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县多措并举推进“小农水”项目建设

24.01.2015  11:46

  

  宜章是一个典型山区农业大县,全县有各类小型水利工程近2.8万处,大多老化失修,病险严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对粮食生产的基础保障作用举足轻重,治水修渠是农户最迫切愿望。2014年,宜章县委、县政府创新机制,在全县推行“小农水”县级财政奖补资金重点项目村遴选模式,此举极大调动了群众参与小农水建设的积极性,对冬修水利建设引导和助推作用十分明显,社会反响良好。

  一、强化三举措,小农水遴选工作推进有力

  一是政策推动有力度。宜章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针对全县小农水建设主体错位、底子不清、投入分散的现状,创新小型农田水利县级财政奖补资金重点项目村遴选机制,先后出台了《宜章县水利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宜政办发〔2014〕25号)、《关于开展2014年度小型农田水利县级财政奖补资金重点项目村公开遴选工作的通知》(宜政办〔2014〕142号)等文件,决定从2014年起,县财政连续三年每年筹集1000万元用于水利冬修,其中600万元采用“自愿申报、公开竞争、专家评审、择优入选”的方式公开遴选竞争立项,从22个乡镇推荐遴选的45个行政村中选出30个村作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项目村,县财政对每个重点项目村奖补20万元,通过“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二是宣传发动有声势。在遴选过程中,通过报刊、电视、网站宣传及内部交流等多种形式,对小农水遴选工作的政策、工程建设情况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先后在《湖南日报》、《郴州日报》、《宜章报》、郴州电视台、宜章电视台、《手机报》及门户网站刊发了题为《扶干不扶看扶勤不扶懒-宜章公开遴选“小农水”项目》(湖南日报)、《特殊的演讲-宜章县2014年度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项目村遴选记》(郴州日报)、《宜章小农水项目实行竞争立项开全省先河》(湖南政协新闻网)、《破冰“小农水”》(郴州电视台)等十余篇专题报道。广泛宣传小农水遴选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提高了广大群众对项目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的积极性。全力营造小农水遴选制立项的良好氛围,

  三是上下联动有合力。宜章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村遴选工作在全省首开先河,也得到各级各部门的充分肯定和支持。省水利厅工管局主要领导对方案起草和活动开展给予了精心指导,郴州市水利局主要领导多次跟踪过问宜章县遴选工作,并在10月27日召开的全市冬季农业暨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现场会上进行了典型推介。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家班子对遴选工作前期调研、政策出台、资金落实、项目建设给予了大力关心支持和指导。各乡镇村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为竞选重点项目村精心准备了《项目建设方案》和PPT演示文档,大部分乡镇都由党委书记或镇长亲自披甲上阵陈述演讲。县水利局、县财政局为项目遴选和组织实施作了大量工作。遴选活动结束后,各项目村组群策群力,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迅速掀起了兴修五小水利的新高潮。

  二、严把三大关,小农水遴选工作公开透明

  一是严把项目申报关。为确保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效益,按照“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原则,该县在各乡镇推选小农水重点项目村遴选名单时,明确要求“两个优先”和“四个不列入”。“两个优先”即:近3年来从未投入过县级以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行政村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基础条件差、建设任务重的易涝易旱行政村作为优先支持范围。“四个不列入”即:对已列入2014年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的村;已申报湖南省2014年度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38个村(含国土、扶贫、农开、财政奖补项目村);已安排2014年县财政“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的村;近3年对项目专项资金监管不力、使用不规范,受到财政、审计通报或被媒体曝光的行政村等四种情况的村不列入遴选名单。本次遴选先后有100多个行政村提出“小农水”建设申请,经专家评审,最终仅有45个村的项目建设方案入围。

  二是严把项目遴选关。为确保项目遴选公开透明,该县将小农水重点项目村公开遴选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即项目建设方案,“面试”即公开遴选陈述演讲,遴选得分由建设方案和演讲陈述得分按6:4的权重计算综合得分,并按从高到低排序确定前30名行政村入选2014年度小型农田水利县级财政奖补资金重点项目村。申报项目建设方案由市县水利局和财政局7名专家评审组进行封闭式评审打分。方案陈述现场打分公布。遴选结果在宜章县政府网站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通过科学性、规范化定量考评,使立项程序更加规范,资金安排更加透明。

  三是严把项目验收关。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该县对遴选立项实行“先做事、再验收、后奖励”的奖补机制。要求项目乡镇村严格按照遴选承诺和建设方案内容组织实施,在2015年3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项目验收由项目村提出申请,经乡镇初验,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复验合格后拨付奖补资金。验收时将落实建后管护责任主体作为验收的先决条件,并对30个项目村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建立奖优罚劣机制,对项目完成好的前三名项目村给予奖励,对排在后三位的项目村给予适当核减奖补资金的处罚。对建设进度慢、工程质量差、自筹资金未到位、施工纠纷协调不到位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核减奖补资金直至取消重点项目村资格。

  三、着眼三实效,小农水遴选工作亮点纷呈

  一是新思路推进新转变。宜章县实行小农水重点项目村遴选制,在资金分配上改变了过去撒胡椒面的分配方式,从分散投入转变到集中投入,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在刀刃上;在建设内容上由群众根据工程轻重缓急的自选确定,更接地气,解决了过去规划建设任务底子不清楚、群众意见不统一问题;在项目实施方式上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由受益村委会负责工程“自选、自建、自管、自用”,解决了过去建设主体责任不明确问题;在项目管理上通过实施前、验收后公开公示、群众质量监督员等途径解决了项目管理不规范问题;在建后管护上将管护责任主体落实和开展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作为验收合格的先决条件,解决了管护责任不到位问题。此举为省、市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提供了好的经验和作法,也为全县创新机制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办点示范作用。

  二是小资金带动大投入。通过小农水重点项目村遴选,把群众最急需的“五小”水利项目纳入建设计划,县财政按每个村20万元的标准进行重点奖补,由此撬动乡村两级筹资、投劳折资1200余万元,充分发挥了财政奖补资金“小马拉大车”的助推作用,农民群众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高涨。自2014年11月份该县全面启动30个小农水重点项目村建设以来,短短两个月时间,已有24个项目村提前完工。全县累计完成投资1028万元,渠道整修44.56km,河道整治1.04km,山塘整修5处,河坝整修15处。该县栗源镇四合村村民捐赠河砂卵石折资10万元,大力实施李家河河道治理项目,完成清淤862m,浆砌石排洪渠520m。关溪乡关溪村投入35万元,对关溪新村470米排洪渠浆砌石和谢家、廖家两个自然村共1200米的田间排灌渠进行三面光建设,田间水渠整修后,受益农田可达到760亩,真正实现粮食生产的旱涝保收。

  三是小农水促动大建设。2014年以来,宜章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意见》精神,以小农水立项遴选制度改革为立足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全县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工程投资、规模、完成工程数量、工程效益比往年大幅提高。截止目前,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投资4.958亿元,投工488.5万个,出动机械2.23万台班,完成工程量756.3万方,修复水毁工程1763处,新修防渗渠道57.8公里,清淤渠道513公里,维修塘坝465处,新增灌溉面积0.5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万亩。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