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藏族女孩被确诊为肝棘球蚴病

04.11.2014  10:25

此寄生虫病牧区较常见,进食遭虫卵污染食物或水发病;家长正在来湘路上,签字后即可手术

CT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右肝后叶有一个拳头大小的外囊和里面白色条状的内囊。 梁辉 摄.jpg

10月29日晚饭时,在星沙某学校就读的17岁藏族女孩卓玛因剧烈腹痛趴在食堂的餐桌上哭泣,随即被老师和同学发现并送往附近医院,经CT等检查发现她右肝后叶有一个成人拳头大小的囊肿,医生询问病史得知,女孩来自牧区,有食用生肉和养狗史,考虑为肝棘球蚴病(肝包虫病),随即转往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医院进一步治疗。记者3日从湖南省人民医院获悉,经过对症治疗,卓玛目前病情稳定,其父母正在赶来湖南的路上,待家长签字后即可手术。

3日上午,记者在省人民医院肝胆医院胰脾外科病房见到了卓玛。经过4天的治疗,她因胰腺炎引发的剧烈腹痛已经得到控制,笑容重新回到女孩脸上。据卓玛和她的同学介绍,在西藏地区有吃生肉的习俗,“生牛肉放盐和辣椒等调料风干以后就可以吃了”。此外,卓玛家还养了一条与她相依为伴3年的藏獒。

这种寄生虫的虫卵主要寄生在狗的小肠内,随粪便排出,人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就会被感染。”胰脾外科梁路峰主任医师介绍,肝棘球蚴病在我国的新疆、内蒙古和西藏等省区的牧区较为常见,湖南鲜见关于此病的报道。该病潜伏期长达5~30年,初期症状不明显,手术为治疗的主要手段。

她父母正在坐火车来长沙的路上”,梁路峰表示,待卓玛的父母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后即可进行手术,“手术操作必须精准,否则一旦外囊破裂,囊液流入腹腔,就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威胁生命;另外,外囊切除不彻底以及囊液内的子囊流入腹腔,都可能引起术后复发。

谈及此病的预防,梁路峰表示,首先应加强犬类的管理,不与狗亲密接触,防止犬粪污染饲料、水源;其次要预防羊群染病,加强宰杀管理,病死的羊尸应深埋或焚毁;还应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保护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