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推“医养结合”新养老模式 公办养老机构已推行
长沙推新模式 养老还需“医老”
高龄老人、残疾人等都可以申请免费居家养老服务 全市公办养老机构已推行
10月21日,“情暖重阳 爱满青山”关爱老年人活动在长沙市天心区坡子街青山祠社区开展。此次活动通过爱心义诊、免费拍照、爱心捐赠、文艺汇演等形式为该街道高龄、空巢、失独、残疾老人带来关爱,让老人们走出小家融入大家。
■记者 唐俊 摄影报道
本报10月21日讯 今天是重阳节,由长沙市雨花区群众工作“民意快线”工程、同升街道计生协会承办的“微孝微爱微行动”全面展开,推出长沙市近年探索的“医养结合”新养老模式。
一个家庭多名病人, 可申请居家养老服务
公公中风并患脑神经萎缩,老伴患糖尿病及并发症,女儿患甲状腺癌晚期,68岁的杨翠如从2010年开始挑起了照顾多名患病亲人的重担。不幸的是,她自己也在2013年被确诊患上直肠癌。街道计生协会了解情况后,告知杨翠如可申请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
经街道审核,她和老伴已成为居家养老的上门服务对象,在家里便有志愿者来照顾,还包括基本的健康护理和医疗保健。
创新“医养结合”, 兼顾老人与病人
记者了解到,“医养结合”是长沙近年大力推广的新模式。
该模式通过“公建民营”管理养老机构,由同升街道和长沙永济健康服务公司共同建设,并由该公司运营管理,设置养老、护理、医疗、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养老机构。
“为了探索与推广这一制度,街道投入了上百万。”同升街道计生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新养老模式已趋向成熟。“高龄老人、残疾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等都可以申请,目前已确定了100多位老人可享受服务。”这些项目全部由政府购买,不用老人支付任何费用。
措施
全市推广,弥补传统养老模式缺陷
“人上了年纪,难免身体有病痛,单单养老还不够,在养老机构中,应实现医疗保健资源的整合,让老人享受康复养老。”长沙市老年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在传统的养老机构中,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不多,且福利人员多来自家政公司,缺乏专业素养。
目前长沙市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政府公办养老机构引入医疗机构进行经营管理”,提供适合老年人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弥补传统养老模式的缺陷。■记者 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