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年洞庭湖主湖泊面积萎缩一半 鱼类生长期减短

26.03.2015  03:09

  红网长沙3月25日讯(通讯员 郭姝静)日前,由湖南省遥感中心承担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国情监测项目报告书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报告成果预计将在上半年内依据政府决策和公众需要针对性地发布。
  
  根据国务院普查办《关于在开展地理国情普查的同时做好普查成果应用及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通知》、《地理国情监测内容指南》以及湖南省普查办的统一部署,湖南省遥感中心于2014年3月启动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国情监测”。监测区域包括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湖南境内海拔50m以下的平原区,涉及4市26个县(市、区),面积1.58万k㎡。监测内容为:洞庭湖区湖泊萎缩变化监测,洞庭湖区洲滩扩张演变、洲滩地表覆盖变化监测,洞庭湖区血吸虫钉螺孳生环境变化监测,洞庭湖区潜在污染源分布现状调查,以及洞庭湖湖水水面与湖容变化检测。
  
  湖南省遥感中心项目技术负责人余德清介绍,监测项目利用的是地理国情普查影像和2013-2014年的最新遥感影像,结合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史遥感影像、50年代以来的基础地理数据和航摄影像以及19世纪末期的历史地图资料。
  
  湖南省发改委、水利厅、林业厅、环保厅、洞工局、水防研究所等厅局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报告进行了详细论证,认为监测报告可行性强,监测技术在国内处领先地位,且成果丰富、客观真实、针对性和时效性强,同意通过报告评审,并建议针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
  
   相关链接:部分成果   

   117年洞庭湖主湖泊面积萎缩一半
  
  1897-2014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洞庭湖主湖泊面积从1897年的5146.71k㎡萎缩到2014年的2582.52k㎡,萎缩将近一半,年均减少面积为21.92k㎡。原因与泥沙淤积和来沙来水量减少等因素有关。
  
  具体从1897年以来的洞庭湖主湖泊面积变化趋势来看,1897-1978年的81年是洞庭湖面积的锐减时期,约占117年中面积总减少量的98.31%;1978-1998年,洞庭湖面积略有减少;1998年洞庭湖特大洪涝灾害之后至2012年,洞庭湖面积基本稳定。
  
   洞庭湖洲滩利用难度越来越大
  
  从时间节点上来说,三峡水库运行前,洞庭湖区湖泊洲滩年均扩张面积为8.85k㎡,运行后的年均扩张面积减少近一半。近年来,东洞庭湖和南洞庭湖的洲滩面积均呈现减小趋势。从洲滩地表覆盖物来说,湖泊和河道洲滩均以杨树和芦苇地为主,占洲滩总面积八成。截至2014年,湖泊洲滩的人工利用程度已升至89.72%,进一步综合利用的难度越来越大。
  
   湖洲钉螺主要分布东洞庭湖区
  
  报告显示,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后的连续4年,钉螺面积迅速扩大。三峡水库运行后,钉螺面积扩大的速度得到了一定抑制,但仍以年均0.36%的速率缓慢扩大。
  
  2014年,洞庭湖区共有钉螺孳生环境面积2305.12k㎡,其中湖洲钉螺主要分布于东洞庭湖区,其次是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河滩钉螺主要分布于松澧洪道与沅水下游。从行政区域来看,钉螺孳生环境面积最大的是岳阳市,依次是益阳市、常德市和长沙市。
  
   枯水期提前鱼类生长期减短
  
  近20年监测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洞庭湖区水域面积总体上呈较大程度的下降趋势。此外,在同一年份内,枯水季节从正常的12月、1月提前至10月,这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比如,由于枯水期的提前,鱼类生长期减短,重量下降。长期来看,对鱼类的产量甚至是渔业发展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