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 创业是就业之源

11.07.2016  13:26


长沙县现代服务业产业转型发展高峰研讨会现场。均为资料图片

曹宇回乡创业,成功解决当地妇女就业难题。

 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人山人海,十分火爆。

彭焕新手上拿着的沃园系列糕点成为黄花国际机场特约航空食品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7月11日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提出,一大波创业者乘势而上,积极争当火车头。这一列列火车不仅在各类创业政策的扶持下越开越快,也越开越长,在创业者的机车牵引下,更多的求职者也搭上了这列顺风火车,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干上了想干的事儿。

  长沙县在推动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上不遗余力,把其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力建设和打造劳动者就业创业洼地。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县私营企业户数达11366户,个体工商户数达40009户,三年来共新增经济实体近2万个,通过创业带动就业5.13万人,有效激发了创业热情,缓解了就业压力,此项工作连续七年在市绩效考核中名列区、县第一。日前,长沙县在荣获市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县的基础上,又荣获2015年度湖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县,是全市唯一获奖的地区。

   创业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

  促创客发展

  在长沙县路口镇,9年前还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如今已成长为解决当地妇女就业难题的小微企业带头人,曹宇将自己的一片汗水洒在家乡路口镇的土地上,凭着一股子闯劲与多年的坚守,为“共奔小康路”作出了完美的诠释。

  2007年,曹宇怀着造福一方的理想回乡创业。“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困难重重,曾两次面临资金短缺、停产筹资的困境。”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曹宇没有心灰意冷,而是在生产种植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加之县人社局、县创业办和镇政府的支持,食用菌基地运作转危为安。自己富裕之后,在带动附近村民来自己的基地内就业的同时,曹宇还帮大伙儿出主意,探索创业路。

  长沙县的创业就业环境,吸引了不少人才回乡当创客。出生在长沙县农民家庭的彭焕新,2008年他放弃了原有的高薪职位回到家乡,在地里种起了红薯。工商管理硕士学历、在大企业任副总经理的他,卖向市场的红薯不仅颜色好看、营养、健康,吃起来美味,而且个头都不大,专卖方便食用的迷你小红薯也是他的创新之举。如今,彭焕新看好网络销售平台,在淘宝上有了自己的官方旗舰店,同时自己研发的紫色食品电子商务平台也即将投入使用。

  从2008年开始创业至今,不知不觉已过去了8年,彭焕新感触最深的是长沙县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也越来越容易找到解决的途径。

  “长沙县是创业者温暖的家,给了创客们一个个非常好的平台。”彭焕新说,除了有相关的扶持政策,政府及相关部门还组织他们一起进行交流和学习。“在长沙县,创业者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创业也就越来越有底气。”

  现在,红薯带来了经济效益,彭焕新除了自己在创造财富,也在带领着附近的村民共同致富。“自从跟着彭焕新种红薯后,再也没出去打过工了。”在金井镇,不少村民这样说。

  制定落实五大创业就业相关政策

  他们的成功如何达成?政策,资金,环境,缺一不可。经过多年的锤炼,长沙县已成为创客的后盾与沃土。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全民创业的若干政策》、《长沙县创业富民专项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促进全县高校毕业生积极就业自主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北部农村创客发展推进创新创业的意见》等政策全面实施,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工作职责并列入县直成员单位、镇(街道)绩效考核指标。

  执行相关创业政策七年来,共扶持市县创业无偿资助项目共1762个(次),落实资金8127.9万元;创业贷款补助贴息项目共102个,落实资金431.6万元;扶持创业基地共11个(26次),落实资金758.16万元;创业培训补贴7个(次),补贴资金70万元;小额贷款手续费补贴4次,落实资金40万元;税收返还奖励共81家,落实资金166.32万元。六年来,政策扶持内创业企业安置就业人员10822人、安置大学生就业人数4287人。

  仅2015年一年,县财政就预算安排了4.59亿元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资金,建设了长沙县北部农村创客平台,扶持了168个创业项目;县人社部门组织了创新创业培训4018人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50万元。至12月底,全县新增创业主体7292个,共带动城乡就业18319人,扶持大学生创业人数556人,分别超出年度任务指标1292个、3319人、56人,完成任务百分比达121.54%、122.13%和111.2%;新增小微企业3504户,共申请专利授权2623项,拥有专利授权2264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家,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联动效果显著。

  《长沙县全民创业带动就业五年行动计划》的出台,明确了2016年到2020年间的发展目标,尤其对各类主要创业主体,优秀创业项目以及创新创业平台的搭建将予以大力扶持。另外,就业服务方面,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就业扶持政策和上级文件的基础上,在公共就业平台建设、就业援助、统筹城乡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因地制宜地制定健全了系列文件政策。

   精心打造三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8年里,最年轻的创客,还是个大学生;8年里,发展最快的创客,已成上市公司掌舵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长沙县成为一名创客,这其中,长沙县创业办牵头精心打造的三大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力量不可忽视,它们为创客的发展贡献不可低估的力量。

  创业融资平台。建立了长沙县创业银信支持体系:2009年创新出台《长沙县创业项目小额贷款实施方案》;2013年与县域内5家金融机构签署《创业银信体系建设框架协议》,授信年度总规模人民币2.3亿元,并发放了“长沙县创业融资会员卡”,2015年各银行共计发放创业贷款3600多万元,历年来总发放2亿多元,有效解决了创业融资难问题;同时还组织召开了全市创业小额贷款融资工作经验交流会。

  创业孵化平台。2015年长沙县重点打造了长沙县北部农村创客平台,建设了长沙县农村创客服务中心和农创街项目。同时,根据县产业发展方向和当地实际,我们在全县规划了13个创业基地,已经建成6个,正在建设2个,其中一产业的白沙小水果创业示范基地、高桥食用菌创业示范基地、福临镇生态水产养殖创业基地等已初具规模,与汽车工程机械配套的榔梨、干杉二产业创业基地长足发展,以长沙县大学生创业大厦、安沙国际电商产业创业基地、长沙县现代服务业创业孵化中心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创业基地迅速崛起。2013年,白沙小水果创业基地、高桥食用菌创业基地被评为市级创业示范基地;2015年,长沙县大学生创业大厦作为长沙县唯一的大学生“零租金”创业孵化平台,被评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目前在孵创业企业33家。

  综合服务平台。成立聚集了576个创业企业的长沙县创业者协会,2015年开展了家庭农场经营方式培训和“温暖前行”创业困难人员关爱慰问活动;组建20人以上创业带动就业专家服务团,定期进行创业企业巡诊,并邀请省农业厅厅长刘宗林、省人大副主任徐明华等实地考察指导湖南开心农业有限公司等创业企业;设立长沙县创业综合服务中心,举办创业培训班、职业技能培训班、创业培训后续服务专家指导会;组建长沙县创业项目库;建立全市就业微信服务平台等等,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践行“服务创业、共享成功”的承诺。

  除了搭建平台外,还编辑出版《创业之路》、开展了“长沙县创业文化征文大赛”,举办“创业大家谈”、“创业富民在乡镇”、“示范前行·创业富民进校园、进乡镇”、“协同前行·创业手牵手,帮扶一加一”、“温暖前行·关爱慰问”、“长沙县2013年‘同心创业 共享成功’创业企业成果展示暨人才供需洽谈会”、“长沙县2015年‘梦想前行’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暨现代服务业产业转型发展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很有影响的品牌活动,为创客营造氛围,扩大对外影响。

   全面实施创业引领、就业优先

  创业是就业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作为三湘首善的长沙县,一直将就业工作作为优先发展战略来抓,切实贯彻国家促进就业政策,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措施,提高就业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形成了发展与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积极的政策促进机制、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机制、创业带动就业机制、公共就业服务保障机制,全县就业局势保持持续稳定,为县域经济连续多年实现超常规和跨越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县58.12万劳动年龄段城乡人口中从业人员达53.61万人,就业率达到92.3%。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近就地就业特征突出。全县53.61万从业人员中,在本县或市内就业创业的达48.41万人占整个劳动力的90.3%,其中在企业就业24.22万人,个体工商、自主创业及灵活就业18.98万人。三年来共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1.2万余本,累计帮助扶持失业人员再就业0.76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43万人,零就业家庭连续多年实现100%动态清零目标。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和一次性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三年共新增就业见习基地21家,帮助3200多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农民工提供信息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公共就业服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29万人。

  如果就业是一台歌剧,创业就是贯穿全剧的重要乐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就是乐章里的最强音。如今,越来越多的创客正在向长沙县汇聚,越来越多的人才也正在向长沙县靠拢,长沙县的创业就业精神里,智慧的碰撞、科技的交流、文化的融汇,成为这个时代长沙县创业的风景线, 在“湖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县”的新航标引领下,长沙县全民社会保障普惠共享、稳定优质就业创业的脚步越来越近。

[编辑:廖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