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全域旅游新路子

17.04.2016  09:17

  所谓 “全域旅游”,就是一种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与“一景一点”式传统旅游不同,全域旅游正成为撬动旅游产业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的支点。

  与其他周期性产业不同,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但旅游业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和水平,特别是随着立体交通体系的形成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整体改善,传统的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过去那种“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回到宾馆什么都不知道”的跟团游,那种围绕景点“拍照几张、到此一游”的观光游,已很难赢得高端市场;同样,以往“靠门票吃饭,靠景点赚钱”的低端经营模式,也难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

  全域旅游既是旅游业发展进程中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旅游业“二次创业”的机遇期、窗口期。推行全域旅游战略,就是要全面对接、匹配大众旅游时代的产业发展趋势,迎合整个旅游产业正出现的分众化、体验式、精准化的市场特点,从优化整体旅游环境着眼,围绕服务环节发力,实现处处是景色、人人是形象的局面。

  全域旅游是旅游产业的“蓝海”。它不是关起门来的小打小闹,也不是景区内的光鲜亮丽、景区外却私搭乱建、垃圾遍地的“两重天”;不能一方面是政府的轰轰烈烈宣传推广,另一方面却是经营者“天价虾”、“天价鱼”之类的欺客宰客;不是进门收钱的小鼻子小眼,也不能是各景区之间的画地为牢,它应当实现各行业、各种要素跨界融合,让所有参与方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形成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只有游客游得放心、舒心、开心,才可能让旅游产业链向纵深拓展。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更是“口碑经济”,讲究的是身心感受。壮美奇绝的自然景观、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世人景仰的革命圣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是湖南推进全域旅游战略,做强“湘字”旅游招牌的先天优势。但湖南旅游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的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观光产品多,休闲度假产品少;大众化、同质化产品多,个性化、品牌化产品少;满足吃住行的浅层开发多、针对游娱购的深度开发少。这样的结构性矛盾背后,实际上是旅游有效供给不足的瓶颈,因而“湖南人游湖南”占据了全省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

  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是区域旅游的魅力所在,但这并不意味着遍地开花、一哄而上。东施效颦的简单克隆、千城一面,随心所欲的照搬、山寨,是成不了大气候的。淡妆浓抹、各具千秋,必须坚持从本地实际特点、资源禀赋、人文地理、风情民俗出发,实现旅游资源与“四大板块”和“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区域发展战略的无缝对接,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景则景,宜文则文。只有方向正确,一切努力才会有意义。

  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湖南既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又有难得的战略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比拼压力。优势可用不可弃,机遇可得不可失,竞争可进不可退。要实现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就要把旅游业作为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能的战略举措来抓,将其打造成为投资的重点、消费的热点、开放的亮点,为经济行稳致远加油给力。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