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入围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31.03.2015  11:36

  “我们的目标是,1年重点突破,2年基本建成,3年形成示范,真正成为一座会‘呼吸’的海绵城市。”3月27日,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会在京召开,亲任主辩手的常德市委书记王群发言掷地有声。最终常德以总分第7名的成绩从全国22个参与答辩的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未来3年,常德将获得超过12亿元的国家专项补贴资金。

  2014年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全国有130多个城市参加竞争。经过严格筛选,有34个城市进入初选名单。3月24日,三部门初审确定22个城市派代表到北京参加竞争性答辩会,最终常德等16座城市进入“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常德共有河湖面积78万亩,常德年均降雨量超过1360毫米,开展海绵城市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试点区域可达118平方公里。常德是国内最早认可“海绵城市”理念并开展实践活动的城市。从2004年开始,常德市政府与德国汉诺威市政府、德国汉诺威水协、荷兰乌特勒支市政府、湖南省原建设厅携手合作,向欧盟申请了《解决亚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常德市城区及穿紫河污水治理个案分析》项目,共同编制了《水城常德——常德市江北区水敏性(海绵体)城市发展和可持续性水资源利用整体规划》。以此为指导,常德市财政先后投入1.2亿元资金,聘请国内外顶尖规划设计单位,高标准编制了相关规划。今年2月,常德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计划3年内在近42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范围内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加速打造生态宜居常德。

  到2014年底,常德市城区启动的110多个项目中已完成36个,完成投资80亿元。特别是建成了一批省内外有影响、市民得实惠的标志性工程,如集城市防洪、绿地蓄水、文化休闲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常德诗墙;利用生态湿地理念改造传统机埠,建成生态公园模式的船码头;运用海绵道路理念系统建成的环柳叶湖、沾天湖的马拉松赛道;运用绿色建筑理念完成改造的灯泡厂棚户区。借助这些已完成项目,江北城区城市防洪水平提高到了百年一遇的标准,市城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6%,应对强降雨峰值能力有显著提升,城市水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扭转。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