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起作者之争 范仲淹被指没到过岳阳

04.12.2014  00:40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以“忧乐”二字关情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可以说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作者范仲淹被认为是封建士大夫的杰出代表,一千年来一直被历代百姓所讴歌和赞颂,然而,近日一位撰写了一篇《新岳阳楼记》的被称作与韩寒、唐家三少、郭敬明并称为“新四大才子”(张一韩二唐三郭四)的湖南籍青年作家张一一却撰文指出“《岳阳楼记》作者非范仲淹而是滕子京”,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社会各界和网络热议。

   《岳阳楼记》实为范仲淹“托名”之作?

  “《岳阳楼记》作者并非范仲淹”一文作者张一一表示,在写《岳阳楼记》之前和之后,范仲淹一生从不曾到过岳阳楼,仅凭传说中滕子京给寄过去的一幅《洞庭晚秋图》和前人有关岳阳楼的一些诗文记载等这些间接的二手三手材料,“范仲淹断没有如此通神的手段可以闭门造车,写出如此脍炙人口的千古雄文”。

  张一一文章还揭露指出,范仲淹“托名”《岳阳楼记》的情形,其实类似于现在看到的许多署名名人所作的序言、评论和推荐之类,“大多是出版社和书商这边找托儿以名人的口吻写好,发给所谓名人确认下,如没有什么原则性问题,只需奉上几条几瓶烟酒一个丰厚红包之类,名人便会慨然应允署上自己的大名,这已成业内潜规则。”

   历史上的滕子京曾是“贪官污吏”?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在《岳阳楼记》的开篇,我们就不难看到一个果敢练达、勤政爱民的“能臣廉吏”形象,但张一一却认为“这恰恰是滕子京的奸猾之处,这一千年以来,我们都被他给忽悠了”。张一一在《作者并非范仲淹》一文中旁征博引《宋史》和司马光《涑水纪闻》指出,滕子京之所以会被贬谪到巴陵郡(今湖南岳阳),是因为他在做泾州知府期间贪污公款高达16万贯(古代一千钱为一贯),而滕子京之所以要“重修岳阳楼”,也不过是为搞“形象工程”和抓收入的一种方略,“这一回,他又如愿以偿地赚得盆满钵满”。

  文章认为,署名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发表(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后没几日,同年秋,滕子京便被调任时有“小汴京”之称的徽州作知府,“这就不难看出《岳阳楼记》的公关作用,滕子京最想表达的其实就是‘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那11个字,这是他唯一想传达给朝廷的有效信息和真实动机,只是后人不知就里,反而围绕‘忧乐’二字大做文章,反倒让托儿范仲淹不小心给出名了,这可能是滕子京当初万万没有料想到的。”

  该篇博文还振振有词指出,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的同科进士,“滕子京既然能高中进士这一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最高级别的功名,说明他文采一定不错,具备写出《岳阳楼记》这一千古名篇的基本条件,只是他为了吹嘘自己的政绩,不适合用自己的名字公开发表,只好忍痛割爱去让名气更大、声望更著、官阶更高的好友范仲淹捡个现成便宜了”。

   学者:鼓励思想争鸣和学术讨论,但司马光之说不足采信

  对于质疑《岳阳楼记》并非范仲淹所作一事,知名文化学者赵缺表示,把一些大家都关心的文化人物、文化观点都摆到桌面上公开讨论,这说明我们的学术界在思考,这是学术的一种进步,是一件大好事,无疑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但单就《岳阳楼记》的作者归属和滕子京的历史问题而言,主编有《资治通鉴》的北宋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光的个人观点却并不足以值得采信,“司马光是范仲淹和滕子京的政敌,历史上的一些功过是非向来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排除司马光会有掺杂个人的感情和利益因素在里头。”

  另有网友表示,“仅靠推测得出范仲淹并非《岳阳楼记》真实作者很牵强,毕竟范仲淹也算是一代文豪,写出《岳阳楼记》这样有情怀有气势的千古雄文并不足为奇。”也有网友表示支持张一一的观点:“历朝历代的正史都有很多造假的地方,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从古至今都不乏欺世盗名的或者是曾被误解的大人物存在,我们没有亲眼见证,谁也无法肯定《岳阳楼记》的作者究竟是范仲淹还是滕子京,至于其作者是不是范仲淹,范仲淹有没有到过岳阳,岳阳楼景区方面似可就此一社会和网络热议的“范仲淹滕子京著作权之争”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专门的讨论和考证。”




(稿源:人民网)
(作者:)
(编辑:段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