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照亮“良心坎” 乡村教师戴国林18年坚守一小学

20.02.2015  10:43

  湖南新闻网消息 据湖南日报报道 2月19日,大年初一,气温骤降,天空还飘着细雨。这天,不少返乡的农民工、回乡过年的大学生和一些家长带着孩子,顶着风雨,踏着泥泞,行进在澧县闸口乡柏樟小学的山道上。这些人是给他们的启蒙老师戴国林拜年的。

  记者登上位于山岭上的柏樟小学找到戴老师家时,已过晌午时间,仍有10多个学生还在帮师母洗刷碗筷。记者的造访,让这些学生一下就活跃起来,纷纷围拢来倾诉着戴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付丽丽是一名留守学生,父母在外务工。这位腼腆的女孩说起戴老师,眼里噙满了泪花:“老师和师母对我细心的照料就像自己的父母,唯有用心读书争取优异成绩,才对得住老师的这片苦心。

   青春,点燃山村的希望

  柏樟小学,坐落在澧县西北山区的崇山峻岭中。这里距闸口乡20多里,离县城60多里,是方石坪镇、火连坡镇、闸口乡的交汇处。

  1985年,只有19岁的戴国林从学校毕业后就被选拔为民办教师,到柏樟小学任教。从执教的第一天起,他就与山里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1986年后,他先后辗转几所完小教书,1997年又回到柏樟小学。那时,这所乡村学校还有5名教师,60多个学生。后来,2名教师退休,2名青年教师调走,学生一下就减少到20来人。

  这些年里,教育部门有几次想将这个教学点取消,合并到规模较大的中心完小,可柏樟村村民不答应。因为学校取消了,山里娃上学得往返三四十里山路。戴国林也曾动摇过,想靠近乡政府,便于照料年迈的双亲。但乡亲们的挽留,孩子们求知的欲望,让他铁下心打消了调离的念头。他坦诚地告诉记者:“自己的父辈是农民,更深知山区农民的艰辛,只要能培养出一个学生,就会让一个家庭摆脱贫困。更何况面对朴实善良的山区百姓,什么坎都好过,就是良心这道坎过不去。

  戴国林留下来了,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一个人既要承担4个年级的教学,又要负责学生们的吃住,这对一个青年小伙子来说实属不易。因为父母外出务工,这些小学生父母大多寄宿,自理能力差。尤其是2005年后,学校又增加了幼儿园,分设大中小3个班。一下就增加了20多个孩子,戴国林只好说服妻子江月英,帮他带幼儿班,并负责女生们的起居。自己则负责教学,照顾男生们的起居。就这样,这对夫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守着,用无悔的青春,点燃山村希望的红烛。

   关爱,温暖山区的孩子

  在山区教学,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不说,仅是这些留守学生的生活起居就让戴国林操碎了心。

  18载春夏秋冬,山区的气候变幻无常。雨雪天,泥泞路滑,他就一双雨靴、一把雨伞,接送学生。学生的衣裤打湿了,他就烧水为学生洗脚,生火为学生烘鞋、换衣。他这么操劳,为的是让学生不生病,不耽误一节课。有一年的春季,天降大雨,戴老师送学生回家返回时,雨伞被吹翻在山沟里,全身衣服湿透了,他患上重感冒,高烧不退,多亏乡亲们找来了医生,才避免一场大病。

  戴国林忙不过来,江月英就种菜做饭,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梳头。他则包揽了担水、劈柴、买米等力气活。夫妻俩每周从星期天下午开始,一直忙碌到星期五下午,送走最后一个孩子,才能歇息一下,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与孩子。

  学生小炎,出生不久母亲就离家出走,父亲在武汉打工,全靠70多岁的爷爷奶奶抚养。从2010年读一年级就寄宿在学校,吃穿全是戴国林照顾。2012年的一天,小炎腹痛难忍,戴国林背起他就往诊所跑。半路上,小炎呕吐不止,弄了戴国林一身。到诊所打完针,吃完药,病情缓解后,戴国林又背着小炎回学校。往返几十里的山路,趴在戴老师背上的小炎泪水止不住地流出来,与戴老师衣衫上的汗水交织在一起。在一次作文比赛上,小炎把戴老师背他去打针的事写成了一篇感人的作品《父爱如山》。

  山里孩子的家庭,日子大都过得紧巴巴的。戴国林不仅出力,还经常出资帮助困难的孩子。学生小梅,母亲亡故,父亲外出打工,几年都不回,她与年迈眼瞎的爷爷靠低保生活。戴国林对这个学生疼爱有加,不仅不收生活费,还自己掏钱为她添置了衣服鞋袜。

  一年级学生张奥一的家长,感慨地告诉记者:“戴国林老师资助过的学生,多得数不清,乡亲们是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呀!

   誓言,传递价值取向

  山区教学的经费有限,凡是在柏樟小学念过书的孩子,都得到过戴国林为他们买的书和笔记本;学校里的一些教具、电脑,也是戴国林节衣缩食添置的。

  为了教好每一堂课,他苦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并自制了语文、数学等多科课堂教具,尽量让每一个孩子学好、学扎实。

  寒来暑往,戴国林已进入知天命之年。他播撒的种子,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这18年来,他送走了130多名学生,教出的学生,有30多人考取了大专院校。

  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戴国林这种向上精神的感染下,有10多个他教的学生传承了教师职业,成为教学骨干。学生刘芳,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回到闸口乡中学当教师。她说得好:“戴老师把青春献给了山区的孩子,我现在回乡教书就是要传承老师的精神。

  戴国林的故事,不仅感染着他的学生,而且也感动着一城人。2013年,他以高票当选为感动澧县十大人物,2014年又被评为湖南省第七届运达乡村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