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校训故事》引热议 已讲述16所名校校训

10.12.2014  10:10

   核心提示

  你还记得当初上学时的校训吗?每一条校训,都蕴含着一所学校的精神和灵魂。由省教育厅、湖南日报社主办的“寻找校魂·校训故事”座谈会在长沙市稻田中学进行,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有关领导、相关学校负责人以及部分家长和学生代表一同畅谈校训故事。

  华声在线12月9日讯 从学生时代过来的您,是否还记得母校的校训?9日上午,在长沙市稻田中学,由湖南日报社主办、长沙市稻田中学承办的“寻找校魂·校训故事”座谈会举行。

  我省多名百年名校校长和老师,家长和学生代表齐聚一堂,畅谈校训故事,探讨校训魅力。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领导出席座谈会。

   已讲述16所学校校训

  当前,弘扬社会正能量,传递真善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宣传舆论和教育界的主旋律。新形势下,宣传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新途径、新办法?从中央到地方,媒体都在积极探索。

  据了解,自今年10月25日起,湖南日报推出《校训故事》系列报道,记者通过现场描述,采访相关当事人,查阅和了解历史资料,还原学校历史,以故事的形式,生动地讲述部分百年名校校训的来源、内涵,并搜集全省市(州)县一中和中学名校校训连续刊发。截至目前,该专栏发稿16篇,分别讲述了长沙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等16所省会和地方有名的中学校训故事。

   报道引起各方热议

  该系列报道有自己的特点,选择我省部分中学名校为切入点,以讲故事的形式,解校训、说校史,角度小,接地气。

  据了解,《校训故事》系列报道推出后,在校园引起师生广泛热议,《校训故事》也先后被人民网、光明网等上百家网站刊载,网络上的单条微博点击阅读达14万人次。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以“湖南日报‘微角度’宣传核心价值观”为题给予肯定。

  在9日的座谈会上,《校训故事》系列报道再次引起座谈会代表对校训的热议,与会嘉宾代表从校训历史、传播校训、弘扬校训等不同方面讲述了校训故事。

  ■记者 陈月红 黄京

   校训故事

   稻田中学:志诚仁爱

  20世纪上半叶,长沙有“北周南,南稻田”之说。稻田,指的便是如今地处长沙市东塘附近的稻田中学。

  在该校广场右边的文化墙上用黑底白字书写着“志、诚、仁、爱”4字校训。

  1912年,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在长沙诞生,成为当时省政府直管的3所公立学校之一。因地处古稻田,被称为“稻田学校”。周南女中的创办者朱剑凡被聘为首任校长。朱剑凡上任后,建章立制。朱剑凡提出,作为一个女孩子,首先得有志气,有志向。作为未来的教师,“仁爱”之心不可缺少。为人要纯厚、真诚,要有关爱人、温暖人的情怀。在朱剑凡看来,“志、诚、仁、爱”4字是当教师的根本,更是做人的根本。为此,他将这4字立为校训,并制定了校歌、校徽。

  “徐特立是学校第7任校长,对学校发展功不可没。”校长梁志军说,在朱剑凡、徐特立和几位继任者的主持下,学校吸引了杨开慧、向警予、缪伯英等一大批智慧女性前来求学。

   概说校训

  什么是校训?

  校训形式短小精悍、内容丰富隽永,同时体现着办学理念。其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校训对莘莘学子形成了一种巨大的鞭策力,激励着他们为祖国发展作贡献。

  校训来自哪?

  校训大部分都是四字或八字,多来自《大学》、《中庸》、《易经》等经典著作。

   校训五大高频词

  根据对湖南百余所中学校训的统计, “”、“”、“”、“”、“”等字出现频率最高。

  长沙市一中彭健老师表示,“”意指大公无私、廉洁奉公;“”意指勤劳品质;“”是朴实无华,实事求是;“”意味着自强不息,勇于坚持真理;而“”意即实事求是,为人求真,无虚无伪。这些都体现着学校育人的理念,也是学生应当树立的品德,因此在多所学校的校训中频频出现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