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洞引力波】文化学者张建永:走心的文化才有巨大引力

19.02.2016  13:06

(张建永教授接受星辰在线专访。图为视频截图。)

(在十八洞村的黄昏,张建永教授在夕阳下接受记者专访。)

  星辰在线2月18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王希文) 2月15日至2月17日,长沙市民李奕霞带着家人一起到十八洞村“寻亲”的故事,温暖了相隔千里的城市和村庄。星辰在线“十八洞引力波”特别报道组随李奕霞家人来到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寻找被总书记亲切称为“大姐”的石拔山老人,探秘古老苗寨的传奇魅力。

  文化的血脉,从几千年前就开始流淌,在这片土地上滋养生息,孕育了苗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千百年来,十八洞村“过苗年”、“赶秋节”、“山歌传情”,较完整地保存了苗族独特的历史文化;苗绣、蜡染、花带、古花蚕丝织布、苗家建筑等文化产品,更是让人不得不感叹苗家的心灵手巧。

  苗族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怎样的历史阶段?今后如何传承?精准扶贫应当怎样注重文化传承?为此,记者专访了吉首大学原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正校级督导,著名文化学者,张家界《魅力湘西》总策划,乡村旅游经济倡导者张建永教授。张教授眼中,“走心的文化,才有巨大的引力。”

  文化的独特性体现价值 文化发展要有自信

  “你们现在走在这青山绿水间,觉得这里风景很美,但是,这在农业产业时代,说白了就是穷山恶水。”一见面,张建永教授便一语中的,“这里的历史文化之所以几千年来保存还比较完好,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闭塞。”

  张建永认为,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地方正在逐渐消失自己的传统,“文化与工业产品不一样,工业要标准化,文化要的是独特化,世界各不相同才能绚烂多彩。”

  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广受关注。张建永认为,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文化自信。“这一点我们真的应该要学习一下日本,他们把自己的传统文化看得很重,穿上传统的服饰、学习传统的礼仪,在他们眼里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而在我们很多人的眼中,传统文化已经变味了。”

  苗族文化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 文化旅游要走心

  具体到十八洞村的文化现象,张建永说,不止这一个村,在整个湘西,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他认为,“苗族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从蚩尤开始,苗族人民就在不断迁徙,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错过了发展文字的黄金时期。”

  张建永认为,没有文字的表达,苗族人民便将情感寄托在了服饰、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上。“所以,从旅游的角度来说,文化旅游绝不是走走路看看景这么简单,它是一种走心的旅游,在本土文化魅力的熏陶下,感受历史的脉动。”

  在本次“寻亲之旅”,星辰在线特地选送了30多幅记录长沙的都市手机摄影作品,试图在深山里激荡起都市文化的波动。并组织拍客将山乡美景记录下来,未来在长沙展出。

  张建永对这一举措给予高度评价。“这次文化活动,通过城乡文化、经济的差异化,形成视觉落差,制造冲击力,构成城乡互动,让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温暖城乡两极人们的心灵。这比那些匆匆忙忙来十八洞村赶个闹热,看个新鲜,追个时髦要有价值多了。”

   乡村游 催生“十八洞热” 文化传承迎来新机遇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千里万里之外的苗寨,定下了“精准扶贫”的方针。近年来,十八洞村也大力发展乡村游,前来观赏的游客每天不下千人。

  农民不富、农村不美、农业不强,中国就不富不美不强,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十八洞村旅游,不是寻找领导人的足迹,而是把脉政策轨迹。”张建永认为,“十八洞村作为精准扶贫的策源地,具象到现在的乡村游,是意义非凡的。”精准扶贫注重产业发展,乡村游应运而生,由此为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别人到你这里来,得看得到东西,文化要走心,游客才能看到他们想要的味道。”张建永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除了自身自觉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也必不可少,“建立一批非物质文化传习所,认定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让更多人关注、支持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行列。”

  短暂的三天,寻亲之旅以李奕霞家人与石拔山大姐最终相见而圆满完成,三年前,石拔山大姐远赴长沙体验都市生活,李奕霞邀请大姐做客家中,并定下三年之约。这三年,山乡巨变带来的红利,为苗寨百姓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也为文化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寻亲,寻的不仅仅是“大姐”,更是回归传统之根的“乡愁”,是心心相印的文化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