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围绕“五个一批”落实“十大扶贫措施”——104个贫困村三年内将整体“摘帽”

16.11.2015  22:22

凤歧坪是祁东县最边远、最贫困的一个乡镇。近日,记者在该乡采访时发现,投入1000多万元的乡中心小学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投入200多万元的乡敬老院春节前可以入住,投入资金280多万元的自来水厂将解决6000人的饮水问题。

祁东县是2012年全省扶贫工作重点县。2014年,据省统计局统计,该县贫困人口为108541人。一年以来,该县采取了一系列扶贫措施,现已脱贫47466人。从今年开始,该县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实现全县104个贫困村、91690人贫困人口如期整体“摘帽”脱贫。其中,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要突破8000元,贫困人口2015年脱贫43302人,人均纯收入达到2850元以上;2016年脱贫32260人,人均纯收入达到3050元以上;2017年脱贫16128人,人均纯收入达到3270元以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全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祁东县从实际出发,围绕“五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通过教育培训助学一批)来落实“十大扶贫措施”。

我们制定的十大扶贫措施包括产业、安居、金融、创业就业、教育、医疗救助、基础设施、流通服务、兜底和党建等方面。”该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产业扶贫方面,他们将整合涉农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优先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鼓励采取直接帮扶、股份合作、委托帮扶等方式,给贫困户送资金、种苗、技术、信息等,贫困户参与发展粮食、黄花、油茶、果蔬、茶叶、药材、畜禽、水产、酥脆枣等特色产业;在安居扶贫方面,将会把贫困D级危房户和无房户全部纳入改造范围,确保3年帮助贫困对象挪出“穷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