与防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5元。

  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月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320元、390元。

  推进省博物馆改扩建,启动省图书馆新馆建设,实施县级未达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提质改造,支持艺术创作、演艺惠民、非遗和文物保护。发展群众体育,积极备战里约奥运会。健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治理、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喝得安全。

  社会治理:深入开展三年禁毒大行动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残疾人,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推进平安湖南建设,深入开展三年禁毒大行动。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依法加强统计工作。做好地震、气象、档案、测绘、地质等工作,加强地方外事工作和国际友城建设。

  精神文明: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水平。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启动“七五”普法,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创新村(居)民依法自治工作。

  这16项民生实事

  今年要办得妥妥的

  1.实现110万贫困人口脱贫;

  2.提质改造农村公路1万公里,完成7000公里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

  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

  4.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

  5.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500所、农村公办幼儿园200所;

  6.改造农村危房12万户、城市棚户区35万套和国有工矿棚户区8000套;

  7.新增管输天然气用户36万户,确保县以上城镇市政管网水的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8.帮助5000名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救治救助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1万人,改扩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0家;

  9.免费为100万35-64岁的农村妇女实施乳腺癌和宫颈癌检查;

  10.新增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头3万个;

  11.建设社区矫正中心73个;

  12.新增养老服务床位2万张;

  13.完成500个行政村通宽带和100万农户直播卫星户户通;

  14.改造1000个行政村的配电网;

  15.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155个;

  16.建设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00个。

  本版撰文 长沙晚报记者 朱敏

  本版制图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