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常委”的致富经 ——湖南省质监局稽查总队副调研员陈红驻村开展扶贫工作纪实
“八佛山的路不好走,要不就别去了吧。”说这话的是正在吃力地爬坡的古城堤村党支书伍千富。可是旁边的陈红似乎没有听到,仍然在奋力向上爬。
五六公里的山路又陡又滑,走了两个多小时,俩人终于到了山顶的熊继全家里。一进家门,已经68岁、因高血压中风瘫痪6年的熊大爷屋里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但顾不上这些,陈红就开始嘘寒问暖,忙碌起熊大爷的家务活儿。
就这样,从湖南省质监局稽查总队到常德市石门县挂职县委常委、协管扶贫开发工作的副调研员陈红便开始了他在古城堤村为期两年的扶贫工作。
古城堤村隶属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距县城46公里,全村人均年纯收入约3000元,属国家级重点贫困村。村里1400多人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严重缺乏,人均不到0.02公顷的水田,还处在半山腰上。
陈红刚到村里不久就遇到了大旱,他不仅积极协调组织市、县质监局输送水源,更是顶着烈日,骑着摩托车给腿脚不便的农户送水上门。村里经常停电,仅有一台老旧的变电器,无法保证村里的基础用电,且因资金问题无法更换,村民们苦不堪言。陈红了解情况后,逐级向上寻求解决办法,最终,在省电力公司的大力协助下,完成了造价51万元的农电扩容改造。当明亮的灯光像星星般镶嵌在古城堤村时,村民们发现,这个扶贫干部不单单是偶尔露个脸,再争取点钱来走过场的。于是,老老少少都“陈常委、陈常委”地叫着,有事没事的都喜欢招呼这个省里来的干部来自家坐坐。
通过两个月挨家挨户的走访,陈红发现村里的实际情况远比材料上写的严峻得多,用12个字来概括就是:路不通、电常断、水不洁、收入少。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标语曾是贫困山区的致富指南,但该村11公里的山路至少需要近700万元,对古城堤村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邻居被房顶上掉下来的预制板切断了腿,打了120急救电话,救护车却进不来,我亲眼看着他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村妇女主任陈元娥说起往事,仍心有余悸。在泣血的往事背后,陈红听到的是满满的渴望和期盼。他积极向县扶贫办的同志请教经验,认真钻研相关政策和规定,为古城堤村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就这样,他一趟一趟往县里、市里、省里跑,交通局的干部们都认识并认可了这个可掬笑容里透着执着和坚定的“陈常委”。在湖南省质监局、石门县委组织部、交通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穿村而过、总长度达10.8公里,造价637万元(其中包括100万元的扶贫专项资金)的渔岗公路终于动工开建。施工过程中,陈红凭借多年质量工作的经验,不仅经常到施工现场、料场抓进度、监督质量,还反季购买原材料,节省开支,为渔岗公路的顺利竣工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扶贫工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修路筹钱,从输血转为造血才是最重要的。在了解到古城堤村拥有战国古城址、仙阳湖、八佛山等风景资源后,陈红拟定了“旅游强村”的发展思路,编制了《古城堤村5年旅游发展规划》,并请来了专家勘查土质,寻找适合栽种的果木,打造古城堤村8公顷旅游休闲百果园,让杨梅、枣、锥栗、梨等果树安家落户,使留守村内的老人、妇女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同时,陈红还身体力行,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古城堤村的旅游资源,“古城堤村”这几个字成了陈红在别人面前开口必谈的口头禅。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不仅为古城堤村扬了名,更为古城堤村里的人民带去了切切实实的收益。
扶贫,也可以理解为想尽办法寻找合理合法的致富渠道。古城堤村有10来户孤寡老人和五保户,因为没有收入来源,生活十分困难。陈红筹集了3000多只土乌鸡苗免费发放给这些贫困村民,让他们利用山地散养走地鸡。为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陈红在湖南省质监局为走地鸡做宣传,还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消息,把大部分走地鸡的销售去向基本定了下来。当70多岁的丁干传夫妇在年底拿到5000多元售鸡款时,开心得像个孩子。
湖南省委组织部在省委党校组织干部培训,听说了古堤城村的扶贫成绩后,专门组织干训班的全体学员去古堤城村参观学习。在对省质监局扶贫人员取得的成绩感到惊奇和钦佩的同时,学员们纷纷解囊相助,给村里捐款10万余元。
两年的时间里,陈红帮助村民争取了各种项目资金和扶贫款达1100多万元,用于硬化村级公路15.8公里、整修拓宽村内四条支路共5.5公里、新建安饮工程蓄水池5处,管道8.1公里,解决了970人安全用水和水库整修问题,新建村级卫生室和便民商店等便民服务设施、新建0.8公顷新农村建设聚居点,帮助地质灾害点村民移居新居、编制《古城堤村2015~2020年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帮助15户重点户和4户一般户进行了危房改造、扩种有机茶叶约6.7公顷、新建水果园8公顷、扶持新建农家乐四家并制定了《古城堤村星级农家乐奖扶政策》,为该村年人均增收1000元。
“见过那么多扶贫干部,‘陈常委’是唯一一个‘家家到户户落’的干部。”石门县原扶贫办主任佘宏建深有感触地说。
五月的古城堤村,果树正茁壮成长,茶树也冒出了新绿,游客们开着车来到这里,尽情享受清新的田园风情。从国家级重点扶贫村进入美丽乡村的行列,通过精准扶贫,古城堤村终于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
来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