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15岁以下在册各类残疾儿童2633人

03.12.2015  16:04

原标题: 株洲市15岁以下在册残疾儿童2633人

  株洲网讯 今天是“国际残疾人日”,据市残联最新数据显示,我市15岁以下持残疾证儿童或少年共有2633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

  另据株洲市产前诊断中心统计,最近两年,我市每年都有超过200例孕妇通过唐氏筛查或超声诊断发现“问题婴儿”,从而签署终止妊娠的意见,避免了婴儿“一出生就残疾”的问题。

  采访中,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优生科多位专家表示,其实不少致残情况是因为家长的疏忽大意、或侥幸心理造成的,他们结合接诊的案例做出了提醒和建议。

  视力

  案例:父母患梅毒,新生儿视力残疾

  残疾人数150人

  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张利之介绍,在视力残疾儿童中,先天致残的疾病主要包括白内障、斜视和弱视。最近几年,因梅毒感染造成的婴幼儿视力下降或致残的现象开始出现,医院每年都会接到近十例这样的患儿。

  张利之说,有一名新生儿在做体检时发现有肛门发烂的现象,疑似梅毒感染。但当医生询问父母病情时,他们都不愿回答。张利之解释道,梅毒几乎可以累及所有器官和系统,特别是能够侵犯眼部,引起婴儿先天性眼病。几个月后,这名婴儿开始出现视力降低的症状,并确诊受梅毒感染,而此时视力已经造成损伤。

  视力后天致残主要是因为儿童防护不当。医院每个月都会接到多例被钝器损伤眼部的儿童,其中以3岁左右的儿童最为多见。

  听力

  案例:以为中耳炎不痛就没事,结果鼓膜受损

  残疾人数198人

  张利之说,致婴幼儿耳聋比较常见的是药物性耳聋,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都是耳毒性药物。据中国聋儿康复中心统计,我国7岁以下聋儿,超过 30%是药物过量的毒副作用造成的。曾有一位患儿家长带着孩子去路边诊所就医,因按照成人计量使用庆大霉素,造成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但更容易被家长忽视的,是分泌性中耳炎。医院曾接诊过一名幼儿,在幼儿园体检时发现有中耳炎。但由于小朋友不疼、不流脓,也能听得见,家长没有在意。几个月后,小朋友听力急剧下降,鼓膜已经受损。其实,这名患儿患上的是分泌性中耳炎,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最终造成听力损失。

  言语

  案例:7岁才治耳,已错过“开口期”

  残疾人数86人

  “都说十聋九哑,但如果通过早期听力康复诊治,完全能够让孩子‘聋而不哑’。”张利之说,从残联提供的数据也可以看出,言语残疾儿童不足听力残疾儿童的一半。

  张利之说,自己曾接诊过一位炎陵的7岁听障儿童,虽然这个孩子在幼儿时期就被发现有听力障碍,但并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直到5岁以后才通过佩戴助听器辅助听力,但此时已经错过“开口期”,难以再进行语言学习。因此,新生儿要在出生后一周内进行听力筛查,一旦医生建议复检,就不宜耽搁。

  肢体

  案例:基因缺陷,可进行医学性别选择

  残疾人数812人

  张利之介绍,从市残联的统计数据上来看,肢体残疾的儿童和少年最多。致残原因仍多为先天性疾病及发育障碍,如脑瘫、发育畸形等。由于疫苗已经非常普及,脊髓灰质炎致残大幅减少。

  “如果医学上确定需要终止妊娠,在法律上是允许的。”张利之说,她曾接诊过这样的病例,患儿的父母看起来都正常,但是孩子却出现了运动性障碍。通过染色体检测发现,父亲的染色体有问题,并且这种致病遗传会有性别选择,只传给男孩。针对这样的情况,可在怀孕期间进行医学性别选择。即发现怀的是男孩后可选择终止妊娠,从而避免生育残儿。

  从后天致残情况来看,多为意外伤害造成,如车祸等。

  智力

  案例:调整食谱,可避免智力残疾

  残疾人数736人

  为何智力残疾儿童数量如此之高?遗传优生科主任周舒香介绍,造成婴幼儿智力低下的原因很多。

  其中来自先天性疾病,比较常见的有唐氏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缺陷病,又称为“先天愚型”,是我国发生率最高的出生缺陷病之一。目前,唐氏筛查在我市各医院已经非常普及。从设在该院的株洲市产前诊断中心得到的一组数据发现,最近两年,每年都有超过200例孕妇通过唐氏筛查或超声诊断发现“问题婴儿”。

  另外,由于婴幼儿抵抗力较低,病毒感染时不能及时控制病情,就可能对大脑造成伤害。比如很多家长对儿童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不够重视,未及时控制就可能成为脑膜炎,导致智力障碍、失语、瘫痪等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产后的一项足底采血检测家长也不能忽视,该项检测能查出新生儿是否存在氨基酸代谢异常,如果未及时进行干预,会影响新生儿大脑发育,造成智力低下。但其实该病可以通过饮食避免发病,只要严格控制饮食至青春期,就可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精神

  案例:孤独症,早期康复训练有助改善

  残疾人数150人

  张利之说,精神类残疾的典型病症就是孤独症,是一种日益常见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病因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如遗传、环境因素等。他们智力并不比普通人差,如果家长们发现得早又能够及时对患儿进行科学的治疗,自闭症患儿的情况就能得到较好改善。如当年的自闭症儿童洲洲,因为母亲对他坚持不懈地进行康复训练,目前已就读湖南汽车工程学院,成了一名大学生。

  多重残疾

  残疾人数501名

  周舒香介绍,随着电磁、生化等致畸因素的日益增加,先天畸形的发生率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给出生缺陷的干预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多重残疾患儿大多是因为先天性疾病导致。

  提醒

  遗传优生科主任周舒香分析,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有多种。比如准妈妈晚育超过35岁,或以前生育过出生缺陷儿;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或近亲婚配史;在妊娠早期接触过猫狗,或有病毒感染;孕早期有药物服用史;孕早期部分微量元素缺乏;孕期检查血糖异常等。

  周舒香也提醒,育龄妇女应接受孕前健康教育,定期产检,做好先天性畸形的预防工作。出生后,也要尽早筛查新生儿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新生儿听力,通过规范筛检及早发现畸形缺陷,适时进行手术治疗,或早期干预。  (株洲晚报记者 戴凛 通讯员 戴友清 汪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