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农村留守妇女“留守”之痛的调研

27.11.2014  23:06

石门县是一个山区大县,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妇女逐渐增多,她们成为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的主力军,为农村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带来了农民家庭夫妻分居,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破解农村留守妇女的“留守”之痛,最近,石门县妇联联合各乡镇妇联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对全县留守妇女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通过座谈、走访、慰问,深深地体会到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她们柔弱的双肩既担负着赡养老人、照顾小孩的生活重担,又承担着家庭农业生产的艰辛,还要隐忍夫妻长期分居情感的寂寞。  

调研情况如下:

一、全县农村留守妇女的基本情况

农村人口情况:截止2014年,全县农村总人口59.4万人,劳动力人口35.4万人。其中:外出务工总人口35.4万人,女劳动力人口16.8万人,外出务工女性14.25万人,常年留守妇女2.55万人,占全县女劳动力的15%之多。农村留守妇女主要特征:农村留守妇女年龄大多以40至50岁左右的这个阶段为主。40岁以下的女劳动力因年轻,大多将小孩交给老人照顾,与丈夫双双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较少。55岁以上的妇女因年龄较大、男性外出也较少,留守比例较低。而40至50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农村妇女,上有日益年迈的父母,下有正在上学的孩子都需要照顾,所以留守在家的较多。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者居多,高中文化程度只占15.5%。留守原因客观因素是需要在家务农、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主观因素是因受年龄偏高限制,不想外出务工或家人不支持。

二、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及问题

一是劳动强度大,要承受身体健康受损之“痛”。 留守妇女是生产发展的主力军,是家庭生活的顶梁柱。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打工,绝大多数留守妇女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一肩挑,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庭事务、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劳动强度大幅增加,劳动时间明显变长,使很多留守妇女的体力大幅度透支,严重损害了她们自身的身体健康。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留守妇女”每人需要独立承担将近3至少5亩地左右的农业生产田间劳作,而其中又有18%以上的妇女不仅婆家的地要种,还要帮助娘家种地,劳动强度非常的大。如我们走访的雁池乡广岭村妇女主任,丈夫一直在部队,是一位非常乐观能干的留守妇女代表。她告诉我们:“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村有19个留守妇女,虽说家里男人长期不在家,都是勤工苦做,好吃懒做的几乎没有。家里有老人的大都近80岁了,每天要将她们服待好,才能出去种地,喂牲畜,农忙季节娘家近的还要帮娘家种地,稍有空又去帮人做小工挣点零花钱,基本上没有把自己当个女人看,有困难了就几个女人互相帮帮忙。”有的留守妇女说,“有时候真是累,一个人忙得昏天黑地,感觉难以单独承担农活”,“每次到了卖桔子的季节,成千上万斤重的桔子一个人采摘回来,还要去卖累得腰都要断了,还担心卖不到好价钱”等。而那些身体原本就不太好的留守妇女,遇到的困难则更大。如白泥村的留守妇女李,家里几间破乱的木板房,有5口人,两个儿子,一个读高中,一个20多岁了自闭症,生活不能自理,上边还有位体弱多病年满86岁的婆婆需要照顾,有4.7亩责任田的耕种全部由她一人承担,除此之外,她还喂了2头猪,5只羊。由于长期辛劳,积劳成疾,用她自己的话说“有时一天累得鞋都不想脱,就想爬上床睡觉”。 在调查中,农村留守妇女抚养1名小孩的占76%,抚养两名小孩以上的占24%;赡养1位或2位老人的占63%,她们由传统家中的“半边天”,转变成现在家庭中的“顶梁柱”,劳动强度大都苦不堪言,严重损害了一个女人的身心健康。

二是夫妻离多聚少,要承受长期情感缺失之“痛”。由于丈夫长年在外,农村留守妇女与丈夫正常的交流与接触都受到地域的阻隔,空虚、寂寞以及对丈夫的牵挂难以言表,身体上承受劳动之苦,生活中缺少关爱,感情上出现空缺,心理上时刻担心丈夫的人身安全和“生理安全”,担心丈夫变心等,这些都导致了留守妇女精神负担明显加重。主要表现在:

感情婚姻危机。留守妇女大多是偏中年,一些长期分居的留守妇女因为丈夫长期在外乡打工,与丈夫主要的沟通方式是打电话,空间距离的扩大阻碍了夫妻情感的交流和沟通,一旦双方相互猜疑,再加上自我精神生活空虚,自我控制力不强,极易受到不良现象的诱惑,导致感情危机,久而久之婚姻就难以维系。走访中有位留守妇女说:“为了多挣点钱,夫妻两个一年才能见一至二次面,有的几年才见一次,哪里还谈得上感情,丈夫没有外遇不离婚就是万幸了,有时候真希望能一家人在一起过过稳定的日子。尽管留守妇女为家庭作出了许多牺牲,但是对于丈夫出门打工常年不归、移情别恋的情况,她们大多是无可奈何,婚姻得不到保障。当夫妻出现婚变时,大多留守妇女因无法掌握丈夫在外的收入和财产情况,因丈夫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使得留守妇女的权益得不到合法保护。

心理健康危机。两地分居导致留守妇女长期的性压抑,使她们的身体机能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影响生理健康,特别是更年期的留守妇女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恐惧、怀疑、冲动,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做些过激的举动,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心理健康。由于身体的原因,许多重体力活无能为力,只有请男人帮忙,遇有邻居男人帮忙换工做工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一来二去,难免触景生情,甚至红杏出墙,此类事在当地留守妇女中时有发生,大家也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这些问题引起农村离婚率上升,农村道德水平下滑,对农村的社会道德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心理负担大,要承受安全保障缺失之“痛”。常年挣扎在家庭与农活,内部与外部事务等多种角色的转化和切换当中,身体疲惫,心情焦虑。一是婆媳关系难处理。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不好处理,尤其对这些丈夫不在家的留守妇女来讲,能够独立处理好婆媳关系更是难上加难,有的长期婆媳关系恶化,丈夫又不理解,致使这些妇女心理不阳光。调查中我们就发现了几例婆媳关系没有处理好,导致家庭矛盾激化甚至打架的现象。二是对子女疏于教育。不少留守妇女本身文化水平比较低,除了在经济上、生活上能为子女提供一定的支持外,无力在子女学习上、做人上给予有效教育与监管,只能听之任之,只是希望子女别做违法的事。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的留守妇女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根本不能给孩子讲出什么道理,造成一些留守家庭的子女上初中后因为不能及时对孩子进行辅导和监管,最终使孩子在初中时期成绩出现一落千丈,甚至染上恶习的现象,致使这些妇女自卑心理重。三是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一方面由于丈夫长期不在身边,缺少丈夫的保护而受到侵害的案例时有发生。有的留守妇女受农村传统思想的影响,受到侵害为了面子敢怒不敢言,致使这些妇女心理创伤大。另一方面男性劳动力外出后,农村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致使农村治安防范力量减弱,使农村社会治安隐患增加,农村留守家庭的妇女常年担心丈夫不在家,家庭财产被小偷小摸窥视,常常夜里也不敢深睡,有个风吹草动得赶紧起来查看,致使这些留守妇女的安全感大大降低。走访发现,64%的留守妇女面临着巨大的生存的压力和心理压力,并且无人倾诉,既要操心孩子,又要担心丈夫,还害怕流言蜚语。

三、意见及建议

(一)、发挥“妇女之家”阵地作用,真情服务留守妇女。

一是发挥组织活动功能,活跃留守妇女群众思想文化生活。县乡妇联要着眼于留守妇女的实际需求、利益关切、兴趣爱好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妇女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大力活跃留守妇女的思想文化生活。今年,县妇联在每个村妇委会建立了1支巾帼文体健身队,以“家”为阵地,积极组织广大留守妇女学跳“摆手舞”,举办全县土家族摆手舞、广场舞培训班及百团大赛,发挥巾帼文体健身队的作用。开展“清洁庭院•巾帼示范”活动,在村级妇女之家均建立一支清洁志愿者服务队伍,每月开展一次清洁“集中行动日”。

二是发挥上门服务功能,为留守妇女办实事好事。县级妇联要经常性地组织女党员、女模范、女先进工作者等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助老、助残、助困服务活动。在子女教育上要依托家长学校,深入实施母亲教育工程,传播普及科学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广大农村留守妇女科学教子水平,不断优化留守妇女的家庭环境。

三是发挥示范带动功能,引领留守妇女学先进、赶先进。县乡妇联组织广大留守妇女开展 “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五好文明家庭”、“五星家庭”、“平安家庭”、“美丽乡村”等创建活动,举办妇女创业典型事迹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对涌现出的优秀妇女典型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妇女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真正提高留守妇女素质和能力。一是对留守妇女先进典型的宣传,教育广大妇女向她们学习,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今年,县妇联通过“女性大讲坛”、“石门故事百姓讲”女性专场等活动在全县形成了很好的宣讲效果。二是加强对留守妇女自身权益保护的宣传教育,让她们了解自己所享有的各种权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主要是利用“三八”维权月,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成立了石门县妇女儿童维权中心,印发了《石门县妇联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实施方案》,并把家庭暴力纳入“110”接警范围。三是加大对留守妇女的科技知识培训,提高其生产、生存能力。近年来,县妇联根据山区农村妇女素质偏低,技能缺乏等特点,联合县农业局、县科协、县畜牧局等单位,围绕柑桔、茶叶、烟叶、蔬菜、家禽等特色产业,组织科技人员,利用农事季节和赶集日,开辟了“巾帼讲坛”、“农村课堂”、“周日培训班”等,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现场参观,现场讲解,面对面传授,深入村组对留守妇女进行了“菜单式”的培训,并在各乡镇创建了各具特色的“巾帼科技培训基地”。

(三)、开展“留守妇女关爱行动”,真心帮扶留守妇女。

一是精神上的帮扶。把 “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成立县妇联便民服务队,发动各级基层妇联组织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全县农村留守妇女台帐,全面掌握全县留守妇女的情况。对农村留守妇女特困家庭及农村留守妇女集中区域,组织法律志愿者队伍,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矛盾调处、困难帮扶、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和家庭暴力投诉等工作,帮助留守妇女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村妇代会主任、妇女代表和女致富能手妇女骨干的作用,通过村妇代会的倡导,以就近就便、自愿互助为原则,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小组,帮助留守妇女儿童和家庭之间建立紧密型的互助机制,努力做到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扶持、情感上相互依靠、安全上相互关照,使邻里互助在农村蔚然成风。今年,县妇联聘请全国生殖健康讲师举办了《关爱女性健康享受生命阳光》知识讲座,使广大留守妇女普遍受到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心灵教育。

二是政策上的帮扶。县、乡两级妇联深入调查摸底,制订规划,走村串户,宣传动员,督导指导,落实贷款,为留守妇女送政策、送科技、送项目、送资金,扶持一批留守妇女的创业项目。组织动员女党员、女干部、女企业家、女致富能手与农村留守妇女开展“一对一”帮扶,推出了“小额贷款、全程跟踪”的服务机制,为农村妇女创业“插翅、引水”。每年元月,联合县人社局举办了“迎新春、解两难、促就业”劳务洽谈现场招聘会。今年,石门县38家用人单位共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劳务输出留守妇女589人。

三是物质上的帮扶。联合县妇幼保院开展“送关爱、送健康”免费体检活动,启动了“母亲健康快车”免费接送孕产妇,联合县卫生局组建了“卫生轻骑队”,开展了“女性生殖健康村村行”活动,深入社区、村组进行免费“两癌”普查和“贫困母亲”走访慰问活动。今年,县妇联联合县卫生局、县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院组织医务人员组成便民服务队,深入社区、村组为留守妇女进行免费“两癌”普查活动,并给22位贫困两癌母亲每人送去1万元救助金。     

潇湘女性网版权所有,如需转载本站文章,请联系本站,否则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