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三措施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

29.04.2016  00:44

  衡阳市农机局认真贯彻《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文件精神,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大力开展现代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主要农作物水稻生产的耕整、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六个主要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
  一是开展“大推广、大普及”活动。结合全市“一流转五服务”政策,在全市7个产粮县市均建立3-5个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重点解决了水稻主产区的机械化机插、机烘技术的示范推广,实施了优质水稻区域机械化生产服务中心建设和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突破了机插和烘干技术瓶颈,打造了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同时实现包括稻秆综合利用、水稻贮藏、加工环节机械化在内的水稻全程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方式。2015年示范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超过了90%。
  二是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现场演示会、技术培训班。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推广先进农机化技术。通过政策支持、项目帮扶、融资联介、技术指导等一系列措施,着力提升农机手的素质和技术,推动农机手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通过积极培训农机实用技术,“学技提能”成效显著。2016年,全市共开展了驾驶操作、维护修理、技术指导、经营服务等内容的农机技术培训12期,培训800多人次,同时还举办了机插秧现场会演示会12场次,观摩群众1.1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农机手的技术素养和致富能力,推动农机手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三是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实施省政府两个“百千万”工程为抓手,积极引导、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社的设备、技术、人员优势,使合作社成为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发挥其在建设示范基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全市已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有347家。从本乡本土到跨市、跨省作业,服务面越来越宽;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从产中到产前产后,从农田作业到信息服务,从种植业到养殖业、加工业,服务领域不断延伸。2015年,全市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面积(含跨区服务面积)超过了350万亩,总收入达35.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