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区坪塘街道坚持统筹发展 成湖南投资最大旅游开发区

03.01.2016  11:20

  星辰在线1月3日讯 长沙晚报记者 龙钢跃 李万寅 唐薇频

  在岳麓区坪塘街道,有两位主动放弃企业高收入的“转型”村支书。岁末年初,聊起自己的选择,两位村支书都觉得“值”!

  狮峰山村村支书张正国曾是上世纪坪塘镇有名的“万元户”,7年前,他主动关停了污染严重的颜料厂。如今,他几乎每天都要到村上的湘江欢乐城工地看看。 200亩的矿洞将建成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华谊兄弟电影文化城开工建设,昔日灰头土脸的坪塘,将变成“高大上”的城区……张正国很是自豪当初的选择。

  太平村的村支书吴志中本是南方水泥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年薪近30万元。但他回到家乡当起了村支书。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现代农业发展得有声有色,办起了坪塘最大的现代农庄。好山好水、绿色食品加上特色农业,吸引了周边的长株潭市民蜂拥而至。看着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的钱袋子日益鼓胀,吴志中有一种难以掩饰的喜悦。

  北部的大王山旅游度假区,巴溪洲水上公园顺利开门纳客,湘军文化园启动建设,华谊兄弟电影文化城开工启动,湘江欢乐城项目有望2017年建成;南部的乡村,随着“千户农庄示范园计划”的推进,乡村田园休闲游兴起……“城是有品质的城,乡是有韵味的乡!”8年前,坪塘由原望城县划入岳麓区;3年前,由乡镇改为街道。今天,处于长株潭地理中心的坪塘,正历经着产业转型、农民转身、观念转变的嬗变,演绎着城乡一体化的鲜活样本。

  转型

  坪塘之变,还得从转型说起。

  坪塘盛产石灰石。上个世纪,湘江西岸,烟囱林立的坪塘远近闻名。大小几十家水泥厂、颜料厂、建材厂,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坪塘成为当时望城县的纳税大镇;然而,也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008年,长沙大河西先导区成立。坪塘镇划到了岳麓区后,所有污染企业都被要求关停或搬迁。

  2009年,湖南省新生水泥厂对立窑生产线实施了关闭,为坪塘老工业基地产业退出打响了第一枪。紧接着,高污染、高能耗的水泥、化工企业逐步退出。“关停工厂,村民一开始有些不情愿,但大家都看到了污染的严重性,坪塘的确到了不得不转型的时候。”张正国说。

  据统计,坪塘老工业企业退出后,每年减排废水128万吨、二氧化硫8875吨、氮氧化物696吨、粉尘2005吨、危险废物35吨。

  进退之际,坪塘产业走向何方?

  2013年1月,新成立的坪塘街道——揽90.13平方公里废旧矿区、大片乡村于怀,再次进发。

  “发展时尚休闲文化旅游等两型产业,全力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田园城市示范新街。”经过反复探究与调研,结合长沙市、湘江新区、岳麓区给出的产业定位,坪塘人确立了自己的发展坐标。

  因开采石灰石矿形成的200亩大矿坑,用来打造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创新天地宽。两型之光闪耀之下,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代替化工建材业,成为了坪塘产业发展新方向。由区位优势、自然资源、政策推动等构成的“磁场效应”,吸附了大王山旅游度假中心、巴溪洲水上乐园、华谊兄弟电影文化城、湘军文化园、中广天择传媒总部等优质项目的进驻与建设,坪塘,一跃成为湖南省投资最大、项目最集中、主题最鲜明的旅游开发片区。

  “坪塘不再是污染的代名词,正朝着时尚休闲文化旅游的‘世界级目的地’迈进!”今日坪塘,塔吊如林、项目如雨,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街道工委书记文志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坪塘街道2013年成立以来,共承担省市区重点项目30多个。这些项目在坪塘落地开花,提升了坪塘乃至岳麓区的区位优势,为坪塘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让坪塘人优先享受到高品质的娱乐休闲生活。

  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推进建设的美丽坪塘,快意生长、风华正茂。

  转身

  “以前村里有人去溁湾镇就算进城,打电话问他在哪,回答是‘在长沙’。现在不一样了,这里就是长沙城区。”说起坪塘人的变化,白泉村村主任陈建明深有感触。

  坪塘产业实现了华丽转身,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经历着个人身份、居住环境乃至精神世界的嬗变。

  “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原来农民还可以这样当!”在坪塘街道举办的“巴溪洲”专场招聘会上,拆迁户周香珍成为了巴溪洲水上乐园的一名保洁员,对她来说,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工作、扮靓家乡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开心事。周香珍原来住在红桥村松竹园组,在家种田喂猪带孩子。坪塘划入岳麓区后,她成了失地农民。今年她将搬进位于坪塘大道旁的安置房花溪欣苑,身份也由农民变为市民,纳入医保、社保,另有征地补偿等,可以领取两年的失业金,到了55岁还可以领取养老金。

  像周香珍一样,还有很多失地农民搬进了安置小区。街道经常举办招聘会,不少人没费多大劲就找到了工作。白天上班,晚上跳广场舞,跟城里人没有两样了。对于年轻人来说,也不用外出打工了,项目运营后需招收大量员工。以湘江欢乐城为例,项目建成后能创造8000个直接就业机会,带动间接就业将超过5万人。周香珍的老邻居们,正盘算着把在外地打工的子女叫回来,在家门口工作,这样一来,孙辈就不用做留守儿童了。

  那些没有被征地的农民,施展拳脚的舞台也很大。在倾力打造大王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同时,岳麓区、坪塘街道没有忘记广袤的乡村。为配套北部的大王山旅游度假区,坪塘在南部打造乡村田园休闲游,推进“千户农庄示范园”计划。这些农庄主要分布于坪塘南片的花扎街、新合、太平、白泉等村,2015年扶持100户。新合村桐冲组农民廖丹就是其中一户,他前些年一直在外当厨师,一年回家两次。前年,廖丹辞工回乡筹建农庄,利用自家鱼塘、山林、菜地和自己的厨师手艺,开起了“回家的味道”餐馆,边照顾家边创业。离长沙主城区不到20公里,坪塘发展田园休闲旅游条件得天独厚。长株潭游客陡然增加,不仅让廖丹一家忙得不亦乐乎,还解决了村上10多人的就业问题。

  “坪塘既是城市,也是农村。要构建城乡一体化,而非‘一样化’的城—镇—村体系!”坪塘街道办事处主任吉文斌说。正是城乡的和而不同、时尚都市与美丽乡村的交相辉映,让坪塘的转型如此独特而和谐,坪塘人的转身如此漂亮而惬意。

  转变

  进入坪塘街道太平村瓦窑坡组,仿佛进入世外桃源:一栋栋普普通通的民房,房前屋后装点得花团锦簇,每一家庭院都是一个微型公园。碧绿的菜畦、宽敞整洁的道路、富有特色的农庄……此情此景令记者难以想象,就在3年前,坪塘的乡村绝大多数还是这样的:路,是狭窄稀烂的;垃圾,是成堆成山、无处不在的。当年,在长沙市环境卫生督查中,集老工业基地遗留环境问题、乡村“脏乱差”于一身的坪塘,位居末名。

  城镇化进程中坪塘人的困惑还有:曾经,90平方公里的街域范围,5万人口只有一家乡镇卫生院;曾经,湘江孤岛上的坪塘街道鹅洲村,因四面环水交通不便,村民求医、上学件件是难事。

  如何在由乡变城、城乡统筹中,让坪塘干部群众不仅转变身份,更转变观念、提升素质?

  街域经济的转型,城乡面貌的改变,精神世界的嬗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观念之变、作风之变首当其冲。

  “作风要进城,目光要望乡!”把脉街域绝大部分地区仍属农村的实情,坪塘街道求变路径愈加清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把坪塘建设成为“两型 ”田园城市的样板区。

  如今,坪塘大道、潇湘大道南延线、督府路、巡抚路、巴溪路、观音港路……一条条通衢大道拉开了坪塘主城区的骨架,释放着坪塘位处长株潭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而在农村,不仅村村、组组、户户路路通,还用上了高标准的太阳能路灯。鹅洲新渡轮投入使用,可以同时容纳6辆小车和数十人过河,孤岛变为通途。首开长沙市乡村治安环境维护24小时“警灯闪烁”巡逻先例,群众感到实实在在的安心。花溪博才小学的开学,终结了坪塘没有一所高品质学校的历史;长郡—红桥中学已经竣工,明年有望开学招生,硬件设施直逼长沙市区最好中学;投资规模过亿的湘雅医院分院,不但可以满足坪塘人的就医需求,还辐射长株潭周边地区。

  抓项目、促发展、建两型,惠民生……没有落幕的大戏,没有句号的建设,坪塘的指挥者、建设者用作风、用汗水换来了家园的巨变。然而,坪塘之变,绝不仅于此。

  快速奔跑的坪塘离不开精神动力、少不了道德正能量。众所周知,坪塘出了个孝老爱亲的全国道德模范廖月娥。为了让廖大姐的美德在坪塘接力下去,坪塘街道投入700多万元,兴建了一座敬老院,遂了廖月娥“让更多孤寡老人老有所养”的心愿。廖月娥敬老院还设有道德讲堂,也是岳麓区大学生“孝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已接待长沙市各大中小学师生和市民代表1万多人次。除了廖月娥,坪塘街道还涌现出湖南省见义勇为英雄谢芳、花扎街村好支书周永强、孝养继母60载的周艳君等一批“好人”。

  在平凡人的善举引领下,坪塘风尚为之一新。如今,在这里,婆媳关系特别和谐;曾经打牌上瘾的村妇,美化庭院上了瘾;邻里纠纷、街坊矛盾大为减少。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坪塘共承担省、市、区拆迁项目38个,拆迁面积近2万亩,涉及2000余户居民,项目拆迁体量居岳麓区首位,但在整个项目拆迁过程中,实现“零安全事故”和“零非法集访”。去年,坪塘还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2015年长沙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年中督查结果公布,坪塘街道太平村从全市246个村中脱颖而出,跻身25个“优胜村(社区)”行列,也是岳麓区此次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优胜村”。

  岳麓区委书记周志凯说:“坪塘坚持以片区开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实施集镇提质改造、提高招商引资质量,让乡村既保留了淳朴的田园风情,更增添了现代文明气息。作为岳麓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前沿,坪塘展现出与纯城区、纯农村不同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