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组织专家学者开展非遗特色基地建设考察论证活动 打造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沙模式

21.06.2016  09:37
                                  记者 陈澳儿 郭鹏飞

    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代表着这个城市悠久历史文化的“”与“”。保护和传承好文化遗产,就是守护城市过去的辉煌、现在的资源、未来的希望。今天,市政协组织长沙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动委员会专家学者以及市职相关部门负责人,就雨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基地建设开展考察论证活动。

    雨花区政府致力于以“一点两线”方式,规划非遗馆+周边辐射200-300米核心区,打造“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艺术街区”,计划搭建1万平米的“雨花非遗民俗艺术街区”博物馆,建立非遗演绎区、舞台区、演绎展示区、夜市和庙会以及停车场等,并进行外墙、馆外形象及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让市民可以“吃非遗”、“玩非遗”、“学非遗”、“买非遗”以及进行“非遗DIY亲子体验”等活动。座谈会上,专家们就非遗特色基地的规划方案、建设理念、财政经费以及关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市政协主席范小新指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贯穿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围绕建设“能量更大、实力更强、城乡更美、民生更爽”的长沙,做了大量的工作,打造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品牌,城市品位得到明显提升。他表示,将认真研究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加以吸收,着力推进雨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基地建设工作,打造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沙模式”,集中展示湘湖文化遗产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使之成为长沙新的文化地标。他要求各级政府及文化部门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制定长远规划,明确责任,加强法规宣传,提高依法保护的执行力,从而形成广泛共识,确保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更大的实效。市政协副主席石长松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