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县2016年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来,安仁县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调结构、转方式、降成本、增效益、补短板、强支撑”总体工作思路,以扶贫开发和全面小康建设总揽农业农村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经济保持高位运行,呈现出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一、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上半年,预计全县农业增加值实现47554万元,比去年同期42354万元,增加5200万元,同比增长12.3%;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271元,比去年同期3919元增加352元,同比增长9%;村集体经济收入普遍达到5万元,基本上消灭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
二是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资金的投入,强化工作举措,确保阶段性目标任务。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全县早稻移栽面积30.6万亩,同比增加0.1万亩;中稻面积0.39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已播春夏玉米面积1.7万亩,同比增加0.2万亩,增长13.33%;花生、大豆、春马铃薯等作物种植面积均有所增加。蔬菜生产形势稳定,全县上半年蔬菜复种面积5.8万亩,产量13万吨、总产值2.6亿元,蔬菜自给率达85%以上。其中大力扶持指导羊脑源田村300亩辛香类蔬菜基地及关王赤滩村100亩辣椒生产。经济作物健康发展,完成烤烟种植面积4.5万亩;柑桔等小水果新增面积2000余亩;新开辟茶园面积2500亩;药材种植面积1.2万亩;夏收油菜面积25.6万亩,总产3万吨,同比均有小幅增长。
三是畜禽养殖逐步回暖。上半年,全县存栏生猪34.35万头,牛3.457万头、羊0.305万头、家禽99.27万羽,与去年同比增长分别为4.57%、6.14%、4.81%、2.49%。出栏生猪25.1万头、牛0.308万头、羊0.121万头、出笼家禽67.2万羽,与去年同比增长分别为4.15%、4.41%、4.31%、4.59%。肉类总产量20237吨,增长4.17%。水产品总量1721吨,增长4.17%。
四是休闲农业、现代庄园经济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目前全县已发展各类庄园23个,经营规模5.2万余亩,产值达21.4亿元,与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3.8%、26.2%、58.5%。其中全县拥有省四星级农业庄园1家,省三星级庄园3家,今年将继续申报五星级农业庄园3家,四星级庄园2家,三星级庄园3家,以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事体验和科普教育为主题,依托稻田公园、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大石景观区和全省最美乡村—山塘村等生态资源优势申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加快产业融合和品牌创建。积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园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和农业产业园基地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园规划为一园五区,已投入250万元,种植面积18万亩,可提供就业岗位近6000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842个,同比增长6.2%。经营面积40万亩,其中3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628户、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9家、全县新注册水稻、水果、养殖业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1个、家庭农场114家、专业化服务组织30个。积极支持生平米业创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湘众药业创建省级龙头企业申报工作已完成。
五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平背乡五渡村、金紫仙镇源田村2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已完成投入资金2371万元,完成各类项目建设24个,占全年任务的57%,26个省级人居环境整治村建设工作进展顺利,上半年全县新农村投入资金900万元,同比增长7.5%。全县聘请环卫工900名,建立垃圾收集亭1125个,垃圾中转站5个,大型垃圾桶3375个,日常保洁工作基本上实现了常态化,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100%。集中建房示范点和分散建房示范户工作进展顺利,按照年初计划,全县共启动小康新村建设40个,其中上半年申请验收的有24个,完成分散建房户建房近392户,5月25日-28日,分2批培训建筑工匠350人,全县拉动直接投资近14.48亿元。按程序审批建房95户,查处违章建房50余处。
六是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把村级财务清理审计贯彻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中去,截止6月底,全县共完成120个村的级财务清理审计,审计收入2.4亿元,查处问题严重的村8个。同时,全面开展涉农项目资金自查自纠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对近几年来安仁县涉农项目资金安排和项目建设进行了梳理,建立了涉农项目资金台帐,对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开展重点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生产要素流失严重,弱势地位更加凸显。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一方面制约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在家劳动力短缺,致使用工成本提高,挤压了农业产业化利润空间。
二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覆盖面不高。安仁县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管理体系还没有真正理顺,乡镇真正履行农业技术服务的职能还有待加强。
三是土地流转有待规范。大部分农民愿意把耕地让给亲朋好友代耕代种,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农业规模化生产难以形成。签订的合同期限普遍较短,不利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直接影响休闲农业的发展和壮大。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28元,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人心,抓好全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突出产业与扶贫相结合。积极推行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有效对接,以产业带扶贫,以扶贫促产业。加大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和建设力度。按照园区集聚产业集群,技术集中的要求,把湘众药业、生平米业、天扶菇业作为园区进行整体规划布局。
二是突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全县休闲农业和休闲农庄的发展,以创建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县为契机,促进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有效增长。
三是突出救灾与灾后补损相结合。组织发动全县农业灾后自救,加强农作物后期管理,使灾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