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长沙或将新增13个足球场 快看看哪些离你家最近

07.09.2016  20:06

          (滨江中学的足球场,已经进入建设尾期,即将投入使用。全新的足球场,将给热爱踢足球的孩子们带来全新的感受。图由通讯员  李玲提供)                 星辰在线9月7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贺亚玲) 未来五年,长沙或将新增13个足球场。快来看看,有哪些是离你家最近的呢?         9月6日,省发改委社会处公布最新消息,“十三五”期间全省拟将新增382个足球场项目、新建县级公共体育场标准田径跑道和足球场项目65个、采用PPP、公建民营等方式建设的全民健身中心项目48个。据悉,所有的项目都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和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经济司《关于请复核“十三五”期间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专项建设规划储备项目方案(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的通知》要求,经市州发改、体育部门复核,相关省直部门审核最终筛查出来的。           这些拟纳入“十三五”储备项目库的全民健身中心项目,目前还处于公示期。省发改委社会处工作人员表示,公示期截止日期为9月12日。在此期间,欢迎社会各界对公示项目的真实性及有无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等情形,以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向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反馈意见。反馈意见传真:0731-89990851,邮箱:[email protected] 。       得知这一消息的孙洪昆很是高兴。作为一名体育迷,他还在为前几天湘涛降级的事情伤心。9月3日,长沙唯一一支足球队湖南湘涛提前五轮从中甲降至中乙联赛。比赛的失利让“足球应该全民化、青训化”的声音再次响起。比赛后第三天,省发改委就发布了消息,孙洪昆认为,全面推广足球场就是打造全民足球的有效途径。“如果足球也能像乒乓球一样,人人都能来两下,那中国足球想不雄起都难。”而对于市民李明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再也不用和朋友到处打听哪个大学的足球场可以踢球了。”     记者仔细翻看了所有项目,发现涉及长沙的足球场项目共13个,其中长沙县就独占五个,分别建设在五个乡镇(街道),而雨花区、天心区、岳麓区、浏阳市、宁乡县也均有建设项目。按照公示的内容,13个足球场总投资为4460万元。     长沙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中央财政预算支持的项目,要在“十三五”期间完成。“长沙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要在全市新建、改建300片足球场,以推动长沙青少年足球发展。”   附: 长沙纳入湖南省“十三五”期间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专项建设规划储备项目的13个足球场名单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平方米)  总投资
1  长沙市长沙县青山铺镇足球场  4125  300
2  长沙市长沙县福临镇田径足球场  9100  300
3  长沙市长沙县湘龙街道足球场  16488  350
4  长沙市长沙县金井镇足球场  7300  300
5  长沙市长沙县黄兴镇足球场  3000  300
6  长沙市浏阳体育中心足球场  7600  750
7  长沙市宁乡县文体中心足球场  800  60
8  长沙市雨花区沙湾公园足球场  7300  600
9  长沙市雨花区雅塘体育公园足球场  7300  500
10  长沙市浏阳河文旅产业带足球场  5000  300
11  长沙市天心区南湖新城足球场  6000  400
12  长沙市岳麓区学士街道足球场  4000  300
13  长沙市王陵公园足球场  5400  300           相关链接:
  长沙体育“十三五”五大目标
  1、群众体育
  人均全民健身专项活动经费达到2元以上
  市级体育协会达到50个以上
  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2万人左右
  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00万以上
  国民体质合格率达85%以上
 2、竞技体育
  确保第13届省运会成绩位居全省第一
  力争在2016年奥运会上有长沙籍运动员参加并取得好成绩,2017年全运会、2018年亚运会上有金牌
  3、青少年体育
  保留2个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新创1个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新建5个市级训练基地,向上级训练部门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60名以上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数量达到100个以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数量达到100所以上
  4、体育产业
  到2020年,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
  创建1家国家级体育文化产业示范园,1家体育企业上市,培育1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建立1个体育产业孵化基地,打造1个体育电商平台         5、体育设施
  实现“城区10分钟”、“农村30分钟”健身圈
  建成长沙市体育馆和长沙市体育训练竞赛管理中心等市级重大项目,每个区县(市)都建有全民健身中心(区域性全民健身中心)
  打造湘江、浏阳河两条体育健身长廊
  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平方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