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届湖南文科第一名的生活与梦想

23.06.2015  13:17

杨君武。资料图片

  潇湘晨报记者 王欢 长沙报道

  再过三天,6月26日,湖南2015年高考分数线即将公布。

  这是湖南39万考生的共同期盼。他们中有几个成绩领先者,将被第一名的光环围绕,被鲜花掌声所簇拥。他们短暂的明星生活,自此开始。

  将近40年的高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这样的佼佼者。光华过后,有些人依然活跃,有些人却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他们在哪里?是出国深造,还是回乡建设?他们的日子是否如高考那年一般光鲜?他们曾经的理想,是否已经实现,或者更加发扬光大?

  茫茫人海中,本报寻觅到一些二三十年前的高考“第一名”,还原他们的生活与梦想,希望对今年的高考志愿者能有所启发。

  “Y”字形路口一头通往热闹的湘江一桥,一头通往柏油小道。柏油小道的尽头是一栋5层赭红色大楼,安静古朴,大门左侧挂着欢送毕业生离校的红色横幅。

  成立于2002年的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这栋大楼里。杨君武的办公室在大楼第2层。6月4日,副院长杨君武伏在办公桌上批改研究生毕业论文。有人敲门,他应了一下,两秒钟后,门开了,深度近视的眼睛在金丝边眼镜后面游离了一秒,随后露出笑容。

  “请进。”他说,随后侧身去找烧水的茶壶,“我给你泡茶。”温和、儒雅、书生气,和他学生口中的杨教授形象差不多,也符合30多年前报纸上那个“既博且约,文理皆学”的全省文科总分第一名的气质。

   那时的压力没有现在大

  1983年,16岁的农家少年杨君武在邵东三中读高二。这是一所乡镇中学,也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

  杨君武家住在邵东县流光岭公社龙和大队三羡堂生产队,在他出生的前三个月,做搬运工的父亲去世了,他由叔父抚养长大。

  在邵东三中,杨君武文理科成绩都不错。当时社会上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说,理科比文科吃香,杨君武对物理、化学、生物很有兴趣,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文科,“多少有点不服气的意思在里面”。

  当年邵东三中只办了一个文科班,有50多个学生,杨君武担任学习委员。他性格比较内向,勤学好思,除吃饭睡觉外,几乎手不离卷,课外读物涉猎广泛,阅读过《庄子》、《孟子》、《史记》、《资治通鉴》等古籍和《浮士德》、《高老头》、《母亲》、《狂人日记》等文学名著,读过的书都作了笔记。他还组织同学订阅了20多种报刊,大家交换阅读,扩大知识面。

  并不富裕的家庭给他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他说这是当时他家“唯一的电器”。他十分珍爱,无论走在放学回家路上,还是在田间地头劳动,他都随身带着它,通过它收听新闻、英语教学节目和中长篇小说连播。

  1983年是全国高中两年制改为三年制的第一年。“那一年竞争激烈,考生除了应届毕业生,还有累积多年的大量复读生,大家都铆足了劲往前冲,都想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但奇怪的是,那时高中生的压力却远没有现在的高中生的大。”杨君武说,“这或许跟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有关,那时没有人逼你参加这个那个培训班,没有一月一次或半月一次的模拟考试。

  在不住校的节假日里,杨君武还要帮家里干比较繁重的农活。他经常拎着收音机下地干活,在这个皮肤被烈日晒得黝黑的少年心里,“高考是希望,但不是压力”。

   站在了“希望的田野上

  跟往年不同,1983年的高考时间是7月15日、16日、17日三天。这一年开始,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规定在中心部分或国防科工委体系所属的某些院校,按规定份额实施面向农村或农场、草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职业定向招生。

  如果说1977年至1979年,高考意味着“回城”的话,到了1983年,高考则意味着“跳出农门”,“吃商品粮(国家粮)”。对于农家子弟来说,高考,是拿到城镇户口的唯一机会。湖南是农业大省,人口众多,高考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角逐场。

  1983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人数39.1万人,比1982年增加8万人,而湖南省内文理科考生七万多人,其中理科考生47378人,文科考生18798人。

  这年7月中旬,提前一年参加高考的杨君武作为七万多湖南考生中的普通一员走进考场。他隐隐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命运将在这三天里被改变。

  考完后,杨君武回到家,拎起锄头、挑着畚箕下地干活去了。23天后的8月8日,天气不错,晴朗有风,在邵东农村,这是给抽穗的禾苗除草打药的季节。

  一大早,16岁的杨君武便拎着收音机下田给禾苗除草了。没多久,收音机里传出一则新闻,播音员用高亢嘹亮的声音宣布了湖南省的文理科第一名。文科第一名,杨君武听到的是自己的名字。

  杨君武站在田埂上,高兴得“几乎要飞起来”。“那时候有首歌很火,叫《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很符合我当时的心情。

  “或者说,很符合当年那一种现状,许许多多的农村学子,站在田埂上收获了他们人生的希望。”他说。

  第二天,媒体记者来家中采访,乡亲们也挤满了房间。

  “考得好,在意料之中,因为自己学习一直很努力,成绩一直不错。但是,考出全省文科第一的成绩来,带有偶然性,要归功于某种运气。所以,自己并不以此自满和傲人。”杨君武说。

   他的事业

   依然守着三尺讲台很难得

  1980年代前期,很多成绩优异的文科生填报的专业志愿不是现在所谓的热门专业,而是文史哲这样的基础性人文专业。

  杨君武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

  1983年9月初,刚过16岁的他“”了20多个小时火车,从小山村来到北京。燕园十年,他先后拿到文学和哲学双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

  1993年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党的十四大召开后的第一年,全国人才市场掀起了“孔雀东南飞”的热潮。

  那年6月,本已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签约的杨君武买了张南下的火车票,他的目的地是广州。中途在长沙下车访友,听说湖南师范大学正在大力引进博士毕业生,他在一友人的陪同下来到了该校政治学系(原政教系)“了解情况”。政治学系和人事处的领导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人事处领导还带他见了校长,求贤若渴的校长竭诚欢迎他来校工作,这让杨君武深深感动。

  两天后,他揣着与湖南师范大学签订的就业协议,坐上了返回北京的火车。他兜里还有一张前往广州的改签火车票,作废了。

  从此,26岁的北京大学博士扎根岳麓山下,执教于湖南师大,六年内一路“破格”从讲师到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湖南师范大学,他的学生评价他说,“杨教授无论做哪一项工作,都很严谨、用心,在我们学校,他很早就赢得了‘四心’(安心、精心、热心、恒心)教授的美称。

  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骨子里有理想主义的情结。杨君武上大学时的理想就是“能有一张安静的书桌。”这种“情结”一直保留到现在。

  2013年秋的一次读书会上,杨君武给学生们朗读古罗马皇帝、哲学家马可·奥勒留所著的《沉思录》中的一些段落。他声情并茂,用从容舒缓的男中音描述了作者在叱咤风云的戎马生涯中对“不动心”人生至境的追求,即“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的、冷静而达观的生活”。

  学生们在讲台下面“心领神会”,“这其实说的是杨教授自己的一种人生理想。

  “他不追名逐利,对学术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位2010级的学生说,“在一些同事因为种种原因先后调离时,杨教授依然守着这里的三尺讲台,很难得”。

   他的思考

   希望还能在田野上生长吗

  杨君武的身份还是湖南省政协常委、民盟湖南省委副主委。他一直都在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曾多次提交建议案,探讨高考制度改革及高校体制改革。

  “知识分子应该对国家和社会自觉怀有责任心。”他说。

  1983年,湖南省的理科第一名是一位叫陈光培的学生,17岁,来自益阳县一中,和杨君武一样,也是农家子弟。

  对此,杨君武感慨,“1980年代,从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来看,大中城市与小城镇之间没有悬殊的差距,因此,高考文理科第一名并不像现在一样集中于大中城市少数几所中学名校,而是随机出现于全省各市县的中学。

  在邵东三中的官网上,知名校友一栏只写了杨君武一个人的名字。作为当年的全省高考文科第一名,他的“地位”后来无人超越。但这并不是他乐于见到的。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小城镇的中学几乎没有出过高考文理科第一名了,甚至连考上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少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希望还能在田野上生长吗?”杨君武说,“我认为,上述现象跟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生源和师资方面的不公平分布有关。”他担忧如此一来,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希望将变得渺茫。

  “李克强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让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又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使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更加畅通,‘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我举双手赞成这些政策。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防止出现暗箱操作、伪造户籍等情况,让这些旨在促进高考公平、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他说。

  “当前,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正在逐渐被拓宽,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格局也逐渐被打破。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进,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将更加有助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高素质人才。”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