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而努力奋斗

02.12.2016  18:38

  (2016年11月15日)

  杜家毫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启实现基本现代化新征程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着力建设经济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开放强省,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而努力奋斗。

  此时此刻,我们感慨万千。湖南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土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湘籍共产党人,毅然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历届湖南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接力探索、接续奋斗,取得了湖南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第十一届省委任期至二〇二一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站在这个重要历史关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近在眼前,召唤我们满怀信心、奋力冲刺;实现基本现代化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指引我们开拓创新、砥砺前行。让我们接好历史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奋力开创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光辉未来,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丰硕成果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视察和参加全国“两会”湖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战略机遇,战胜各种挑战,大力推进“三量齐升”“四化两型”“五化同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全力稳增长、促转型,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接近3万亿元,位居全国第9位。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农业现代化建设三个“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服务业加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创新发展亮点纷呈,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超级计算机、超级杂交水稻、磁浮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新经济新动能加快培育。城镇化率突破50%,城乡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全省四大板块实现国家战略全覆盖,启动实施“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湖南湘江新区,区域协调发展、错位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四张网”建设成效显著,长沙地铁、磁浮快线顺利运行,高铁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前列,区域交通枢纽基本形成。

  我们积极破难题、激活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财税、金融、投融资、农林水、国资国企、商事制度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全面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司法体制改革深入实施。文化、科技、卫生、教育等社会领域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制度管党治党水平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融入国家“三大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新进展。

  我们坚持施法治、促民主,政治文明稳步提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立法、监督等工作不断加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严肃查处衡阳破坏选举案,维护了党纪国法的尊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民族、宗教、港澳、对台、侨务等工作不断加强,“同心工程”深入实施,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壮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发挥更好作用。基层民主稳步发展,群众自治机制不断完善。法治湖南建设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加快建设,执法司法公信力明显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普遍提高。

  我们着力固根本、树形象,文化建设步伐加快。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新闻出版广电文艺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崀山、老司城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遗成功。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转型提质,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提升,“文化湘军”实力在全国领先。文化外宣活动精彩纷呈,湖南故事、湖南声音名扬海外。

  我们扎实办实事、惠民生,人民福祉显著改善。坚持分类指导建小康,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大幅提升。民生投入持续加大,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54万亿元。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61万。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均分别达到28838元、10993元。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深入实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两房两棚”建设有力推进,解决了1000万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生育政策调整平稳有序,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加强,平安湖南建设深入推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我们突出抓治理、建两型,生态建设卓有成效。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积极推进,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入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长株潭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取得成效,加快推进“一湖四水”综合治理,圆满完成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三湘大地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

  我们从严抓作风、管队伍,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落实管党治党“两个责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抓好中央巡视和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坚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得到改善。突出思想建党,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补钙”“壮骨”“铸魂”效果显现。坚持好干部标准,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和“三超两乱”,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效发挥。以钉钉子精神反“四风”、改作风,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九项规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风政风持续好转。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发挥巡视“利剑”作用,严肃查处了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深刻汲取衡阳破坏选举案反面教训,精心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市县乡党委换届实现了风清气正。加强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坚持落实党管武装原则,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国防动员与后备力量建设、国防教育、双拥共建扎实推进,全民国防意识和国防动员能力增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驻湘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积极贡献。

  五年的历程极不平凡,五年的成就鼓舞人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各方面共同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湖南省第十届委员会,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向始终关心支持全省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同我们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为我省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民解放军驻湘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向中央驻湘单位和中央企业,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湖南现代化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做好湖南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走出一条符合湖南实际的发展路子;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一以贯之抓改革、促开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些成功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只要坚持好、继承好、发扬好,我们就能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推动新发展,取得新成就。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改革攻坚和法治建设还需下更大功夫;生态建设任重道远,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党的建设有待继续加强,腐败问题依然存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尚需不懈努力,有的干部开放意识不够,进取精神不强,推动落实不力,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有效解决,坚决清除改革发展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和藩篱。

   二、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奋力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今后五年,是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实现基本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发展动能转换、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是重塑经济空间、厚植发展优势、奋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的关键时期。综观国内外形势,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蕴含着历史性机遇;我国发展面临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双重压力,但物质基础雄厚、市场空间广阔、制度优势明显,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我省发展道路上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但“一带一部”区位优势独特,物质技术条件良好,干事创业氛围浓厚,发展潜能十分巨大。机遇不会等待我们,挑战也不会自动消失。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把机遇转变为发展红利,把挑战转化为前进动力,奋力推进湖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

  宏伟的事业需要美好的愿景凝聚人心。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是三湘儿女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愿景。实现这个愿景,就是要推动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推动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从人才大省向科教强省转变;推动文化发展显著进步,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推动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实现从绿色大省向生态强省转变;推动开放程度显著提高,实现从内陆大省向开放强省转变。具体到未来五年,富饶,就是要坚持发展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0000美元以上,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美丽,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使三湘大地山清水秀、天朗地净,家园更美好;幸福,就是要坚持民生为本,让全省人民生活更舒心,工作更称心,办事更顺心,全社会更有爱心。

  宏伟的事业需要精准的定位指引方向。实现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愿景,需要把湖南放到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去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视察时,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科学阐述了湖南“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为湖南发展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紧紧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空间梯度开发、开放梯度推进和国家实施“三大战略”等重大机遇,发挥“过渡带”优势集聚资源要素,发挥“结合部”优势扩大对外开放,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宏伟的事业需要科学的战略牵引前进。落实“一带一部”区域定位,必须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当今时代,既是创新的时代,又是开放的时代。创新是湖南发展的最大希望,开放是湖南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全面创新、深度开放,才能在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度发展中、在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协同发展中分享经验、聚集要素、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是把“一带一部”区域定位落到实处的必然要求,是湖南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出路所在,要让创新、开放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驱动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发展愿景加快实现。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核心内涵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全面创新;以融入“一带一路”为切入点,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并重、引资引技引智与优化发展环境并重的深度开放;基本要求是以培育创新精神、开放意识为先导,以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开放水平为重点,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开放活力;关键举措是依靠创新、开放汇聚生产要素、培育发展新动力,发展高端产业、增创发展新优势,打造新增长点、拓展发展新空间;根本目的是做大总量、做强存量、做优增量,推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更可持续。

  宏伟的事业需要有力的抓手推动落实。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落实到工作层面就是要突出“三个着力”“四大体系”“五大基地”这个抓手。“三个着力”,即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提出的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四大体系”,即加快构建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形成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治理更加科学、创新效率大幅提高、科技文化与经济发展高度融合的创新新格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新格局;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形成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以市州中心城市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城镇新格局;加快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形成省内省外通道联通、区域城乡覆盖广泛、枢纽节点功能完善、运输服务一体高效、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新格局。“五大基地”,即着力打造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基地、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以影视出版为重点的文化创意基地、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

  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扬湖南人民“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湖南这片土地从不甘于平庸,湖南这方人民从不惧怕困难。“心忧天下”是湖南人民的情怀,“敢为人先”是湖南人民的胆识,“经世致用”是湖南人民的智慧,“坚韧不拔”是湖南人民的意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新的宏伟事业,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智慧和力量集中到经济建设主战场、改革开放主战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主战场,就一定能够把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推向辉煌!

   三、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推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迈向基本现代化。

  (一)坚持创新引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努力建设经济强省和科教强省。

  1.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依托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园区,集聚创新资源,强化创新协同,努力建成区域创新高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建设主战场,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在生命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实现突破。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建成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材料等国家级创新中心,建立多层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更多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打造产学研用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无缝对接。推进高精尖人才培养引进工程,加快培养引进科技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弘扬创新文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2.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提升现代产业体系。贯彻“中国制造2025”战略,促进“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跨越,着力打造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计划,促进磁浮技术、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产业化发展,统筹抓好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大数据、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有色、石化、冶金、建材、汽车、食品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金融、信息、物流、会展、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健康、教育、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建设全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坚持质量兴省,弘扬企业家和工匠精神,全面提升质量发展水平。

  3.建设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是湖南的优势,是全面小康的基础。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建设三个“百千万”工程,加快形成组织形态优化、技术装备先进、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突出稳定粮食产能,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发展新型农业业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强化现代农业支撑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发展精细农业,推进农业信息化,推广多样化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培育打响“”字号农副产品品牌。

  4.推进长株潭一体化,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大力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增强长沙引领、辐射和服务功能,加快三市基础设施对接、产业互补发展、环境协同治理、公共服务融合,形成整体优势。支持长沙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着力建设好湖南湘江新区。做大做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增强资源集聚度和辐射带动力。加快县城和中心镇提质扩容,促进有条件的县城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融合发展,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有历史记忆、地域风貌、文化魅力、民族特点、产业优势的湖湘精品特色村镇。深入实施“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区域发展战略,以长株潭为核心,以岳阳、郴州、怀化为增长极,以京广经济带、环洞庭湖经济带、沪昆高铁经济带、张吉怀生态旅游经济带为重点,以国家级园区等各类特色园区为依托,形成核心引领、板块联动、极带互动、多点支撑的竞相发展新格局。

  5.建设全域旅游基地,打造国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湖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发展旅游产业前景广阔。创新全域旅游模式,打造旅游万亿产业。优化旅游功能区布局,形成以长沙为中心、张家界为龙头、县域为基础、景区景点为支撑、旅游功能区为载体、旅游走廊为纽带的全域旅游格局。发挥韶山等5A级景区带动作用,培育一批国内外著名景区景点和精品线路。完善服务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全力塑造“锦绣潇湘”旅游品牌。

  6.优化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扩大交通、水利、能源和信息领域投资,加快构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交通格局和空间结构,构建全省2小时高铁经济圈,完善“七纵七横”高速公路网,推进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提高现代化内河水运能力,形成中部地区航空枢纽。加强城市防洪防涝、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清洁饮用水源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和节水高效的供水保障体系。加强能源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气化湖南”,大力发展清洁新能源,构建供给足、结构优、效率高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高网络覆盖能力、惠民普及规模和信息应用水平,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信息网络体系。

  (二)坚持开放崛起,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

  开放是实现崛起的必由之路。树立世界眼光,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开放强省,努力实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

  1.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深入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优势产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 促进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多层次协作,加快融入沿江产业发展链。全面落实中部崛起战略,深化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区域合作,主动争取产业辐射和联合,加强与中西部省份合作,深化与港澳台侨相关领域和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

  2.提升开放发展新水平。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推进有质量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积极推动“湘品出境”,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不断做大外贸总量,提升外贸依存度和贡献率。支持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组建产业联盟抱团出海。积极推动“万商入湘”,着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重点引进产业集群、总部经济、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结算中心,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效益。

  3.营造开放发展新环境。环境是开放发展的第一竞争力。构建快捷开放通道,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快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快进快出、大进大出能力。优化开放平台,大力推进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积极争创自由贸易区。培育开放发展新理念,坚持主动开放、双向开放、公平开放、全面开放和共赢开放,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服务开放的主动性,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开放的积极性,全面提升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法治环境,切实保护各类投资者合法权益,提供便利化服务。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建立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的服务体系。

  (三)打造文化创意基地,推动文化创新繁荣

  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依托湖南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的优势,打响湖湘文化品牌,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提升文化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1.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各类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把握新闻舆论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适应舆论传播新趋势新特点,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以报业、广电、出版等为重点,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大力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净化网络环境,清朗网络空间。

  2.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深入开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优秀湖湘文化,凝聚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深入开展学雷锋、学先烈、学先进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育传承良好家风家教、校风校训、企业精神和乡贤文化,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3.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文化名家工程,推出更多有湘味的精品力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湖南新型智库建设。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实力,重点发展影视传媒、新闻出版、动漫游戏、演艺娱乐等优势文化产业,推动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传播湖南声音,扩大湖南影响。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湖南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续。要发挥湖南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生态强省。

  1.深化两型社会建设。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全面完成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第三阶段改革建设任务,在全省全面建设两型社会,努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坚持生态优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健全完善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推动绿色生产,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以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为突破口,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湖有机结合起来,“四水”协同,“江湖”联动,筑牢“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屏障。创新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模式。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省覆盖,建设美丽乡村。

  3.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引导机制和政策体系,引导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节约、绿色、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加快碳交易市场和低碳技术交易平台建设,推广新能源发电、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大气污染防治等清洁低碳技术,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行能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

  (五)努力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幸福生活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倡导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理念,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四跟四走”产业扶贫为重点,以超常规举措攻克脱贫难关。完善和落实扶贫政策,加大扶贫投入,强化金融支撑。大力激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健全贫困人口进退机制,加大督查巡查考核力度,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决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

  2.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就业创业并举,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有利于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抓好重点人群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健全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援助,推行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让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3.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完善工资水平决定、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社会的稳定器。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健全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鼓励发展商业保险。健全符合实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制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特殊困难群体帮扶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给留守儿童美好的明天,给孤寡老人幸福的晚年,让全省父老乡亲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

  5.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学前教育水平,统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推进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强化重大疾病疫情防控,奋力推进健康湖南建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矢志不渝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进入集中攻坚期,必须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在系统推进、专题攻坚、探索突破上持续发力。

  (一)推进系统改革,强化基础支撑。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围绕经济结构的制度性问题推进改革,着力形成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培育经济增长新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推动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加快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确立科学的价格机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深化农村改革,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村产权制度,健全支持保护农业的制度。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充分运用网络、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创新管理方式,提高政府效能。深入推进文化、生态、司法、社会、群团组织、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重点改革,注重改革系统集成,形成配套制度体系,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聚焦专题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精心组织实施一批专题性改革。合理划分省与市县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一般性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探索建立省直管县管理体制,扩大经济发达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壮大经济强县方阵。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健全产权保护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促进公平竞争和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激发非公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改革境内外投资管理体制,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创新融资模式和融资渠道,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做优做强,有效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

  (三)探索试点改革,塑造体制优势。认真抓好中央部署、省委确定的重大改革试点,使之符合中央精神、形成湖南特色。依托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湖南湘江新区等国家战略平台,用好先行先试权,打好改革“组合拳”。激励基层开展原创性改革试点,争取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取得一批群众认可度高、示范带动性强的改革经验和试点成果,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五、坚持发展民主法治,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省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发展最广泛的人民民主,深入推进法治建设,让民主法治的阳光普照三湘大地。

  (一)积极发展人民民主,提高民主政治发展水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支持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党对人大换届选举的领导,完善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支持政协开展民主监督。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做好宗教、侨务、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工作,实施统一战线“凝心聚力‘十三五’行动”,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画大画美同心圆。完善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不断提高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水平。坚持党对群团工作的统一领导,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建功立业。

  (二)深入推进法治建设,提高依法治理工作水平。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保障宪法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推动全省各项事业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打造法治湖南建设“升级版”。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加强立法能力建设,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建成法治政府。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推进严格司法,严格执行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的相关规定,有效保障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深入开展法治创建活动,全面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强化全民法治信仰,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

  (三)完善权力运行机制,提高权力制约监督水平。推进权力运行法治化、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完善党委决策机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决策作用,实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坚持把党内监督同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同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协调起来,形成监督合力。强化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等领域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流程,扎紧织密制度笼子。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实行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确保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四)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平安湖南建设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构建部门分工履职、全民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工作,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行网格化治理,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南。坚持安全发展,落实安全责任,着力加强食品药品、道路交通、矿山、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监管,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面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使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管理服务工作,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全面加强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社会规范作用,增强村(社区)服务功能,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六、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核心地位,自觉担当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把严的要求贯彻到管党治党全过程、落实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做到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

  (一)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贯穿始终,着力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入推进党性教育,持续抓好党内集中教育,深入开展党章党规、党史党风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切实增强党章意识、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经济、科技、政治、历史、法律和社会管理等各种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带动全省各级党组织大兴学习之风。

  (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严起。把严肃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摆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开展经常性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强化党内监督,增强责任意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加强经常性党性教育、管理、监督,不断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和效果。

  (三)把握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选准用好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按照好干部标准识别、使用、管理干部。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标准、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规范程序,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重用扎根基层、开拓创新、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注重专业、知识结构的合理搭配,坚持老中青梯次配备,通盘考虑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与其他干部的选拔使用,注重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切实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完善干部考评方式,强化审核措施,坚决防止“带病提拔”。积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建立从严整治为官不为、弄虚作假、急功近利等行为的惩戒机制,坚决把不称职、不适宜、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调整下来。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重视和关心老干部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广开纳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四)着力抓常抓长,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推进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实现干部作风持续好转。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九项规定,紧盯作风问题的新动向、新变异,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和勤俭节约之风,继续抓好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整改,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检验作风建设的新成效。

  (五)强化规范提高,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统筹抓好农村、社区、机关、国企、高校等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深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扩大“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加大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力度。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精细化,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加强和改进发展党员工作。真诚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为他们创造良好工作和成长条件,保障合理待遇,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六)深化标本兼治,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注重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把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纳入法治化、常态化、制度化轨道,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把反腐倡廉引向深入。坚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腐败问题零容忍,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坚持既打“老虎”又拍“苍蝇”,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深化政治巡视,完善巡视巡察监督格局,实现巡视全覆盖,发挥好全面从严治党利器作用。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易发多发腐败问题的防控力度。深入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教育,加强反腐败舆论引导,形成崇廉尚俭、惩恶扬善的社会环境,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驻湘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是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重要力量。落实党管武装要求,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推进,发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光荣传统,拥护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开创军政军民团结新局面。

  同志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那个激情燃烧的烽火岁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已经铸就了经典式的红色传奇;在这个风生水起的火热时代,充满朝气的新一代湖南共产党人正在描绘着史诗般的壮丽画卷。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即将到来的神圣时刻,我们心潮澎湃,一百年充满艰辛、一百年创造辉煌、一百年举世无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伟大长征征途上,我们要传承好共产党人的光荣与梦想,永怀赤子之心,永葆奋斗激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爱民的情怀,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五化同步”: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2.三个“百千万”工程:“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和“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

  3.“135”工程:立足现有省级以上园区,重点扶持100个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创新创业园区,新建3000万平方米以上统一规划、功能配套的标准厂房。引进5000家以上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创新创业企业。

  4.“三大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

  5.“同心工程”: 着眼对接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以“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为引领,以民主党派、无党派、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统战成员和统战组织为参与主体,通过广泛开展“四同创建”(创建同心园区、同心项目、同心社区、同心乡村)活动,促进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凝心聚力工程。

  6.“两房两棚”:公租房(含廉租房)、农村危房改造和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7.“一号重点工程”:将湘江保护和治理作为“一号重点工程”,从2013年起连续实施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实现湘江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以上。

  8. “一带一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

  9.“七纵七横”:七纵,即武汉至深圳、北京至港澳、许昌至广州、华容至常宁、二连浩特至广州、呼和浩特至北海、龙山至通道;七横,即杭州至瑞丽、浏阳至花垣、平江至安化、浏阳至芷江、上海至昆明、泉州至南宁、厦门至成都。

  10.“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四个切实,即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五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11.“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

  12.“四跟四走”: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

  13.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14.“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15.“三权分置”: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16.“三个区分开来”: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

  17.“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是第一种形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是第二种形态;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是第三种形态;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是第四种形态。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
“大数据赋能”破解审计难题
     常德市审计局以“科技强审”为抓手,审计厅
谢军到湘潭大学审计现场调研指导工作
     为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主题教育的部署,审计厅
李绍辉深入芷江县审计局开展调查研究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开展主题教育和调审计厅
谢军到湘煤集团审计现场调研并上党课
     为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审计厅
直击审计一线:湖南审计助力乡村建设
     编者按:夏日炎炎,骄阳似火。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