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调研家乡文化 自豪推介“双江名片”

28.04.2016  15:21

  


昨日上午,双江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正在表演锣鼓亭子。与当地庙会上常见的表演不同,该锣鼓亭子进行了缩小,以方便学生抬动表演。   潘东晓 摄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4月28日讯(记者 潘东晓)国家地理标志成为小学生的研究课题,传承数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编写为校本教材,师生前往烈士陵园祭奠从而有效开展德育活动……本学期来,长沙县金井镇双江中心小学的小学生和老师们很忙,他们自发开展了一项特色活动:探究双江特色文化。

  原来,学校所在地双江虽然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却有深厚独特的地方文化,这些特色文化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综合实践空间,该校青年教师余涌波等带着孩子们共同进行了近两个月左右的走访调研。昨日上午进行的青年教师展示课上,小学生调研团队展示了他们的成果。

   三个团队调研“双江名片”

  “滚灯车、锣鼓亭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双江还有流传。”“罗代黑猪闻名遐迩,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呢。”“双江是革命老区,红色革命文化深厚”……今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二周的某堂课上,青年教师余涌波让孩子们说家乡特色,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自豪地说着。可是当他让孩子们细说的时候,每个孩子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滚灯车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它有什么特点?围绕这些问题为什么不能让学生们开展调研呢?这既可以让学生在走访调研中锻炼实践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余涌波因此展开思考。

  考虑周全后,余涌波立刻行动。在综合实践课上,余涌波将小学生分成三个组,一个组以滚灯车为调研课题,一个组以罗代黑猪为研究课题,还有一个组以红色革命文化为调研方向。

   课题结业后推出公开课

  “滚灯车是一种生活习俗舞蹈,自明朝永乐年间就流行于庙会祭祀等活动,表现形式为音乐伴奏、曲牌多样……”昨日上午进行的公开课上,四年级的凌江侃侃而谈,向其他同学和前来观摩的老师们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我采访了吴乐华爹爹,70多岁的他是双江民间老艺人,擅长滚灯车的制作和表演。”凌江告诉记者,并拿出自己的“采访本”,采访本上记录着她的采访内容。

  “我参与的课题是红色革命文化研究,为了研究双江最著名的烈士吴文炳,烈士陵园我去了四次,除了采访向导外还问了还几个同学的爸爸妈妈。”四年级的李铭杰认真地说。

  “没想到孩子们研究得还蛮深入的,有的地方还能追根溯源,双江特色甚至比我们说得还清楚。”观摩的老师和家长们对于孩子们的公开课,竖起大拇指。

   将家乡特色推介给更多人

  “等将来走出双江,我就可以将家乡的特色介绍给外面的人,让他们知道双江的滚灯车、锣鼓亭子,因为这些都是外面没有的东西。”李铭杰一边整理着自己的调研材料,一边告诉记者,以后还会继续研究家乡的特色文化。

  在周静、刘双、李灿等青年教师组织开展的中队活动课上,不少学生表演起锣鼓亭子和滚灯车节目。六年级的学生抬着锣鼓亭子,锣、鼓、笛子、锵齐鸣,很是好看。

  “学校已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革命遗存,组织教师编写特色校本教材《红色土地》,下一步还将组织周边民间艺人和教师编写双江特色文化方面的校本教材,让学生感受本土民俗文化,并将其传承和发扬。”双江中心小学校长傅锦介绍。

[编辑:廖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