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十大亮点系列报道之一

01.12.2014  23:25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不动摇,把稳工业作为稳增长的头等大事来抓,各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全力以赴谋工业、抓工业,全省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取得丰硕成果,涌现十大典型亮点:宁乡县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郴州市依托园区打造工业发展新引擎、永州狠抓重大项目支撑工业增速跃居全省第一、汽车产业发展掀起新高潮、移动互联网聚集区带动产业高速发展、泰富重装加速向百亿企业迈进、清水塘老工业基地首个绿色搬迁项目旗滨玻璃投产、我国首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打破国外垄断、南车株机成为中国高端轨道交通走向世界窗口、铁建重工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上述2014年度全省新型工业化十大亮点进行集中宣传推介。本刊从今天开始,将相继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郴州:加快园区建设  打造发展新引擎

        郴州抓住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机遇,积极发挥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优势,全力加快园区发展步伐,真正使园区成为全市开放发展的标志所在、工业增长的潜力所在、城市拓展的空间所在、产业转型的重点所在。

        2009年以来,全市园区规划面积从47平方公里扩大到154平方公里,省级以上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增长7倍,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倍,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从16%上升到58.5%,今年将突破60%。

        1     争当湘南示范区建设排头兵

        湘南地区获批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郴州把园区发展放在全省开放格局中谋划、推进,努力争当湘南示范区建设排头兵、全省开放发展桥头堡。

        在城镇群建设中布局园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规划建设300平方公里、300万人口的郴资桂、郴永宜“大十字”城镇群,为园区发展拓展空间。目前,城镇群区域建成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6个省级园区,集中了全市生产总值的78%、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7%、财政收入的84%,成为全市人口、产业、城镇、园区最集中的区域,也成为郴州加快建设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区域。

        坚持基础先行支撑园区。2009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00多亿元。围绕园区布局建设,构筑了以高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络,县乡公路建设和改造全面完成,全市基本形成了半小时、1小时两个交通圈、经济圈,进一步提升了郴州的园区竞争力和对外开放优势。

        落实主体功能区要求发展园区。郴州高新区形成了以LED、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永兴经开区形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宜章经济开发区有望打造世界级氟化工产业集群。桂阳工业园规划建设15.6平方公里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项目区,推动全市有色冶炼产业逐步集聚。目前,全市拥有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9个省级园区、5个省级工业集中区,2个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县,形成了“一县一园区、一园一特色”的格局。

        2     构筑承接产业转移洼地

        努力用好用活省委、省政府赋予郴州的“34条”先行先试政策,着力在平台建设、基础配套、招商引资等方面大力突破,把园区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的洼地。

        构筑对外开放平台。进一步完善海关、检验检疫、公路口岸等开放平台建设,相继开通运营了铁路口岸、铁海联运、湖南至香港直通车,与广州港、盐田港等港口实行了战略合作,郴州出口加工区叠加保税物流功能,初步形成了“无水港”城市格局。目前郴州成为中西部同类城市中开放平台较完备的城市之一。

        完善园区基础配套。把标准厂房建设作为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性工程,实施“标准厂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承接产业转移“四千工程”,累计建成标准厂房1600多万平方米,出租率95%以上。加快完善园区交通、通信、物流以及学校、医院、餐饮、商贸、文化休闲等配套设施,提高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

        积极主动承接对接。坚持把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与对接央企、省企以及各类战略投资者结合起来,大力承接和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台达电子、华磊光电、杉杉科技、湘南数控等新兴产业以及高斯贝尔、富士产业园、上海中昆总部等相继落户郴州。引进中国五矿、中化集团、中国建材、中化蓝天等央企以及恒大、保利、台达、飞利浦等战略投资者。全市近三年累计引进转移型企业1300多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内资总量、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在全省居前。

        3   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园区

        坚持产城融合,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园区。树立“把园区作为城区、景区建设”理念,促进“四化联动”、产城融合。

        突出产业支撑。大力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集聚,近年来布局的工业项目中,3/4以上的重点项目在园区。全市有色金属产值突破千亿、煤炭和建材产值过200亿、电子信息等8大产业产值过100亿;宇腾有色、华润电力等4家企业进入湖南100强;金贵银业公司成功上市。发挥园区作为科技创新平台、产业升级平台作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承接发展新兴产业,引领产业转型发展。全市高技术企业、高加工度工业、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工业大幅增长,传统矿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由第一下降到第四位。

        推动融合发展。在郴州高新区布局建设了上海中昆总部、中源国际城、林邑中央·乐淘商城等一批城市综合体,打造了与有色金属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商贸业相匹配的一批区域性物资集散中心、现代物流中心。金融机构纷纷入驻,学校、医院、公寓等配套设施日益完善,  园区的城市化综合配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生态立园。郴州高新区近年来完成生态项目投资近20亿元,建成高标准道路40多条,建设“两河两湖四公园”,园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9.53平方米,实现了园区、城区、景区“三区合一”的生态新格局。

        4     简政放权激发园区活力

        切实简政放权,以改革创新激发园区活力。

        全市精简行政许可事项达57.4%,项目审批事项时限整体压缩60%以上。大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将前置审批由231项大幅减少到24项,促进市场主体登记“井喷式”增长,截至目前新登记企业数增长101.36%、注册资本增长131.84%。扩大园区权力,市级69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分别授权到省级园区所属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对法律规定不能委托授权的在园区设立部门的分支机构。

        出台系统的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政策性文件,全面落实项目落户“绿色通道”制、全程代办制、“并联”审批制和重大项目跟踪督办制等制度,项目报建整体提速50%以上。除国家、省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免收市级以下各种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园区涉企检查,实行园区企业“宁静日”制度。

        创新园区干部和人才管理制度,实行园区负责人任期责任制,在核定编制的前提下,园区自主设置机构、调配人员。改革园区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绩效奖励机制。创新园区绩效考核机制,主要考核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招商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