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岩脚侗寨风情游醉倒八方游客

18.11.2014  13:57

雨后的岩脚侗寨古驿道      刘杰华  摄

侗寨的秋天        刘杰华  摄

侗寨的游客          刘杰华    摄

侗寨“木俗”表演          刘杰华    摄

游客与村民同乐          刘杰华  摄

  红网靖州站11月18日讯(分站记者 刘杰华 通讯员 陈斌)“我还没见过这么自然、这么和谐、这么有历史底蕴的村庄!”来自湖南郴州的李和军游览完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岩脚侗寨后禁不住赞叹。11月15日,2014中国·飞山文化旅游节期间,几千名外地游客来到岩脚侗寨感受大山深处的美景,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找寻逝去的古驿道历史。截至目前,岩脚侗寨已累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6万多人次。
  
  岩脚侗寨位于有“中国最佳民俗风情旅游名县”之称和“中国十大生态旅游县”之称的靖州县东部,是一个集自然生态之美、民俗风情之美、历史文化之美为一体的3A级景区,纷繁的景点和众多美丽传说让游客们流连忘返,热情的侗家姑娘醉倒了八方游客。
  
  这里是中国绿心上的“生态公园”。其位于“中国绿心”和被欧美称之为神奇的“绿色三角洲”的核心地带,自然生态非常优美,周边有近10万亩的原始次生林带,并已纳入国家级公益林保护区范围予以保护。林中沟谷幽深,断岩横立,悬幔飞瀑,山洞奇异,生长有金丝楠木、红榉木、香樟、紫薇、银杏等名贵树种和锦鸡、穿山甲、野猪、乌龟等珍稀动物,堪称原始生态胜地。
  
  这里是侗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岩脚一带侗族居民经过近千年的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自有特色的侗族民俗文化。民族歌舞主要有侗琵琶、侗芦笙以及融合侗琵琶、侗芦笙在周边地区独有的哆耶舞等,吹跳结合,歌舞结合,极具特色;民俗活动有闹春牛、舞龙灯、唱山歌、婚嫁、丧葬和祭祀活动;民俗节日有姑娘节、六月六、立冬节;侗家食品有油茶、腌鱼、腌肉、腌笋子、腌白菜、黑米饭、甜藤粑粑等。岩脚是周边地区唯一会制作侗琵琶的村寨。据考证,岩脚为侗琵琶制作的发源和传承地,周边通道、绥宁等地的侗琵琶大多为该村72岁的传统艺人杨灿全及其徒弟所制。
  
  这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岩脚侗寨古驿道始建于明朝中期,由于位于湘黔和湘桂古商道的交汇处,过往商旅逐渐增多,岩脚侗寨也因此而兴盛,逐渐成为了黔桂古道网络中的一个重要驿站。从侗寨内现存的古石碑上的记载、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共同接受供奉,兔主庵只许女性拜祭和过四个“姑娘节”的传统可以看出,当地女性地位较高,大多数的妇女当时掌握着家庭中的经济大权,还可以当首领,这在全国都属罕见。岩脚侗寨可以说是尘封于苗乡侗寨“丝绸之路”上的古驿站,遗落在湘西大山深处的“女儿王国”,其对研究明清朝时期西南地区交通史、主流汉文化传播史、民族交流史具有重要作用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