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吃出三生缘 老红军张生荣70年爱情传奇

28.06.2016  10:59


  星辰在线6月28日讯(长沙晚报记者 黄清辉 彭海英)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走得千难万难,我们70年的感情长征却走得顺顺当当。”98岁的老红军张生荣笑呵呵地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七一”前夕,记者来到湖南省军区东湖离职老干部休养所,采访这位有着 80年党龄的老红军张生荣和老伴赵贺勋,听他们讲述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感人故事。至今,两人已携手走过整整70年,他们的爱情婚姻故事也感动了很多人。

  故事1

  为大渡河十八勇士吹响冲锋号

  1935年5月25日,占领了安顺场的红军先遣队红一师红一团,组织18名勇士强渡大渡河,想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北岸渡口。十八勇士,每人佩一把大刀,背一把冲锋枪、一支短枪,还带了五六个手榴弹。张生荣和全师的号手们站在南岸,一齐吹起冲锋号。“在嘹亮的军号声中,勇士们迎着川军的枪弹炮火,冒死向北岸突击。”张生荣说。

  故事2

  在平型关战役中吹号吓呆日寇

  1937年8月,张生荣所在的红一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开国上将杨成武任独立团团长。张生荣担任团部司号长。

  在平型关战役中,一一五师独立团阻击了敌人援军三天三夜,歼敌300余人,为兄弟部队歼灭平型关日军争取了宝贵时间。“9月23日下午4时,敌我双方对峙在白羊壁、安京一线上。”张生荣说,“杨成武团长等领导研究后,命令我吹起冲锋号。各连队的司号员听到号音后,也一齐吹响了冲锋号。振聋发聩的冲锋号声把敌人搞得云里雾里,以为是大部队来了,根本不敢前进半步。

  故事3

  在白求恩大夫葬礼上吹响哀调

  1938年1月,晋察冀军区成立,张生荣担任一分区司令部司号长兼司号连长。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大夫在医治伤员时因手术感染败血症在河北唐县去世。17日,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和驻地群众为白求恩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上级命令我带着一分区司令部司号连的全体司号员去参加葬礼。在葬礼上,全体司号员吹响了哀调,大家都沉浸在无限的哀思中。”张生荣说。

  

  两人的婚姻

  三天同吃一锅饭,吃出三生的缘分

  “张生荣今年98岁了,比我大4岁。今年我们结婚70周年了。”94岁高龄的赵贺勋坐靠床头,头脑很清晰,声音嘹亮,说话很流利。

  “我们俩相识于1946年。那时,我是河北易县南杜岗村的妇女委员会主任、缝补队队长。由于易县是晋察冀一分区所在地,来来往往的部队很多,老百姓纷纷腾出地儿给战士们吃、住。张生荣被安排在我家吃了三天饭。他人忒老实,三天里没和我说一句话。”说起两人当年的爱情故事,赵贺勋仍然记忆犹新,“可几天后,一个通信主任带了几个兵突然来到我家说媒。他告诉我,你别看张生荣年轻,但他是个老红军,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过很多险恶的战斗,还当过司号连长。听媒人一说,我那位当家的嫂子很满意。经过他们里里外外做工作,我认真考虑之后,最终同意了。

  “她愿意我就愿意。”张生荣不无得意地说,全然忘记了当年是自己先找人去说媒的。其天真之态,有如一个调皮的孩子。

  “首长们很喜欢张生荣,都亲昵地叫他‘小孩子’。我们的婚礼就是首长杨成武的爱人赵志珍亲手操办的。”赵贺勋说,1946年4月,在赵志珍的张罗下,部队为他们特批了6角钱(这相当于当时张生荣一个月的军饷),办了几桌饭菜请大家吃,这就表示他们正式结婚了。

  赵贺勋的选择

  为照顾丈夫和家庭,放弃学习提干机会

  “不当指导员去当副排长。”赵贺勋说张生荣“太傻”,但她就是喜欢他的“”。在她看来,正是这种“”,让他们有缘共享70年的爱情婚姻,有命携手度过百年美好人生。

  “那你当时喜欢他什么?”“因为他是红军。”赵贺勋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

  赵贺勋生长在狼牙山下,对日寇烧杀抢掠深恶痛绝,对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耳熟能详,对红军、八路军心怀敬仰之情。张生荣的英勇故事深深地感染着赵贺勋,她决定嫁给他,跟随他,陪伴他一生一世。

  婚后,赵贺勋放弃了在抗日剧团的演出,放弃了村妇女委员会主任和缝补队队长的工作,随他去部队参军当了一名收发员。“从解放战争起,我一路跟随他,先后在察哈尔军区、四野补训师、湖南军区等地和单位工作。1955年,我就复员回家照顾他和家庭……”赵贺勋说,婚后因为要照顾家庭、支持丈夫的工作,她甚至放弃了学习提干的机会。她说,自己有过遗憾但不后悔,因为为丈夫这样的人牺牲值得。

  两人的爱情

  “我是你的眼,你是我的耳

  离休后的张生荣,有时会应邀到工厂、学校、机关作报告,讲长征精神,讲革命传统,讲白求恩大夫的事迹。

  每当这个时候,赵贺勋就随丈夫前往,她当听众,更要当他的陪护。她说她不放心,张生荣在战争中受过伤,右手残废,右腿还留着弹片。20多年前,张生荣右耳也完全丧失了听力,和他说话时必须附着他的左耳,他才能听见。如此,要保证他像常人一样正常交流,就更加离不开赵贺勋了。

  在张生荣心中,老伴赵贺勋“老实忠厚,性格又好”。家里的保姆说,爷爷(张生荣)常念叨,说:“奶奶(赵贺勋)好,和我艰苦奋斗几十年,没有她是不行的。

  在儿女的眼里,父母两人谁离开谁都不行,“他们一直形影不离,父亲生病,母亲会很贴心地照顾;母亲病了,父亲去医院看望,一会儿摸摸她的头,一会儿把把她的脉。望着他满是关切的眼神,母亲就会像孩子一样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

  6年前,赵贺勋的双眼几乎看不见了,张生荣就当她的眼睛,连散步也会搀扶着她一起走。现在,两位年近百岁的老人,一位耳朵听不见,眼睛却连小5号字都看得清楚;一位眼睛看不见,耳朵却好得出奇。他们常笑着互相打趣:“我是你的眼,你是我的耳,这辈子都分不开了。

  张生荣的故事

  参加过长征,是有名的“红小鬼

  张生荣出生在江西于都县,父亲是一名地下党员,是村苏维埃主席。张生荣9岁就参加了村里的儿童团。12岁时,张生荣报名参军,成为了一名勤务兵。15岁,他就跟随中央红军长征,从司号员一直干到司号连长,是红一军有名的“红小鬼”。

  日寇侵我河山,杀我同胞。张生荣义愤填膺,他开始不满足于只为杀寇吹吹号,他要真枪真刀打日本鬼子。1942年6月,张生荣被派往晋察冀边区抗大二分校学习了一年的军事。次年4月,组织上准备安排他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政治部任指导员,与他谈话时,他说要上战场打仗、杀鬼子。

  可当时因为种种原因,要打仗就只能被安排当副排长。张生荣说无所谓,只要能跟鬼子真刀真枪干。于是,司号连长变成了晋察冀一分区20团3连1排的副排长,张生荣从连级直降到副排长。

  此后,张生荣参加了无数次战斗,一生战功无数,先后获得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