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区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未来五年GDP年均增长10%

12.01.2016  23:43

  ( 1月12日下午,长沙市开福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正式开始。)

  (中共开福区委副书记、开福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沈裕谋作《政府工作报告》。)

  (人大代表在认真审阅《政府工作报告》,他们的建议将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未来五年,开福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定为10%,更体现出科学发展的内涵。)

(会后,人大代表们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合影留念。星辰全媒体记者  王希文/摄)

   星辰在线1月12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王希文  实习生  向宏鑫) 1月12日下午,长沙市开福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开福区人民政府区长沈裕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该区“十三五”的规划时透露,未来五年开福区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大关。”

  2015年位列全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第37位

  开福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开福区综合实力增长、产业支撑增强的重要时期,也是城区品质提升、民生民利改善的关键时期。2015年,开福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5亿元,年均增长1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2010年增长73.8%,地方财政总收入120亿元,年均增长23.2%,为2010年的近3倍,超过省内5个地级市。

  五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93亿元,年均增长20.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3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1亿元。2015年,开福区位列全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第37位,投资潜力百强第18位,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第16位。

  2015年,开福区服务业增加值达57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8.2%,全区三次产业比由2010年的1:25.2:73.8调整为2015年的0.3:21.5:78.2。但就金融产业来说,金融商务区集聚全国性或省级金融保险总部机构42家,各类金融分支机构和新型金融机构200余家;2015年,金融业税收占税收收入比重达30%。有力印证了开福区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取得的显著成效。

  “坚持两型发展,城区品质着力提升;推进民生事业,发展成果惠及民众;转变作风和职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在当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区长沈裕谋全面总结了五年来,开福区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充分体会到,必须改革创新增动力,必须‘两化并举’抓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促和谐,必须奋发作为勇担当。”

  所谓“两化并举”,就是坚持城市化与产业化并重。以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城市科学发展,“实现了将城市建设好,把‘塘’做大;将城市管理好,把‘水’治好;将城市产业涵养好,把‘鱼’养大养多。”

  放眼“十三五”:让开福民众更有尊严、更加体面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沈裕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6年,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1%左右。”重点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品质提升、民生改善、政府自身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十三五”期间,开福区将着力强化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重点推进经济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努力把开福建设成为创新创业活力区、现代产业聚集区、对外开放引领区、城市品质样板区、文明幸福宜居区。”

  如何达到上述目标?沈裕谋在《报告》中谈到了今后五年的政府工作重点。其一是主攻“两化融合”,即城市化与产业化融合,产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我们将加快‘智慧开福’建设,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城市公共区域WiFi全覆盖,构建区域一体的宽带网络。扶持发展互联网软件及技术服务、大数据处理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智能硬件、云制造等新业态。”

  其二是构建“一带一廊”。建设湘江产城融合带,“增强临江20平方公里带状区域的要素集聚能力,推进沿江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沈裕谋提到。打造北城开放型经济走廊,“发挥金霞经开区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多式联运的交通优势、物畅全球的产业优势,在长沙打造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中担纲发力。”

  第三是“提质金融商务区、做强金霞经开区、建好金鹰文化城”,打造“三金”名片。最终,实现“三个升级”,即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打造城市品质升级版、打造民生事业升级版。“让工作和生活在开福的民众更有尊严、更加体面。”

  据了解,1月11日下午,政协长沙市开福区第四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也已经开幕,从1月11日开始至1月13日,开福区辖区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将围绕开福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开福区今后各方面发展建真言、谋实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