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经开区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效能

04.11.2014  13:19

  湖南新闻网消息 据常德日报报道 “原先跑一期项目办理施工许可证时,在这边要前前后后跑两三个月,现在只要把资料准备齐全,当天就能办好了!”日前,在常德经开区投资促进中心住建分局办事窗口前,“水滋澜”棚改安置小区项目相关负责人张柱万整理好刚刚得到批复的材料,脸上写满轻松。

  去年,市委、市政府作出“新常德新创业”的重大战略部署。今年2月,市委一号文件《关于支持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二次创业建设千亿园区的若干意见》出台,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支持、环境优化等方面给予经开区极大支持。下放常德经开区的主要行政审批事项及管理职能涉及规划、发展和改革、国土、建设、房管、绿化、环保、地震、水利、林业10方面共69项具体内容。

  “一号文件”出台之后,常德经开区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对接,落实文件精神。目前,规划、住建、环保、房管、公安、交警、城管、绿化、环卫、孤峰公园等10家市直驻区部门,都顺利完成了交接工作。这些部门在行政审批、精简流程、强化服务等方面更加主动、更加顺畅。市住建局将德山分局的人、财、物和各项行政审批权限,都同时下到了常德经开区,企业办理相关审批事项再无需“过河”,整个前置审批和备案的前置条件共精简了28项,只要是建设单位资料齐全,完全可以实现“立办立结”;规划部门为了解决以往企业在规划方案审查时,相关专业指标复核等待时间长造成的延误工期等情况,今年特地从市局调来了一个技术服务团队驻点办公,专门服务经开区企业。同时,在后续验收方面也积极与其他相关部门协调,将以往需要多个部门到场同时验收的模式,改为了“轮流验收,汇总通过”的模式,项目在某个验收环节出现问题,只需要进行相应整改,而不需要“全盘否定,推倒重来”。这一系列举措大大节约了投资者的时间,有效缓解了各项审批程序的相互掣肘,大幅压缩了项目投资建设周期。机制体制进一步理顺之后,常德经开区今年前三个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1亿元,同比增长11.3%;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90.8亿元,增长16.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7亿元,增长45.1%;实现财政总收入9.4亿元,增长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