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高考]胡凯:感谢高考时的“一分之差”

08.06.2015  21:52

从之前的学霸到现在的创客,胡凯感谢当年的高考

胡凯(最后一排左一)高考后的毕业照

人物名片:

胡凯,26岁,宁乡人,高考后考入北京联合大学,学习一年后先后考入美国爱荷华大学、加州大学并成功申请到哈佛大学到学习项目,后进入香港中文大学交换学习,曾在加州州长办公室实习,现创立恒青程英文学院。

华声在线6月8日讯(记者 王一辰)如期而至的高考,再次响起号角声,新闻、微博、朋友圈充斥着有关高考的一切信息,又将胡凯带回了八年前的那个炎热夏日。

八年前,胡凯也像所有的高三学生一样,为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做着最后的冲刺准备。胡凯成绩优异,在班上一直稳居前十名,老师和家长都在他身上寄予厚望,觉得“只要发挥正常,这孩子上重本没有问题。

高考的前一天,胡凯的心情异常平静,紧张、恐惧感似乎早已被大大小小的模拟考关进了黑暗的阁楼。他甚至打开电视机,淡定的看了一期电视节目。回想当时,他说:“可能那时平常心早已战胜一切,带着亲人、老师的企盼,朋友的鼓励,我能做的只有全力以赴,而不能将一切转化为压力,因为那时候的敌人只有一个,就是自己。

高考结束后,走出考场的胡凯心情有些低落,因为他最拿手的英语和语文并没有发挥好。考试成绩出来,总分561分,英语和语文比平时考试少了30多分,倒是数学算超常发挥,考了118分。尽管如此,还是和文科重本线差1分,这1分对于胡凯来说,意味着和他理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

但很快他缓和了情绪并告诉自己:这三年你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没有必要再苛求自己。虽然没能上得了梦想的大学,但胡凯选择了梦想的城市——北京。他进入北京联合大学学习,同时不放过任何课外学习的机会,比如跑去北大听公开课,去清华大学图书馆自习,去北京电影学院看话剧等。

大二时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辍学去美国读书。2008年6月,他拿到了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美国后不久,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又考入加州大学,并成功申请进入哈佛大学学习,随后作为交换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学习了半年。更难得的是,在加州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他通过加州首府面试,成为加州州长办公室的一名实习生。

现在回想起高考真有意思,当时为了那一分之差无比郁闷和伤心。而如今回想起来,恰恰因为这一分,让我选择了北京。如果没有北京的短暂出场,也就没有我的美国求学之旅。”现在的胡凯回到家乡宁乡,创办了恒青程英文学院,立志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走出去。他到现在仍然感谢高考的那段经历,他说:“人往往太纠结得失,很少有人会想到今天的失去也许是明天的收获,眼下的失败没准就是你今后成功的契机。

落子无悔,距离高考八年后,胡凯有着一份梦想中的工作,做着一件即使到了80岁想起还会微笑的事。

关于高考的Q&A:

Q:用一个词来形容“高考”,你首先想到的什么词?

A:充实,这是决定你的青春是在校园里灿烂还是在别处挥洒的一场考试,没有理由不拼。拼,才是一种认真对待人生的态度。当然,拼不是“搏命”,尽力而为吧。

Q:如果可以穿越,现在的你会对当时参加高考的你说什么?

A: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可能不会参加高考,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我可以直接申请国外的大学,走一条更适合我的路,但我仍然感谢高考这段经历。

Q:对今年参加高考对学子最想说对一句话是什么?

A:你不一定喜欢高考,可就像生活中许许多多让人讨厌却不得不经历的事情一样,它教会你为着一个目标全力以赴,教会你忍耐、承受压力,教会你坚持不放弃,教会你选择和取舍。


相关专题: 恰同学少年——创客的高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