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31.12.2014  00:38
 

东晋诗人陶渊明那篇清新、飘逸、光彩而恬淡的《桃花源记》勾画出令人神往的人间仙境: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地,土地平旷,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一千六百多年后的今天,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相隔千山电波相连,乘坐高铁飞机日行万里。

这一切,因科技而改变。而不变的是,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特别是作为诗人笔下桃花源原型地的人们。这里,有一群科研人员,默默地进行着创新和实践。他们的身影出现在课堂、实验室、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努力探索实现——在桃花盛开的地方,让人们拥有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

让桃花源里的城市更美

  “十月尤有桃花开”,人称“桃花癫子”的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农林工程系教授王燕实现了他的梦想。桃花源里的城市,如何通过桃花来树立常德形象和品牌,是王燕科研团队一直紧抓不放的课题。延长花期,桃花不仅在春天开花,秋天也能开花。为了这个看似疯狂的梦,数年来,他拍摄桃花照片2万多张,记录桃花试验数据记录40多本。为了这个梦想,他和他的团队走遍了全国每一寸有桃花生长的土地,收集了数千枝桃花样本,对桃花品种资源及其应用现状、景观效果进行了细致的考察研究。通过广泛的选种,最具常德地域特色的“桃源红”被确定为花期调节技术的实验品种。

      王燕清楚记得,2012年9月30日那天,天刚蒙蒙亮,他迫不及待地带着相机和笔记本,一路小跑赶往他的“桃花源”——学院的桃花种植资源圃。几天前,他选育的一株“桃源红”结出零星的花蕾,想必这几天要开花了。几年的辛苦能否修得正果,他焦急又期待。离桃树还有十来米,王燕已然看到,在最高的、向天空生长的桃枝上,一朵娇艳小红花在风中摇曳。半晌,他才小心翼翼站定花前,把呼吸放得很轻,“当时的心情就像是父亲抱着刚出生的女儿。”这是第一朵秋桃花,开了整整15天,全株花期持续了两个多月。在王燕手里,春季桃花花期延长一个多月,而且成功培育出秋季桃花,桃花花期调节科技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今年11月22日,小雪节气,王燕的桃花源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让人以为误入梅园或是穿越了时光。看樱花到武汉大学,看桃花到常德职院,在常德已不是新闻,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已与王燕取得联系,有意引入反季节桃花成果,让游人一年四季可睹桃花魅力,不负“桃花源里的城市”之名。

城市美,人儿美。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讲师崔京珍博士在做的就是《桃花功能成分的提取及产品的开发利用》的研究,桃花在美化城市、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对桃花及其提取物进行深加工,开发保健美容产品。

课题项目书里这样写道:桃花为蔷薇科植物桃树的花朵,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桃花性味苦、平、无毒,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里就提到桃花具有“令人好颜色”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桃花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有效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能疏通经络,扩张末稍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营养和氧供给,润皮肤、防止色素在皮肤内慢性沉积,有效地清除体表中有碍美容的黄褐斑、雀斑、黑斑等功效。

王八蛋面膜”在常德科技界名声响亮,一同响亮的还有其主要研发人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杨明毅的目标“让桃花源里的女人们面若桃花”。“王八蛋面膜”当然是戏称,但其成分不假,提取的是甲鱼和乌龟蛋中的活性蛋白,胜过胶原蛋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老化能力,样品上市就收到良好反响。

让市民吃得更健康安全

老板,下碗粉!”清晨的常德城,大街小巷总能听到这般熟悉的语言,然后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哧溜哧溜”下肚。小小一碗米粉传承百年,米粉已成为常德人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早点。食品安全是目前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传统食品的安全更是引起广泛关注。有数据统计,常德每天人均的米粉消费量约250克,可以说,一碗粉的安全牵系万家。

今年来常德挂职市科技局副局长的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梁建芬副教授,多年前就与常德结下不解之缘。她将目光投向“常德鲜湿米粉”,带领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研究团队与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德壹德壹食品有限公司建立联系,并针对小作坊模式生产常德米粉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在米粉生产、营养和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前期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米粉生产过程开放,国内湿米粉的标准只有广西、广东和安徽的地方标准,而常德米粉尚无产品标准,常德米粉以大米为原料,又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自然发酵,其营养状况在理论上相比于其他大米制品有很大优势,但尚无相关产品营养的系统研究。

2012年,产学研合作的《常德鲜湿米粉安全性评价及营养品质控制》项目立项。2年时间来,研究团队通过对生产过程的跟踪来分析对米粉安全品质起主要作用的影响因素,从不同米粉生产厂家、收集不同批次、不同生产阶段的样品,带回学院进行检测,得出相应的结论,为改进米粉的安全品质提出相应的工艺改进方案。米粉生产过程中要使用一定量的陈化米,陈化米的陈化时间及用量与米粉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关系,通过对陈化米特性的研究,为确定陈化米的用量及陈化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提高米粉安全可靠性,减少米粉营养流失,这个项目会继续深化。”市科技部门透露,梁教授正积极与国家粮食部门衔接,米粉品质评价标准有望建立,一碗米粉的安全得到保障,常德米粉不仅是市民口中的放心美食,更会是常德人的骄傲。

作为省、市科技特派员,支援“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科技人才,湖南文理学院科技处副处长王云教授近来很忙,采访直入主题,从科研方向——有机果蔬开始,他首提“和欢果”,民间俗称“八月炸”。它是一种由野生水果三叶木通驯化而来的优质健康水果,果肉清润香甜,定植后第2年挂果,第4年盛产。

去年,王云作为科技特派员进驻石门县乐天然和欢果专业合作社,对繁育和开发进行跟踪指导。于是,除了学校课堂,能找到王云的地方便是夹山镇浮坪村的和欢果种植基地。曾给和欢果种植泼过“冷水”的王云介绍,果子多做中药材之用,亩产有限,且收购价格便宜,做水果进入市场,其保鲜保质成为问题。那时基地正处于发展的瓶颈,已经挂果,但缺技术支撑,市场销售信息不畅通,基地负责人前来寻求科技支持。

王云对基地环境、生产流程进行详细考察,随后确定了做新型水果来开发,组建10多人的科研团队,首先解决种苗快速繁育、果实保鲜技术等问题,把关生态立体种养植、规模化高产栽培。其次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和毒理性检测,经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检测,果皮富含黄酮,种子含油率达36.84%、含不饱和脂肪酸76.36%、亚油酸27.05%,以及7种三萜皂甙类化合物,果肉富含糖、VC、硒和多种氨基酸。各种成分有抗癌抗炎、通脉活血、滋阴强肾等保健功能。从而进一步确定研发果油、果酒、果饮、果茶等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

今年9月底,基地种植的350亩和欢果进入为期2个月的采摘期,通过微信营销,全国各地商贩争相上门收购,价格达到每公斤50元。据悉,石门将逐渐扩大种植面积,从现有3000亩种植面积逐年推广达到25万亩,和欢果将成为石门继柑橘之后的又一特色水果产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的需求从吃饱吃好到吃得健康安全营养转变,新型保健水果才能热销市场,有机绿色蔬菜更是市民餐桌的宠儿。王云还受邀进驻郑太有机农场,在土壤肥力、作物营养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

让产业链更生态环保

去年5月,以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京仁教授为首的“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与示范团队”,被市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派驻湖南惠生肉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江北城区唯一的生猪机械化定点屠宰单位,技术顾问王京仁定期为养殖户提供培育繁殖、健康养殖等科技服务。

企业要做大,发展要有生态观,技术要一流。围绕品种、栏舍、饲料、药物和管理,王京仁团队推进生猪养殖产业健康高效发展和中草药在无公害化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编写《新编养猪实用技术》,组方成功中药"分栏宝喷剂",指导公司56个加盟场进行养殖设施改造,所有场改用半自动水泥多孔喂食槽;开展生猪养殖产业链的技术研发,研发饮用型、佐料型、方便型骨头汤;协助公司筹建《湘西北特种野猪研究所》和《惠生生态光观文化体验园》的策划……一座年屠宰生猪百万头、肉品深加工3万吨的生产基地,正源源不断地为市民生产着放心肉和加工产品。

韩庆,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他说,由科技部门“牵线”,2012年,他与安乡县深柳镇养殖户谭学斌“联姻”。下岗后开始养龟的谭正为龟生长速度不快,孵化率低,销售不通畅而焦虑。

解决生长速度的问题,从种源上下手,做杂交,野生草龟进入视野,“中华草龟口感好,台湾草龟长得快,杂交这两种龟,生长速度提高20%,提高孵化率,用河沙和蛭石孵化,现在每年出苗60万只。”问题一一攻破,在韩庆的指导下,当年即申请注册了“龟山坪”商标,成立了合作社。谈及销售,连电脑都不会开的谭学斌有些为难,韩庆团队帮忙建起网上销售平台,“淘宝”、“好评率”这样的词汇成为常挂在谭学斌口头的时髦词。如今,175亩的水面创造了年销售龟苗60万只、商品龟1.3万公斤的记录,原生态养殖的龟通过网络销售到了广东、福建等地。

人们常说万年龟,提取龟的长寿因子做成延长衰老的保健品,相信很有市场,目前已联合江南大学完成了营养成分分析检测。”韩庆介绍,以前有“中华鳖精”,常德能否研发出“龟精”等保健品?改进龟的烹饪方法,如何吃龟,吃得健康?这都是入驻“生命健康产业园孵化器”后重点研究的课题。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工作者在行动。我们期待更多“高大上”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接地气”,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让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