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与“90后”大学生畅聊发展形势 把握新常态 展望新愿景 彰显新作为
记者:陈怀旭 向熙
今天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来到长沙学院,与“90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以“新常态、新愿景、新作为”为题,为大家作了一堂生动的形势报告。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 易炼红:“新常态”简单说,就是由过去的状态向新的相对稳定的常态转变,是新的阶段、新的方式、新的态势、新的格局。中国经济大家都知道,经过改革开放以后很长时间的高速增长,我们曾经达到百分之十以上。
讲台上的易炼红,如一位循循善诱的师长,抛出问题让学生们思考。从新常态的定义,到它所呈现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等新特点,以及对新常态的深刻内涵,易炼红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他说,新常态具有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其目标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其背后是执政思维理念的重大转变,其核心是资源配置方式的理性回归,新常态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新常态既带来了新挑战,也蕴含着新机遇。”易炼红说,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解决民生问题的两个关键期的新挑战,产能过剩、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但也要看到,新常态更蕴含着新机遇,京津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拓展了巨大发展空间,城镇化将持久地释放动力,大国优势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央大刀阔斧推动全面改革将不断释放利好等等。因此,只要我们顺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按照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就一定能战胜新挑战,科学引领和驾驭新常态,创造更为辉煌的发展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长沙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拥有前所未有的天时、地利与人和。”易炼红说,当前,长沙经济总量跨过了大台阶,城市格局发生了大变化,社会事业实现了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提升。拥有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日益凸显的竞争优势和不断优化的发展环境,长沙顺势而为,对新常态下展示新作为进行了新的谋划和部署,提出了“2017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用五年时间进行探索实践,到2022年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总体目标,重点在创新驱动发展、培育高端产业、建设品质长沙、全面深化改革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实现在新常态下展示新作为,把长沙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示范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样板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庶文明宜居区。
近两个小时的报告会,台下掌声不断,交流踊跃。一位大三的学生向易炼红发问:“作为市委书记,您对长沙加快建设现代化有着怎样的愿景?”
易炼红的回答言简意赅,他认为,长沙的基本现代化应该是经济发达的现代化、文化繁荣的现代化、城乡品质一流的现代化、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和生活美好的现代化。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 易炼红 :长沙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民生幸福的现代化,老百姓的生活要越来越好,要让老百姓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洁净的水,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享受现代文明的便利。
[同期]长沙学院大学生 陈滋鑫:“您对大学生毕业后投身社区工作怎么看?在社区基层如何才能做到和社区群众打成一片?”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 易炼红:首先我很欣赏你,90后大学生能够又这样一种情怀,有着这样‘接地气’的想法,对你未来发展很有好处,老百姓是需要你的。
易炼红说,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心在强化基层、夯实基础。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 易炼红:你要想使自己价值得到最大释放,关键是把自己与社区居民打成一片,真正融入到他们当中,与他们形成共同体,这样你的决策、你的工作、你的相问题办事情,就会更加符合民意、更加贴近民心,更加能够为民解困,求得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拥护。
易炼红说,德和才就是“人”字的一撇一捺,德才兼备,方能顶天立地!他勉励长沙学院全体师生说,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今天大家是长沙发展的见证者,明天或许就是长沙发展的参与者,大家“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定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知识功底、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实干精神,只要坚持勤学、博学、善学,懂得感恩、谦让、宽容、自律、自强,有一股子闯劲、拼劲、韧劲,就必然能够成就事业、实现梦想。
市领导夏建平、何寄华参加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