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台湖南戏剧晋京展演两月 被评体现湘人文化与艺术自信

28.09.2016  16:40


舞剧《桃花源记》剧照


湘剧《赵子龙计取桂阳》剧照 夏太鹏 摄

  中新网长沙9月27日电 (记者 邓霞)9月27日,“湘戏晋京”优秀剧目展演总结座谈会在长沙召开。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文雄表示,要以“湘戏晋京”为新的起点,从剧本抓起、从人才抓起、从娃娃抓起、从政策生态抓起,立足传艺、传神、传德,着力出精品、出名家、出流派,使湘戏像湘菜、湘绣、湘瓷等“”字号文化品牌一样“”飘国内外。

   湘戏”首次大规模晋京展演

  7月26日至9月20日,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湘戏晋京”优秀剧目展演在北京成功举行,历时近两个月,展演剧目共12台。此次活动是湖南首次大规模集中进京展现具有鲜明湖湘艺术元素、湖南地方戏曲以及湖南艺术家风采的舞台艺术展演。

  此次展演的湘剧《烧车御史》、舞剧《桃花源记》、音乐剧《天使合唱团》、花鼓戏《我叫马翠花》、汉剧《孟姜女传奇》、京剧《辛追》、花鼓戏《齐白石》、舞剧《凤凰》、巴陵戏《远在江湖》、湘剧《月亮粑粑》、湘剧《田老大》、湘剧《赵子龙计取桂阳》等12台剧目,现实题材多、涵盖剧种广,充分体现了湖湘戏曲艺术地域特点。

  这些剧目经过层层筛选,代表了近三年来湖南舞台艺术的最高水平。其中,《月亮粑粑》、《我叫马翠花》入选2016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项目;另有6台剧目为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著名戏剧评论家黎继德认为,此次展演的12台剧目凸显了湖湘本土文化特色,如《烧车御史》的廉洁精神、《远在江湖》的“心怀天下”、《月亮粑粑》中的对事业的坚守、《孟姜女传奇》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等,都体现出湖南文化的精髓、湖南人的品格。

   外界对湖南戏曲有了新认识

  “过去人们对湖南戏曲的认识,更多的是花鼓戏、湘剧以及《补锅》、《打铜锣》等经典作品。”在湖南省文化厅厅长李晖看来,“湘戏晋京”活动让外界对湖南戏曲有了全新认识。

  据介绍,12台剧目在北京各大剧场共演出17场,场场满座。其中,湘剧《月亮粑粑》、《烧车御史》和舞剧《凤凰》还分别参加全国南方戏曲演出季、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展演期间,湖南省、市、县三级剧团纷纷登场亮相,近1800名专业演职人员参与演出,现场观众达18000多人,网络直播在线观众达到100余万人次。

  不少专家、观众看完后纷纷表示,湖南戏曲好看好听有味道,既保留了原汁原味又体现了时代气息;既有历史题材的经典诠释,又有现实题材的生动体现。

  “我们让外界不仅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花鼓戏、湘剧等主要剧种取得的成果,还让观众感受到汉剧、巴陵戏等小剧种的生机活力。”李晖称,湖南广大文艺工作者也通过“湘戏晋京”得到锻炼,开阔了眼界,特别是《我叫马翠花》、《辛追》等作品大胆起用年轻人担纲主演,推出了一批青年艺术人才。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谢柏樑称,湖南县级剧团让人刮目相看。他表示,此次展演的“打炮戏”和压轴之作分别选用了两个县级剧团的作品——娄底涟源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的《烧车御史》和桂阳县湘剧保护传承中心的《赵子龙计取桂阳》,充分体现了湖南人的文化自信和艺术自信,真可谓是“豹头凤尾”。

   振兴戏剧要有点“本本主义

  “一台戏,有好剧本有名角,便会满堂生辉,喝彩不断。”张文雄称,有戏没戏,关键看本子。振兴戏剧,一定要有点“本本主义”,精益求精抓好剧本创作。

  此次“湘戏晋京”好评如潮,首先在于有好的剧本。花鼓戏《我叫马翠花》讲述了小人物的“闪光品质”,塑造了一个草根英雄的中国梦,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月亮粑粑》剧组多次深入湖南农村、社区学校体验生活,与山区农村学校师生同吃同住,编剧盛和煜更是对剧本反复打磨、数易其稿;《凤凰》剧组主创也多次深入苗乡村寨采风,挖掘民族舞蹈、音乐、习俗等地域性元素。

  好剧本从哪里来?张文雄说,抓剧本不能“望天收”、“靠海捞”,要有的放矢,加强创新策划和规划论证;要把创作扎根在民间,发扬地方戏剧接地气、重生活的传统,观察群众的“柴米油盐”,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倾听群众的“凡人故事”,使鲜活的生活原型演化为动人的艺术形象;要注重锤炼打磨,以“工匠精神”去精雕细琢。

  有了好本子, 还要有“名角”和“才子佳人”。张文雄提出,振兴湖南戏剧事业,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戏剧人才培养机制,既注重打造名家名角又注重培养人才,同时用好剧评这个“啄木鸟”、“磨刀石”,引导人才发展、促进戏剧发展。

  据悉,接下来,湖南省文化厅将扭住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这一中心环节,推出更多有担当、有责任、有温度、有湘味的扛鼎之作,打造新的湖南文艺品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