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 长沙岳麓投入12亿“五水”同治

12.01.2016  09:39

  星辰在线1月12日讯(长沙晚报记者 彭玮蔚)桃花岭前沙似雪,岳麓山外月如霜。“约会”梅溪湖,如今已成为河西市民周景释放一周疲惫的不二选择。

  岳麓区居湘江以西。境内岳麓山俏然峙立,湘江穿城而过,橘洲静卧江心。长沙以“山水洲城”享誉天下,而山水洲城尽聚岳麓区。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保障,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条件。因为有水,城市才显得灵动;因为有水,城市才变得脉脉有情。

  近年来,岳麓区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谋划水务建设,牢牢把握新时期水情变化。“十二五”期间,岳麓区投入各类水利建设资金12亿元,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摸水情、号水脉、定水策”,走出了一条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安全水利、法治水利齐头并进的科学发展之路。全力实现了安全水利护航平安岳麓、生态水利打造宜居岳麓、民生水利构建幸福岳麓、资源水利助推动力岳麓、法治水利建设和谐岳麓的总体目标。正如岳麓区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国良所说:“‘十二五’是岳麓区水务事业投资规模最大、安排项目最多、基础设施建设最快、群众受惠最大的五年。”

  如今,岳麓区已信心满满、甩开臂膀掀起了新一轮大干水利的高潮!

  安全水利

  完成39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新闻回放:

  泉水冲水库是座中型水库,位于雨敞坪镇,前些年水库堤坝渗漏严重,不仅影响下游数万亩稻田的灌溉,而且还影响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0年,岳麓区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附近村民汤学峰说:“现在水库修葺一新,不仅可以蓄水还能发挥灌溉作用。

  亮点点击

  十二五期间,岳麓区共完成39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其中一座中型水库(泉水冲水库),五座小一型水库(玉华水库、石砚冲水库、石塘水库、茅栗冲水库、新华水库),32座小二型水库,1座山塘扩容为小二型水库(坝冲水库),共计投入资金1.8亿元,主要对水库大坝进行了加固、整修,新建、改建水库构筑物、附属设施、库内淤泥清除,修建防汛公路等,除险加固工作完成后,水库蓄水能力大幅增加,水质得到提升,防汛抗旱能力增强,农作物灌溉保证率大幅提高。

  新闻回放:

  近日,岳麓区望月湖街道溁湾镇社区403户居民的户表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形成了一户一表的配置模式。“以前管道经常锈蚀漏水,分摊的费用又高,水质也不达标,现在一户一表省了好多麻烦,少了好多纠纷!”社区的张娭毑如是说。

  据了解,溁湾镇社区内部管道年久失修,锈蚀严重,经常漏水,居民需分摊较高的水费,而且二次供水设备老化,故障频繁,蓄水池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水质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针对这些问题,岳麓区对该小区实施了自来水户表改造工程,改造后,水费一户一交,管网漏损水质不达标管理维护难等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亮点点击

  十二五期间,岳麓区通过城市管网延伸方式实施西湖街道茶场村、岳麓街道桃花岭村、含浦街道集镇等项目7处,新建泉水冲水厂集中供水工程1处,共计解决饮水安全人数7.66万人,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居民多年来用水不方便、水质不达标的问题,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岳麓区自来水户表改造共实施了5.24万户,投入资金1.5亿元,改造了桔洲新苑、金峰小区、航天大院等120余处小区,近20万人受益。

  生态水利 库区污水全截流零排放

  新闻回放: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坪塘砂石基地,只见新建成的砂石基地钢结构厂房宽敞明亮,4条运输砂石的皮带正忙碌着,周边绿树成荫,道路硬化。很难想象这里曾经灰尘滚滚,泥泞难行。

  据悉,岳麓区在全市率先取缔湘江左岸沿线的地摊砂石场,建成集中经营的坪塘砂石基地,采取政府引导监管、业主自主经营的原则进行经营。基地占地180 亩,设计砂石年供应量600万吨,分为4条生产线,工程总投资1亿元。生产区域采取全封闭式,生产产生的废水通过三级沉淀处理再排放。

  亮点点击

  坪塘砂石基地建成后,基本实现了消声、降尘的环保效果,到处占地、尘土飞扬、泥水满街的景象一去不返。并形成了一个年产能过亿的建材基地,给政府带来的年税收约2000万元。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成为一个范本,全国各地来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新闻回放:

  昨日,记者在岳麓区新民路看到,这里的污水管道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据了解,这次改造主要包括污水干管清淤疏浚工程、新老污水管道连通和临时污水提升泵站改造等。随着老阜埠河路、桃子湖路、新民路等8个排水口的改造完工,橘子洲大桥以南一线污水管淤积严重、排水口未与潇湘大道污水干管接通的现象将成为历史。

  亮点点击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为配套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如期实现“一蓄两通(蓄水、通航、通桥)”目标,岳麓区从2012年开始对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库区岳麓段系列配套工程启动建设,完成湘江左岸、靳江河、龙王港共22公里一线防汛大堤的护坡护脚、新建或改造 5处泵站、封堵或改建28处涵闸、改造10条低排渠,完成投资3.0亿元,保障了库区蓄水后区域范围内堤防安全、城市排渍。同时,岳麓区实现龙王港、湘江(岳麓区段)流域污水全截流,确保实现“库区污水全截流、零排放”的目标以及省、市截污工作整体要求,保护了湘江库区整体水质。

  新闻回放:

  龙王港大堤是岳麓区最重要的堤防之一,保护着望月湖社区上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由于原始设计标准低,堤身单薄,且大堤四处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存在不小的隐患。

  为改变这一状态,2012年底,岳麓区投入2000万元进行除险加固,拆除了周边的违法建筑,清除淤积多年的污泥,加固了大堤,拓宽了卡口,美化了沿途景观。如今,龙王港大堤已成为市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同时,同步建设的西湖文化园项目也全部完工。昔日的西湖渔场已华丽转身,变成了城市的“后花园”。龙王港的治理提高了西湖的水质和自净能力,让岳麓名山与咸嘉新湖相得益彰。

  亮点点击

  “十二五”期间,岳麓区先后实施了龙王港望月湖段城市堤防达标工程、靳江河(含浦段)堤防综合整治工程、莲花河(竹溪段)流域综合整治工程、莲花河(社区段)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对堤防进行加固、护坡、河道清理、河道环境整治,区域内防洪标准大幅提高,河道环境得到改善,形成了成片的景观水利,便于附近居民生活休闲。

  新闻回放:

  虽然政府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在湘江河道空地上种菜,但每逢枯水期,不少市民依然我行我素。岳麓区先后组织水务、公安、城管、街道等相关部门,对湘江岳麓段沿线存在的违规除绿开地、搭建亭棚、种植蔬菜的现象开展了联合执法,拆除违建亭棚 70余个,清理河边菜地1000余亩。

  据悉,在河边种菜不仅会加剧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而且极易影响行洪。上午9时,在推土机轰鸣声中,执法正式开始。大型推土机将菜地全部推掉,铲车则将违规搭建的棚子推倒,执法人员对现场进行了清理,确保河道恢复原貌,共清理河边菜地1000余亩。

  亮点点击

  岳麓区以重点整治河道“脏、乱、差”现象,改善沿河两岸生态环境,建立和完善河道管理长效机制为原则。5年来在湘江、靳江、龙王港等主要河道内共开展 40余次河道执法综合行动,出动了机械设备100台次,执法人次达2000人次,采取恢复岸坡、清理河滩、河面保洁、拆违还岸、增设标牌等整治措施,基本实现“河畅景美,岸整水净,滩清坡绿,碧水绕城”的治理目标。

  民生水利

  完成20处重点高危山塘整治

  新闻回放:

  “搭帮区水务局大力实施的山塘整治工程,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用水难题。”雨敞坪镇新卯村党支部书记李应平说道。近日,正值新卯村生姜收获季节。记者来到新卯村生姜基地,一股姜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一片收获场景映入眼帘。

  据悉,新卯村由于地理位置较高,缺水一直是制约当地发展的难题,遇到干旱天气,全村4000余村民只能靠小山塘来维持生活和生产需要。从2012年开始,岳麓区不断加强山塘清淤和扩容的力度,并对沟渠进行疏浚。还在新卯村修建了坝冲小型水库,新卯村的用水难题得到彻底解决。“小农水利建设,不仅创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实实在在为农民群众谋了福利。”李应平说道。

  亮点点击

  岳麓区涉农街镇大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存在工程蓄水能力不足、渠道淤塞渗漏严重、泵站设施老化失修等诸多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为改变这一状况,5年来,岳麓区完成小农水建设投入2亿元,完成20处重点高危山塘整治,完成山塘提质扩容1.4万亩,进行沟渠疏浚520公里,新建或改建小型机埠20处,新建或改建小型河坝24 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资源水利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新闻回放:

  日前,雨敞坪镇开展了以“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为主题的节水宣传活动,现场,雨敞坪镇中心学校师生现场手绘以“珍惜用水”为题的画报,镇农办工作人员从中挑选了30幅用于宣传展示。“这个活动很有意义,让我重新认识了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嵇家山村支部书记马术华说,以后,要号召更多村民参与到节约水、保护水的行动中来。

  亮点点击

  岳麓区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上下功夫。全面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域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抓紧制定水量分配方案;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逐步开展建立水权制度和水市场试点,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

  法治水利

  内五区率先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

  新闻回放:

  2010年12月30日,岳麓区水务局正式挂牌成立,它标志着岳麓区通过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机构,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城区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在长沙内五区率先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

  亮点点击

  近年来,岳麓区不断强化水务管理改革。通过公开招聘选取30人充实水务工作各岗位;涉农街镇成立水管站,配强配齐由财政供养的工作人员共15人;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按“三制”要求(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管理项目建设,确保了质量优良、进度超前、零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