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是大产业、大红利,也是大变革、大机遇——2016年湖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论坛现场侧记

29.08.2016  11:04

比如说北京天宫院是在远离城市一二十公里地方修建的巨大社区。整个社区有几十万人,但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没有跟上。住在这个社区的人就是晚上回去睡觉,白天出来上班。就是类似这样的一种规律的人类活动,上下班时间形成了交通问题,下雨时会导致严重的城市内涝。而依靠空间的地理信息,依靠建成相应的感知体系和智能预测体系是完全可以提前预知和防范这些城市问题的。”这是2016年湖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论坛的现场。来自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相关专家学者在这里畅谈大数据故事,妙趣横生说解地理空间,让呆板的数据变成了跳动的粒子。

此次论坛由中南大学、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湖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举办,以“地理空间大数据应用发展”为主题,同时下设卫星遥感与导航定位大数据服务、地理信息大数据建设与社会共享服务、测绘与地理信息软件(装备)应用3个分论坛。

 

图:论坛现场

被玩坏了的大数据

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它电子媒介的出现,各种现代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地球越来越小,成了一个“”。主论坛上,北京大学邬伦教授提到,只要存在移动互联网、移动通讯、视频监控等就能够汇集出一个地理空间大数据。因此“大数据”顿时成为一个高频时髦词。

其实“大数据”这个词最早不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专业人士提出来的,而是那些从事工商、经济、社会方面的权威专家提出来的,因为这些方面长期以来就缺乏数据。而对于地理大数据的理解可谓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邬伦教授认为地理空间的大数据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地理空间大数据是信息循环利用,可以用“跨界”来形容。例如你在网上订票,付款之后就可以取走车票了,留下的数据对你来说就失去了价值。但如果你把这些订票数据收集起来分析预测,你就可以知道下次订票提前多少天最合适的。而广义的地理空间大数据需要把各种数据汇集在一起,并且综合应用,有一个比较相配的词叫“混搭”。例如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以及地理国情大普查等。

邬伦教授提到,如今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大数据”的使用有点过于泛滥和赶时髦,例如类似“遥感大数据”这种提法,邬伦教授觉得不是很合适。遥感大数据的提法不是不好,而是具体在一些案例里面,只是前面加了大数据,可是具体做的工作数据还是原来那些卫星影象之类的,处理方法还是分类等等的,跟我们理解的遥感数据处理没有不同,只是做大了而已,这种方式不大可取,有点像“伪娘”的感觉。

 

图:主论坛嘉宾作现场报告

11天大于一百年

这是中国科学院梁兴东在作“微波三维成像与测绘技术”报告提到的一句话。也许你会百思不得其解,“11天”怎么会大于“一百年”?

当你对微博三维成像技术史有所了解后,这个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上个世纪中期,美国人运用航天飞机搭载一部干涉合成雷达,在飞机末端的有一部天线,这架飞机围绕地球飞航了11天,获取了全球陆地面积80%的三维的信息。而在此前大概一百年的时间里,美国有一个统计全球所有地理的测绘行业部门的人,及全球之力也只获取了全球70%的陆地面积三维信息,所以美国人有一个说法叫做“11天大于一百年”。前提是因为干涉雷达系统是全天候的守候,11天的飞航不受地面的影响,所以效率是非常之高的,这也是微波观测系统的特点和优点。

我国的微波三维成像技术在摸索中不断强大。2014年,我国成功研制出干涉雷达系统,当时还不具备预警能力。2009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研制出来了我国第一部双天线干涉雷达系统。这个系统的研制为我们过程干涉雷达系统的发展和干涉雷达系统技术不断完善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2011年我们国家研究成功了1:10000双波段极化SAR系统。2014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中科院研究惩治成功03米双波段计划SAR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精准度。近年来,国家投入1.3亿开展多波段、多极化干线雷达系统。各个波段雷达计划今年年底完成,这项雷达可以单独波段独立使用。目前这个飞机正在珠海改装,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就可以为各个业务部门提出数据获取服务能力。明年,还会把这些雷达都集成在大型的遥感飞机上,这将构建我国多波段、多极化的微波三维时代。

图:主论坛现场观众

大数据本身不是数据,而是指信息

生活在大数据时代的我们每天都与各种数据、信息、知识打交道,数据大家并不陌生,知识和数据中间有一个信息,应该说数据和知识提炼而成的就是信息,而信息通过集成和普及化最后变成了知识。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苗前军在“位置服务的大数据之路”报告中谈到,去年《华尔街日报》上提出引领未来繁荣的三大技术变革——无线网络、大数据时代、智慧化城市。实际上智慧化城市推崇的是位置服务,互联网要为大众提供位置服务,无线网络更是要用位置来解答。因此大数据之路其实就是位置服务之路,海量的数据最终给我们提供的是位置服务信息。

有位院士曾说“中国的老话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而智慧城市是秀才不出门能做天下事”,能做天下事就是靠位置服务,靠服务位置。例如北京排水集团的计算机系统,遇到洪涝灾害时,能快速知道堵住的排污口和井盖的位置,并立即派工作人员去疏通。这种快而准的信息就是位置服务的应用。它让我们实实在在感觉到位置服务的确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北斗导航高精度定位已达5厘米左右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提供用户导航与位置服务的主要手段,是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的战略性基础设施,现在北斗二号卫星提速快速了定位、短期的报文和授时服务,在短期报文上面会有应急的战略决策,包括土地、监管、地质灾害水利等方面服务,可以说现在北斗应用是无处不在,应用的意义也非常重大。

北斗导航的优势表现在:覆盖范围广,可以满足城市测量、高山测量、海洋测量等方面的需求;精度高,现在高精度的定位已经达到5厘米左右;通信功能强,从业人员在交流过程当中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实性;安全可靠。从北斗+在地里信息行业的应用,可以看出北斗系统将给社会带来满满的福音。

北斗导航到2015年总产值到了1350个亿,较2012年增长了29.2%,北斗导航市场率达到了20%,预计2020年超过三千亿。但在这些醒目的数据背后隐藏着无尽的艰辛。

国信军创岳阳科技公司董事长向志明在作“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地理信息产业化应用”报告时提到,在地理信息产业应用方面和北斗卫星应用方面,基本上80%的企业都是亏损的,可见发展北斗应用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真正做好北斗这个事业,必须又要自己的创新,并保持自己的特色。向志明巧用一个餐馆故事强调了这一点。“大家都说开餐馆赚钱,每天虽然有很多餐馆开业,但也有很多餐馆倒闭,所以要把北斗做得很好的话,我建议你们开一个环保餐馆,包括整个蔬菜基地和生态肉食基地全部应用北斗来跟踪,包括餐桌上面的食品,你有这个特色的时候,你可能赚钱,如果没有特色人云亦云,别人做你也做,我认为你倒闭的日子也不远了。

 

图:分论坛现场

绝大部分大数据故事都和地理空间信息密切相关

人类80%的内容都与地理信息有关。北京大学教授邬伦在接受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等媒体采访时就谈到了地理空间信息在教育、交通、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应用。

每逢黄金周都是出游的旺季,让人发出“旅行并不开心,因为幸福堵在了路上、旅游并不是看风景而是看人”的无奈。要想同时兼得愉快地过假期和欣赏美丽的风景,可以考虑向地理空间大数据求助。通过这些客观生动的人流变化图,你就可以知道哪个景点或哪个时间段的游客的数量,避免高峰期,这样就能安静地享受属于你的风景了。

你可能有过这种经历:在不同的医院看病,相同的检查程序你估计还得做一遍。这种重复的检查程序不仅浪费宝贵的时间,而且还对我们的健康无益。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就能破解这种难题,打破不同地域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信息壁垒,让每一位患者的就诊信息自由流通,省去不必要的检查,更加科学地管理我们的健康。

目前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青年人的养老负担不断加重,陪伴自己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有的老年人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心灵发生了扭曲,以至于“老人摔倒了,扶不扶”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各种碰瓷现象也随之应运而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又将面临一次滑铁卢之役。大数据时代提供的客观地理空间信息将能有效反驳碰瓷者的编造的借口。对于确实被撞伤的老年人,可以通过其身上穿戴的终端导航,就能够第一时间告知他的亲人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附近的路人也可以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救治,而不是担心被讹诈。

大数据时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金勇章主持论坛时所说,大数据不是一个话题,而是我们人类社会在信息化时代必须面对的实实在在大课题,对于我们而言,大数据是大产业、大红利,也是大变革、大机遇。而我们作为测绘技术的最大受益者,将见证它的华丽升级。(秦梦/文  邹礼卿/编辑)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