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收藏爱好者藏大量日伪档案 均有日文标注尺寸

22.01.2015  12:19

大量日伪档案

  红网岳阳站1月22日讯(分站记者 彭雨琪)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日本在两次侵华战争期间劫掠大量的中国文物。1月21日,汨罗收藏爱好者彭彪向记者展示了自家藏品中的一批日伪档案。据介绍,这批档案是日本肆意搜刮中国文物最真实的记录。彭彪认为,这批档案或可成为我们今后追回文物的依据。
  
   300元拍下日伪档案侵华铁证
  
  1月21日,记者在彭彪家中见到,这批档案一共27份,长26厘米,宽19厘米,每份档案上都有一张清晰的黑白相片,每件文物都用日文标注了尺寸。
  
  档案上的黑白相片,是美国的AGFA相纸洗印的。彭彪说:“别小看了这些相纸,在当时这可是花了大价钱的,说明了日军非常重视这件事。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档案底部落款“华北综合调查研究所”。彭彪查阅史料得知,“华北综合调查研究所”其实是日军在国内的汉奸组织,是1940年前后,大汉奸王揖唐在汪伪中央政府就职后成立,专为日本掠夺资源服务的。
  
  说到这批档案的来源,彭彪说是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2005年,北京的一家拍卖公司通过网络,拍卖了一批古董文物。在拍卖的物品中,彭彪一眼就看出了这批日伪档案。
  
  “当时的人都热衷于清三代文物,对这些侵华史料并不感兴趣。”彭彪说,他觉得这是难得的侵华罪证,也许有一天国家强大了,可以按照这个档案去讨还属于我们的文物。
  
  随后,彭彪用了不到300元钱,买下了这批日伪档案。他说,当时没有更多的考虑其经济价值及利益。如果买其他古董,也许赚钱更多,当时纯粹从爱国这个角度来购买。另一方面,他也担心这批重要的罪证被日本人买回去进行销毁。
  
   日军掠夺我国文物价值连城
  
  在这批档案中,图片显示有十分精美的青铜器,有成组的青铜编钟、长达1.2米的青铜剑,还有众多怪异造型的青铜器物。经初步判断,应该是商周时期器物,造型十分精美,而且还很完整。
  
  从日军搜罗的文物品级看,是绝对的高精坚,这批遗存下来的档案,显示日军重点注意的都是青铜器。看得出日军有意安排一批既懂文物,又懂历史的人专门处理此事,是绝对的有目的,有组织,系统地进行搜罗。
  
  “这些物品中,绝大部分是国家一级文物,级别很高,档次很精。”彭彪说,在现今商业发达的社会,这批文物的市场价值恐怕不能简单地估算出来,那应该是个天文数字,价值连城。
  
  “从这批档案的编号看,已经是46156号了,这说明至少有4万多件国宝级文物已经落入日军之手了。”彭彪说:“这批文物的命运可想而知,我没有收到的其他4万多件档案,里面显示的国宝级文物,我们可能这辈子都无缘相见了。
  
  “我想,有了这批珍贵的历史档案,至少中国政府在适当的时候,可以依照国际法,保留征讨文物的权力。”彭彪说,看着这批档案,他时常感概万千。纵观历史,我们需要反思自己,教育后人,这批珍贵的档案才体现了它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