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城区报刊亭经营乱象丛生 报刊亭里现在很少卖书报了

17.10.2014  09:59

 

  位于盼盼路的富兴邦田机动车检测站门口附近的一家报刊亭不卖书报,成了消违、年检代办点。 曾诗怡 摄

  本报讯(记者 盛磊)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许多事物正悄然随之改变,报刊亭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目前,长沙县规划设置的报刊亭有90个,其中星沙城区有76个,随着社会的变迁,原本以销售报刊杂志为主的报刊亭为维持生计,开始超范围经营,销售饮料、烟、槟榔、早餐和杂货,有的甚至“挂羊头卖狗肉”,成了车辆消违、年检代办点。即日起,本报将推出《关注报刊亭窘境》系列报道,对街头报刊亭的经营乱象、历史由来、生存现状等进行深入调查。

  镜像一:白天经营书报,晚上卖小吃

  15日上午9时许,记者看到,位于特立公园对面一家报刊亭显得有些冷清,旁边摆着一辆三轮车,上面贴有电影票的宣传广告,亭内一冷柜玻璃门上则贴着一张报刊亭转让的纸条,偶尔有顾客上门买水。

  报刊亭老板告诉记者,他3年前花了16万元转让费打下这家报刊亭,因为码头不错,一年下来可赚15—20万元,“我妻子身体不好,儿子又在读书,尽管生意还行,但只能一个人做事,比较累,想换个行当。”

  “就靠卖点饮料、烟、槟榔和报纸杂志有这么高的收入吗?”面对记者的提问,该老板透露,白天因为有城管队员巡查,不敢店外经营,但待龙喜路夜市开市后,他会搞点小吃卖,且代售电影票、公交IC卡、游戏点卡,“晚上这里学生多,生意特别好,报刊亭一半的收入都来自于卖小吃。”

  镜像二:不卖书报,只卖饮料、槟榔、烟

  记者走进位于东二路三一重工厂区门口附近的一家报刊亭,想购买一份当天的报纸,却发现亭内无任何报纸、书刊出售,仅有两台乘放着饮料的冰柜,桌上则摆着槟榔、烟等商品。

  记者好奇为何报刊亭不卖书报,老板称早几年生意好的时候还卖书报,但自从三一重工总部搬走后,这边的员工数量骤减,进了书报卖不出去,亏了本,所幸就只卖些饮料、烟、槟榔。

  此外,记者还发现位于东四路三一重工厂区门口附近的两家报刊亭同样也不卖书报,且在门口摆了几张休闲椅,制作了几把遮阳伞,不时有员工来这里休息,顺便买些东西。

  镜像三:借报刊亭的“壳”,代办消违、年检

  记者在位于盼盼路的富兴邦田机动车检测站门口附近的一家报刊亭看到,该报刊亭不出售书报、饮料、槟榔、烟等任何商品,桌上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经打听才知这是一家车辆消违、年检代办点。

  记者以驾照扣分超标为由进行咨询,老板称,他们通常可办理最多9分的销分业务,采取的是“顶包”方式,找手头上有驾驶证且可供多次扣分的人为违章车主办理。除此之外,老板称还可以代办年检,他们可通过关系省掉排队的麻烦。

  记者询问其代办点为何要搞在报刊亭内,不仔细打听还看不出。老板称,如果在路边搭个棚子城管不允许,才承包这个报刊亭经营此类业务。

[编辑:欧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