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全市之力决胜脱贫攻坚

13.03.2016  12:17

华声在线-湖南日报3月12日讯(记者 廖声田 通讯员 欧小芳 刘跃进)春天的张家界,阳光明媚,山花烂漫。连日来,在桑植县利福塔镇的各村寨,随处可见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摸清贫困人口的教育、医疗和住房状况,对症下药,确保实现真正脱贫。

十二五”以来,张家界共减少贫困人口22.56万人,探索出易地搬迁、“四基工程”、旅游扶贫等精准扶贫新路子。然而,受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制约,目前仍有426个贫困村和19.6万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13.4%。

倒排工期,台账管理,挂图作战,聚焦发力。”面对难啃的硬骨头,3月上旬,张家界对脱贫攻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市委书记杨光荣号召,实施“133”行动,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构建大扶贫格局,确保决战决胜。

133”行动即1个总纲领、3个路线图、3张任务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是行动总纲。2019年前,张家界的4个区县、416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三项摘帽”。明确主攻方向,制订3个路线图。即: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基本生活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的“五基工程”行动;开展助学、医疗、安居的“阳光三保障工程”行动;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推广“旅游精准扶贫”行动。绘制下发区县“三项摘帽”、市直部门“五基工程”、市领导联村3张任务分解表,把握时间节点,确保精准到位。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吹响,张家界人再踏新征程。永定区654名群众工作指导员沉下去,背着饭盒和铺盖,带着责任和干劲,誓让贫困村变个样;武陵源区将脱贫攻坚细化成“十项行动”,精确瞄准贫困对象;慈利县出台考核细则,对完不成脱贫任务的责任人严肃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