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工作纪实

08.12.2015  09:39

  

  长沙市委常委、副市长张迎春调研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

  ▲2014年2月21日,全国政协调研组来长沙调研“建筑工人工伤维权有关问题”。

  (本版图片由长沙市工伤保险管理服务局提供) 

  2015年11月20日,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病房里,近三个月不能独立行走的建筑工人康胜文缓缓地自己走出病房……这一幕,让一直陪护左右的亲友们激动不已。在此之前,他从事外墙贴砖工作时不小心从楼上摔下来,直接伤到了脊椎,导致下肢完全不能动弹,每天的生活起居都离不开他人照料。

  灾难无情,工伤保险有情。从意外受伤到现在才几个月时间,工伤保险基金已支付康胜文相关费用近10万元,医疗费、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等还将继续产生。“在康胜文的生命之舟艰难前行的过程中,如果说医务人员的努力是为他撑起的一叶风帆,那么工伤保险政策则是一江春水,让医务人员有机会扬帆起航。”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医保科科长张珍动情地说。

  像康胜文这样每年因为工伤保险受益的建筑工人长沙有很多,都是由于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早在2010年9月就联合长沙市住建部门出台了建筑行业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让建筑工人的安全受到保护,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过得幸福快乐。

  1 推进扩面征缴,

  让建筑工人“劳有所安”

  郑志春,湖南隆回人,今年27岁。2015年7月16日晚上,郑志春在建设市政府八方小区项目时,不慎从24楼摔到了23楼,膝盖粉碎性骨折,一开始在长沙市第四医院接受治疗,然后转诊到湘雅博爱医院做康复治疗,加起来手术费接近2万元。

  笔者见到郑志春时,他的状况好了很多,已经可以自己行走了,只是走路时稍微有一点疼痛。“还好公司参加了工伤保险,让医疗费用都顺利报销了。其实从事室内劳动作业的工伤事故不多,但是室外的特别多,身边都发生过好几起,如果没有工伤保险政策的支撑,公司每年赔的可能比赚的还要多。”

  近年来,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部门把推进高危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作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通过创新参保模式,建立与住建、安监、工会等部门联动机制,出台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办法,有力推动了长沙市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展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过去没有建筑行业工伤保险政策,建筑工地发生事故特别容易私了,工人权益得不到保障。现在政策出台后让个人和单位权益都得到保障。”中医附一医院相关负责人说,病人来到医院只需要专心养病,根本不需要要考虑医疗费用。因为这都由医院工作人员代办,通过联网结算系统申请报销,一般申请后1-2个月就可以到账,方便快捷。

  为了更好的“扩面”,市工伤保险部门简化参保手续,建筑施工企业凭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中标通知书、工程施工合同就可以直接办理参保手续,不需要先提供人员花名册,大大方便了建筑企业办理参保手续。

  此外,在宣传方面,市工伤保险部门通过与长沙新闻频道、长沙市电视台互动频道共同打造《人社直通车》、《走进工伤保险》电视栏目,开辟了农民工咨询热线,专门为农民工解答工伤保险有关政策;编印发放《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宣传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工伤预防知识,让农民工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工伤权益。

  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和活动,长沙市建筑行业参保企业和人数与日俱增,目前新开工的建筑项目全部参加了工伤保险。截至2015年 10月底,全市参加工伤保险的建设项目共4599个,建筑行业参保人数42万余人,其中农民工动态参保人数稳定在38万人左右,约占总参保人数的29%。

  为了增强工伤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继建筑企业务工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体系后,市工伤保险部门陆续出台了机关单位和参公单位工作人员、小型服务行业、季节性用工企业、装饰装修行业参保办法,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所有职业人群的“全覆盖”。

  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33万人,相比2009年,参保人数翻了1倍多。工伤保险扩面的大幅增长对工伤保险基金形成巨大的支撑。目前,长沙市工伤保险缴费平均费率全省最低,基金节余最多,抗风险能力最强。

  2 情系工伤职工,让建筑工人“伤有所保”

  曹建国是湖南长沙人,今年50多岁,在中联重科做冷灼工,2014年10月在工作时不小心从搭建平台上摔了下去,把膝盖摔伤了,当时被送到湖南航天医院做了手术,年底转院到湘雅博爱医院做康复治疗。今年11月18日,他第二次来到湘雅博爱医院做康复。

  曹建国的手术花费了2万元,康复治疗又需要2万元左右,如果不是因为参加了工伤保险,4万元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他来说都是天文数字,现在所有的工伤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全部报销,每天还有10元的餐补,这都是工伤保险政策带来的福利。

  湘雅博爱康复医院住院医师谢长光表示,曹建国此次康复治疗只需要2个星期左右,效果会很好,去年来的时候只能躺着,现在生活都可以自理了,算工伤职工中恢复得很好的案例。

  “工伤保险不仅要对工伤职工进行经济补偿,更要通过提供医疗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等服务,最大限度地恢复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劳动能力,让他们能够重新就业,回归社会。”这是市工伤保险部门一贯秉持的工作理念。

  近年来,为扎实做好工伤医疗康复工作,切实保障工伤人员的合法权益,市工伤保险部门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工伤医疗康复制度体系,相继出台了《长沙市工伤保险医疗管理办法》、《关于开展工伤职工长期康复工作的通知》、《长沙市工伤康复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让工伤人员依法依规享受工伤待遇。

  几年来,市工伤保险部门始终关注着工伤职工的生存状况。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关爱工伤职工,共创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参保伤残职工伤情普查和社会状况调研工作,对工伤职工进行全面的伤情检查及评估,共计6000余人次参加伤情普查,建立了伤情信息系统及健康电子档案,实现对工伤职工终身健康管理,对于有康复价值的工伤职工,让其进行工伤康复,提高工伤职工的生活质量。

  为不断拓展工伤康复的工作内容,市工伤保险部门委托长沙市职业技术学校和湖南省康复中心,对工伤职工进行职业康复问卷调查和回访,了解其生存状况及就业意向,确定培训项目。 2010年7月底,选择一批工伤职工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开设了湖南省第一期职业康复培训班。此后,边摸索边实践,选送了多批工伤人员进行了职业康复,形成了培训学校和康复中心合作、经办机构购买服务的格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示范意义。

  长沙市的工伤保险工作由原来的单纯经济补偿,逐步向包括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工伤补偿在内的全方位模式发展,为劳动者构建起立体的“防护网”,让更多像曹建国这样的工伤职工得到了实惠。

  3 勇于开拓创新,让农民工“同工同待遇”

  近年来,随着长沙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农民工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因农民工流动性大、用工规范难、岗位确定难、劳动合同签订率低,难以采用传统方式参保,制约了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推进,导致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长期游离于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之外。

  将建筑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农民工纳入到工伤保险之中,是推进农民工参保的重中之重。市工伤保险部门通过调查发现,如今不但农民工个人要求参加工伤保险的意识较过去有了明显增强,用工单位也是愿意参加工伤保险的。主要是因为工伤保险缴费率低,能有效降低用人单位的职业风险。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长沙市农民工连续就业时间6个月以下者占到了60%。这种职业的不稳定,就要求市工伤保险部门针对农民工参保不能采用传统以工资为基数的按月缴费模式,而需要解放思想,跳出传统思维,创新出符合农民工流动性大、工期不确定的简便实用的参保模式。

  为推进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市工伤保险部门积极探索了“部门联动、项目参保、一次趸缴、全员覆盖、服务全程”的参保模式并于2010年9月1日正式启动。通过这样的参保模式,让建筑工地上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时,同城镇参保职工一样享受同等工伤待遇。截止目前,共有2575位农民工享受了工伤保险待遇,达到伤残等级的 1309人,占享受待遇总人数的50%,工伤职工单个享受待遇最高的达78万元。

  推行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5年多的工作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过去那种出现工伤后医疗没有保障、伤残待遇得不到赔付的情况没有了,再没有因工伤赔偿问题而发生群体性事件。

  此外,为了给参保农民工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市工伤保险部门设立快捷处理“绿色”通道: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优先办理,分别在受理申请后30日内完成;对发生轻伤事故的,经本人同意,项目负责人认可,可按简易程序直接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报销医疗费用;对参保农民工发生事故后,事实清楚但没完成工伤认定的,按“待定工伤”处理,实行工伤医疗费用“挂账”管理,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直接与协议医疗机构结算。

  2014 年2月21日,由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刘家强为组长的全国政协调研组一行20人到长沙市专题调研“建筑工人工伤维权有关问题”,刘家强认为长沙市在保障建筑工人工伤权益工作上“认识高、意识强、节奏快、想得到、敢创新、服务好”。今年9月8日,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委员吕忠梅一行在长沙督查建筑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对“长沙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