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六字诀”创新干部选任机制

07.01.2016  22:08

   星辰在线1月7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刘志峰 通讯员 李波 徐鹏宇) “我们必须通过组织竞争上岗将正确的 用人导向树起来,将作风优良工作扎实的同志选出来,将民主公开的选人用人机制建起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罗衡宁在日前进行的长沙中院中层 干部选拔任用上要求,要了解每位干部的特点特长,充分发挥每位干部的优势,不断挖掘每位干部的内在潜力,从而增强法院队伍的活力,推动整体工作发展。近年 来,长沙中院积极创新干部选拨任用机制,念好“创新、务实、民主”的“六字诀”,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

   创新——让档案资料活起来

   “将所有参选同志的个人相片、基本信息、学历情况、工作经历、工作业绩、考核奖惩等情况做成电子PPT,在法院内网公开、在民主推荐大会上滚动播放、在 院党组会上逐个展示,必须让院领导和全院同志全面了解每一位参选人员的具体情况,便于他们公正客观地作出评价。” 长沙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陈永超告诉记者,为了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参选人员的基本情况,让沉寂的“死档案”变成电子的“活档案”,参加选拔的84名参选 人员的基本信息通过电子PPT的形式在院内网公开发布。“通过电子PPT的形式展示所有参选人员的基本信息和业绩数据,这在长沙中院还是首次。这种形式新 颖直观,公开透明。”

  “电子PPT的信息详实、具体,不仅能让全院同志了解我们,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现差距、相互学习的机会。大 家的工作经历、工作业绩一目了然,比如这次与我们共同参选的何豪杰法官,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为优秀,办案数量均居所在庭室第一,还被评为长沙市十佳法官、长 沙市劳动模范等,跟这样优秀的同志同台竞争,虽然落选了,但我也心服口服。”本次参加竞争落选的年轻同志小肖说。

   务实——把工作业绩晒出来

  以工作实绩为导向的干部选拔机制是看成绩、重能力的激励机制,打破了讲辈分、论资历的用人偏见。长沙中院鼓励大家把工作业绩晒出来,用数据说话,靠事实比拼,凭实力决高下。

  “现在我们的法官工作任务重,办案压力大,很多同志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注重工作实绩,既是对他们辛勤工作的肯定,也能够对其他同志尤其是年轻同志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谈到如何看待将工作实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时,该院刑二庭吴庭长说。

   晒工作业绩力求数据真实、准确,既要以参选者自己申报的数据为基础,又要以院工会、审管办等部门提供的劳动竞赛情况和绩效数据为依据。不仅包括年度考核 情况、获奖情况、调研文章发表情况等内容,而且囊括了年度结案数、年度结案率、法定审限内结案数、法定审限内结案率、办案数量排名等指标。

   民主——将公正评价凸出来

   “这次干部选拔最宝贵的经验,是我们在严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做到了一个全程公开、两次全程差额。”陈永超在谈到此次干部选拔的又 一亮点时颇为自豪。“全程差额不简单,它能实现最大范围的民主,确保最大程度的公正,把真正优秀的人才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这次竞争上岗的程序设置合理,考查内容全面,全面展示了我们参选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工作实绩以及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度,这样才真正能将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出来。” 参加竞职的彭法官说。

   据了解,此次干部选拔的第一次差额是从参选人员中确定入围人选。凡符合干部任用条件的同志均可报名参选,然后根据考试测评和民主推荐的总成绩确定入围人 选。考试测评采取闭卷形式,由长沙中院委托第三方出题、监考、阅卷;民主推荐包括全院在职在编人员大会推荐、中层正职谈话推荐和院领导推荐。

  第二次差额是从入围人选中确定最终人选。第一次差额确定的入围人选人数为最终人选的二倍,院党组在认真听取政治部的考察意见并经过充分讨论后,按照一人一票、优中选优的原则,在职数范围内实行匿名票决。

   “党组票决就是要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避免一言堂和长官意志。”罗衡宁表示,党组票决制开创了长沙中院干部选拔历史上的先河,党组成员不问职位高低、不 分排名先后,公开讨论,平等行使表决权。不仅有利于提高竞争上岗结果的公信力,而且对司法审判工作的大局稳定和长远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